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陈耿 朱改香
2018年最寒冷的季节,内蒙古鄂尔多斯毛乌素沙漠东缘,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布尔台煤矿三维地震勘探拉开战幕。该项目是近年来承担的最大地震勘探项目,勘探区总面积18平方千米。该队第二地震勘察院的职工日夜奋战,在荆棘遍布、冲沟纵横的荒野中书写了一幕幕战天斗地的事迹。
晨光初露,这里一片繁忙
布尔台勘探区地处内蒙古鄂尔多斯毛乌素沙漠东缘,寒冷的冬季里,这里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浪漫美景,满眼是凛冽的寒风中摇曳的枯草和纵横交错的沟壑。此景给初次涉足这里的人们原始、苍凉、安静和神秘的感觉。
天空微亮,生产经理李冠杰带领放线的队伍已经出工多时,当阳光还未铺满大地,大线已经铺设到新的排列上。站在高处,只见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沟壑间、悬壁上、荆棘丛星星点点分散着铺线的工人。打孔的柴油机轰轰地打着节拍,山梁上的一段平路上,工人背着设备在小跑取暖,抵御严寒。繁忙而有序的生产场景,让广袤寂寥的原野充满生机。
夜深人静,依然挑灯奋战
收工归来,吃过晚饭,已近深夜10点。监孔班老班长周振江和同事们挑着台灯整理监孔班报。布尔台项目采取的是提前成孔,十几组钻机每天500多孔的基础数据要整理在监孔班报上,白天忙碌在工地,只能在深夜加班加点。每晚的班报整理工作量很大,只能牺牲睡眠时间完成此项工作。项目技术组屋内,技术人员正在评定当日的单炮质量等级并做好资料整理。为安排好明天的施工,他们不顾劳累持续工作。深夜的项目部,屋外寒风刺骨,屋内依然挑灯工作,他们夜以继日,保障着项目的整体质量,也保障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数九寒冬,激情融化冰雪
施工期间正值寒冬腊月,内蒙古最低温零下二十五六度,不刮风还好受些,职工们最怕的就是刮风,一刮风如刀割一般钻进大衣、钻进靴子。中午,用保温桶送到工地的热乎饭菜拿出来吃着吃着就上冻了,大伙只能用最短的时间解决午餐。不仅是饭菜怕冻,笔杆子也怕冻。测量班技术人员标注井口桩号的圆珠笔写着写着就不出油了,每组人都得预备好几根圆珠笔,装进贴身的衣兜里保暖。大伙用高昂的工作激情抵御寒冷的折磨,工作量不断提升。
地形险恶,多举措渡难关
测区南部有三束线属于大面积河滩地,地下河卵石密集,给成孔带来很大困难,且鱼塘遍布,影响测线排列,对原始资料采集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项目组和监控班提前踏勘,确定了变观方案。当成孔被当地村民拦住,认为离鱼塘太近,不够安全时,项目组又连夜更改施工方案,根据实地情况尝试了冰面铺设检波器,尝试在大面积鱼塘中间使用锤击激发,有效起跳道数可以达到80道,同时加大接收排列长度,增加纵横叠加次数,保证了原始资料的采集质量。项目部多措并举,加快了施工进度,得到了矿方的高度认可。
妻子待产,他坚守在工地
复转军人于金龙起初是地震勘探的门外汉,零零散散接触了几个工区,对地震野外施工渐漸有了认识。在这个项目中,他有机会从前期联系一直坚守到项目施工快结束。他乐于学习,工作认真,对分配的每一项工作任务都能保质保量,执行到位,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刚进驻这个工地的时候,他爱人已经怀孕六七个月了,为了更加熟练掌握施工流程和每个施工环节,希望能干到项目最终结束,多学习多见识,项目结束之后再回家陪产。
12月7日的中午,于金龙接到家人的电话,妻子双胞胎早产,孩子提前降生了。焦急万分的于金龙整理好当天统计的孔数桩号,剩余工作交接完毕,才在大伙的催促下赶往医院。
凝心聚力,创日效新纪录
恶劣的施工环境,职工们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激情满怀,愈战愈勇。从最初的每天200多炮,慢慢增长到388炮、456炮…… 不断刷新该项目地震施工日效的新纪录。1月4日,天气出奇的好,没有风,是地震勘探施工的绝佳天气。大家都心照不宣,工作极其认真,所有大线、检波器等均一次性铺设到位,炮班的职工放炮时都一路小跑。仅一上午就放了300多炮。大家轮流吃午饭,一整天一刻未停,到傍晚时分,已经放了550炮。越来越高的施工日效,使职工们都憋了一股劲:试试一天究竟能放多少炮?就这样,全体职工鼓足了干劲,最终单日完成了626炮,创下了新的施工纪录。(作者单位: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