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开国大典后仅几十个小时,苏联和中国先后宣布与对方建交。这其中,一位名叫谢尔盖·列昂尼多维奇·季赫文斯基的苏联外交官不仅在10月1日当天登上天安门城楼,观摩开国大典,还有幸成为中苏两国建交的幕后“传言人”和“见证者”,并在此后几十年时间内为中苏、中俄友好关系做出许多贡献。不久前,季赫文斯基生前回忆录《重返天安门》问世,回顾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细枝末节。
周恩来向他发出急信
开国大典进行时,贵宾云集的天安门城楼上,外国人只占极少数,真正的外国官方代表仅有一位,那就是季赫文斯基。微妙的是,他名义上还是苏联派驻中华民国政府的北平总领事而已,因为当时中苏双方并未正式建交。就在庆典结束后数小时,中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派助手来到苏联总领馆,给季赫文斯基送来一封急信,内容是要求苏联承认新中国并与其建交。
在回忆录里,季赫文斯基详述了这一重大历史细节:“我迅速将其译成俄文,然后与译电员一起将电报发给莫斯科。第二天早晨,值班的管理主任來告诉我:“‘我刚才收听莫斯科的广播,清清楚楚听到您的名字!’原来,因为时差的原因,我拍发的电报恰好送到斯大林的办公桌上,他当即下令在中央媒体上进行公布。就这样,苏联于10月2日正式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苏联驻华外交使团的“全新的命运”
很快,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正式与苏联建交。当时,就驻华大使人选问题,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苏联政府决定选择在中国呆了6年多并一直和国民党打交道的外交官罗申。
罗申先后担任苏联驻国民政府大使馆的武官助理、苏联驻华特命全权大使。1949年1月,国民党预感南京不保,极力动员各国驻华使馆随同政府一起搬迁广州,罗申奉命率馆员随国民党南迁,后来才只身回到莫斯科。
身为当事人,季赫文斯基也没想到斯大林会提名罗申“回炉”,带着满脑子的疑惑,他立即拜见周恩来,就新驻华大使人选征询中方的意见。几十年后,季赫文斯基清晰地记得:“周恩来让我在他的办公室里稍等一会,他本人去了不远处的毛泽东办公室。过了15分钟,他回来告诉我说,中国政府同意苏联提出的大使人选。”
就这样,罗申从苏联驻国民党政府的最后一任大使变成驻新中国的首任大使。季赫文斯基马上向国内汇报。10月4日罗申从莫斯科启程,于10日下午4时18分抵达北京前门车站。此时,周恩来为首的中国政府代表等候多时。按照国际惯例,大使到达一般由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出面迎接即可。罗申由此成为新中国第一个隆重接待的外国大使。
新的中苏关系也给苏联驻华外交使团带来“全新的命运”。10月20日,被滞留在广州的原苏联驻国统区外交人员终于来到北京,加入罗申领导的苏联大使馆。
在新中国成立头两个月里,苏联就派出援华专家300多名,几个月后就增至数千名,季赫文斯基在回忆录中强调:新的苏中关系完美地拉开帷幕,那是一种真诚的、令人振奋的、世代皆兄弟的友谊。
真诚的友华派
在中国现代外交史上,季赫文斯基的地位不容小觑。1939年,国民政府立法院长孙科来莫斯科访问,见到了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米高扬等苏联高级领导人,全部会谈的翻译正是季赫文斯基。卫国战争爆发后,季赫文斯基承担了繁重的外事任务,于1943年经新疆来到重庆,当上苏联驻国民政府大使馆二秘。
1946~1949年,季赫文斯基任苏联在华北的外交代表,负责苏联驻北平总领事馆事务。1949~1950年,季赫文斯基担任苏联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参赞;1968~1974年,他曾出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委会苏联委员。
季赫文斯基不仅知华,而且是真诚的友华派。1949年底,毛主席首次出访莫斯科,还参加斯大林七十岁生日庆祝,季赫文斯基亲自陪同毛主席抵达中苏边境。
在92岁高龄时,季赫文斯基向俄罗斯《消息报》感慨道:“我觉得中国领导人做得非常明智,他们坚持基本制度,但同时调动了个人积极性。中国人一边总结经验,一边前进。我认为,这个体制非常灵活。”
中国也没有忘记这位老朋友。1999年10月1日,季赫文斯基再次受邀来华参加国庆大典。2018年2月24日,季赫文斯基在莫斯科辞世,享年百岁。 (摘自《新民周刊》2019年第38期 吴健 常立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