吴仉蓉
2017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培养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过集体生活,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遵守、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然而,在多次的合作学习观课中却发现,上课积极发言、主动思考的总是少数学生,多数学生成了观众,默默观看班级中的优生或积极学生的表演。像这样只有形式,没有均等的成功机会,没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合作活动观念,不能使合作学习的有序实施取得长期的成功。鉴于此,本文提出微班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与管理策略,希望对教师有所帮助。
微班的形成与管理
加拿大著名合作学习研究专家库埃豪(Coelho,E.)认为:小组形成与管理(group formation and management)是课堂合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合作小组的组建与管理非常重要。以班级学生48人为例,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平均分为8个小组(即8个微班,如图1所示),每微班6人,采用 “双目”式排列(如图2所示),确保了每个学生既可以面向黑板,又便于交流。双目的中间A、B两同学成绩最好,A是微班的班长,B是微班的学习委员,学业成绩较弱的两个同学E、F设置在“目”的上竖两边位置,靠向讲台一侧,便于教师在课堂中的帮扶。根据班级建制的特点,每个微班均设置个性化的班名、班规、班徽和奋斗目标。为了调动成员积极参与微班活动,使微班充满活力,每位成员均承担一定的班级管理任务。
由于各微班的成员在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业成绩、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互补性和差异性,把他们组合在一起,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确保各微班展开公平的竞争。
微班的目标与职责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组织合作学习,直接决定合作学习的质量与效益。因为合作学习并非仅仅是让学生围坐在一起,边做作业边说话,而是要他们共同讨论,彼此帮助,相互依赖等。 在个人竞争的课堂上,成绩排名你升我降,一个学生的成功就意味着其他学生的失败,个人的努力会伤害其他同学的利益;而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个人的努力有助于其他同学的目标达成,他们荣辱与共,休戚相关。微班目标是合作学习的内在动机,有助于形成一种精神并鼓励学生彼此帮助。在有了共同目标的基础上,明确个體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合作学习小组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一个人在可能的范围内成为强者,而个体责任则是使所有的小组成员通过合作学习取得进步的关键。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早期定居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劳者不得食”,意指每个人都得承担分内的劳作。因此,制定微班目标与个体责任,是发挥微班合作学习效益的核心因素。
具体做法:首先在大班设一名常务班长负责整个班级的各项事务及日常工作;然后把大班分成若干个微班,设置管理岗位,再根据成员的特征进行分工,(如图3所示)。
管理岗位的职责和具体分工如下:
微班长:总协调,负责6个组员合作学习的任务分配和组员的考核量化工作;
微学习委员:落实各科作业的布置,每天向老师反馈作业完成情况;
观察员:负责记录6个组员的加减分情况,为改善或提高小组活动效率提供建议;
联络员:负责小组与教师及其他小组进行联络和协调;
收发员:文、理各一名,负责检查作业、收发作业、记录作业上交情况,将情况反馈给微学委和观察员。
上述这些角色对于高质量的合作学习十分重要,微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管理者,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好局面。每周末,各微班负责人向微班长汇报情况或提出建议,微班长统计汇总交给常务班长备案。为了激发各微班之间的竞争与监督,建班之初,可以要求各班寻找自己的挑战班(同时也是对手的监督班),向对手发出挑战,并利用周一班会课时间各微班双方进行宣誓,旨在激起他们之间的竞争,彰显学生学习积极性。
微班的建立目标是为了促进内部成员的共同提高,班内同学互助互学,共同进步。对于基础薄弱的E、F同学,采取集体帮扶和结对子帮扶的两种形式,安排班内成绩较好的同学与他们结对子,帮扶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如对课文背诵、阅读、预习、作业等学习进行督促和指导,同时还督促他们遵守学校和班级纪律。
由于责任到人,任务分配合理,每一位学生都会把班级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去做,并且想法设法把它做好,微班充满活力,管理实效显著。
