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对于社会全面认识重大转型面临的系统性问题、转变惯性思维、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意识和行动,意义重大。《半月谈内部版》近日发表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卢余群文章,强调现在开展老龄化国情教育是时候了!
有必要综观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情况,主要聚焦在“养老问题”上,重点在对老年人的经济和服务保障、精神关爱等传统领域,把老年人当成主要受教育主体,作为“被优待、被扶助”对象。“老龄化问题严重”“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等字眼抓人眼球,强化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劣势和老年群体的弱势。存在重老年群体轻社会全体、重资源分享轻资源挖掘、重老有所乐轻老有所为、重康养轻善终等问题。
在宣传内容上,对人口老龄化形势认识不够全面,存在偏差,缺乏正确看待和深入分析,全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动性、针对性、自觉性不够,老年群体的积极性和社会作用发挥引导不够。在方法和手段上,存在国情教育理论研究对实践指导少、系统性不强等短板。
人口老齡化国情教育,就是要让全社会都能认识到,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是社会年龄结构变化背景下的经济社会问题,是发展的问题,是重大社会转型问题。
首先,增强全社会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意识,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合力。老年人的人口特征和社会角色发生很大变化,但人们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对老年人的不公正待遇、负面刻板印象以及老年人对自己的负面看法,不仅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动员全社会充分认识老龄人口体量增加和老龄内涵变化,是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次,正视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科技、养老服务等方面带来的积极影响。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带来服务型消费的全面快速增长和不断升级,是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现实动力,要将“人口负担”转变为“长寿红利”。加强老龄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推动科学技术在老龄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重点关注老年护理和低学历老年人的社会共享,完善养老服务产业从业人才培养机制,将长期照护服务纳入专业服务行业。
此外,要加强人生全生命历程特别是老年人价值宣传,引导全社会对老年群体的积极期待,和对自身老年期的积极期待,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老龄观和老年形象,积极发挥自主性,创造老年价值,实现安养、乐活、善终。充分利用老年群体知识广博、经验丰富和技能熟稳等优势,引导其在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会行为模范等方面做表率,利用老龄化本身的力量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最后,强化家庭养老观念,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文化传统。在中国传统和文化、孝文化、养生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引导年轻一代向老年一代反哺现代文化,建立代际对话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