微班的考评与激励
微班的量化考评 微班目标构建微班的凝聚力,个体责任保证了每个微班成员都能学会学习内容。成功的均等机会是合作学习的第三个要素,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一因素在学业水平和技能水平方面存在差异的异质微班中显得特别重要。成功的均等机会意味着所有的学生,不管其学业水平如何,他们的努力都可以得到认可。因此,制定合理的微班考评制度是合作学习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微班的考评包括 “学习评价得分” “考试评价得分”“特殊加分”三部分(见汇总表)。
学习评价得分 按“参与课堂讨论的次数、作业完成情况、上台展示的次数、发言的次数、课堂违纪的次数”分成5项,其中“讨论、作业”由各微班的“学委”根据作业完成的实际情况及讨论情况进行互评,每项每天最高10分,“展示、发言”由“观察员”按实际次数计算,每人每次有效展示或发言加2分,每项每天累计到10分为满分(限制最高分的目的是让组内同学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违纪”按每人每次违纪扣2分,如果微班内没有同学违纪,则每人加2分。
考试评价得分 每次单元测验之后,各微班学委统计出本微班平均分、合格率与优秀率交给大班的常务班长,由常务班长进行排序,第一名加10分,第二名加9分,第三名8分,以此类推。
特殊加分 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活动获奖,将得到加分。根据获奖等级给分,且可以累计加分。如校级一等奖8分,二等奖7分,三等奖6分。如高于校級比赛,在原来得分的基础上,每高一级别,再加2分,每微班每周加分最高封顶20分,每周个人加分最高封顶10分(计分方式先个人后小组)。好人好事,受老师特别表扬,给班级带来荣誉的事件都可向常务班长申请加分。
通过对微班的量化考评,让学生意识到,人人都有加分的机会,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艺术特长学生可以通过比赛获奖加分,学业优秀的学生可通过考试成绩加分,落后生的成绩从不合格到合格也可以加分,成绩或艺术特长都不理想的学生可通过好人好事加分。这种人人有潜能,个个可争分的量化评价,不仅让每个学生有成功机会,而且对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与提升自我效能,提升微班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产生积极作用。
微班的激励机制 学校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流,惩罚只是教育的补充。因此,宜制定以奖励为主的激励机制。
将每天或每周量化考评得分转化为星星、月亮、太阳、皇冠。所有学生均有机会评为优秀学生、学生标兵或进步奖励。具体细则为:每天量化考评总计40分以上,获1颗星星,每周合计4颗星星就升级为月亮,3个月亮升级为太阳,3个太阳升级为皇冠。如某同学在这一周没有得到星星奖励,但每周量化考评总分在150分以上,直接奖励1个月亮,以此类推。凡考试(含平时单元测试成绩)加分累积30分以上,奖励小组每个成员1个星星,凡考试加分累积到100分,直接奖励小组每个成员1个月亮。个人总分按“学习奖励分+考试奖励分+特殊加分”统计。
每周的量化考评合计在100分以下或每天量化考评计分在20分以下,第1次惩罚的方式是微班长或其他组员找该学生谈话5分钟,第二次惩罚的方式该学生去找任课老师谈话10分钟。为充分发挥量化考评作用,考评结果需要公开透明。在每周一的班会课用大约15分钟的时间,让8个微班长对每个组员在自己班内的表现作一周小结并亮出考评分,让每个组员清晰努力的方向。通过奖惩结合,既能引导个人积极向上,又能激励微班之间的友好竞争,形成团结互助、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结束语
综上可知,将班级管理放在微班(小组)里,制定合理的微班目标与个体责任,结合适度的考评与激励,可以让微班成员人人参与管理,实现了班级管理由“中央集权制”走向“地方自治制”,由“师治”向“学生自治”“合作共治”的方向转变。在微班化合作学习小组里,没有孤军作战,没有散兵游勇,呈现人人有事做,个个有功劳的祥和气氛,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都受到尊重,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使小组合作充满活力,促进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研究课题“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初中物理高端备课策略研究”(2017YQJK01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玉静,高艳.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
[2]孙文经.微班管理让小组合作更高效[J].中小学德育,2016.
[3]林崇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应该培养怎样的人?[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南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