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化服务,会是“低欲望社会”的先兆吗?

2019-09-10 07:22镜鉴
大学·课外阅读 2019年5期
关键词:便利店劳动力无人

镜鉴

无人便利店现在才刚刚起步,但在我看来,无人化的服务,会成为未来商业、服务业的主流。由此开启的各种可能性,才刚刚开始。

为什么说无人化服务会成为主流呢?有这么几个重要的背景。第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一个顶峰,然后进入一个慢慢减少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雇佣劳动力的成本会提高,而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会越来越多地以自动化或无人化的服务取代劳动力。第二,包括扫码开门、人脸识别、防盗监控、远程客服、智能收银等技术亮点的出现,都为扫手机进店、直接购物、拿了就走的购物模式创造了条件。第三,当下人们的诚信意识有明显提高。如果每个人的诚信没能达到一定水平,无人服务是很难维持的。故可以预见,今后类似无人超市的这种服务会越来越多。

但是,无人超市在促使企业提高运营和服务效率之外,还能贡献什么价值呢?

过去,我们去小区里的杂货铺买东西,会慢慢积累起一种含有情感的东西。比如,你会特别信赖某个报摊老板为你推荐的报纸杂志,会特别习惯于让某个老板娘为你挑瓜,哪怕是随便付个钱,也会有很多或隐或显的交流。可后来,我们的日常消费更多依托超市、便利店,要自己拿上东西,到门口统一结算。而未来的无人超市,自己拿东西,自己结算,自己离开。这真是一个人情逐渐转淡的过程。我认为,这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肯定有负面影响。

我最近还注意到,城市街区面貌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淮海路北面的长乐路一度有不少风格独特的小店,但近来慢慢地有几家关掉了。这都是因为技术更新升级,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变迁。其实,跟着生活方式一起被深刻改变的,还有人的行为方式、价值偏好。

回过头来再看无人化服务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我们现在一直讲,要建设一个有温度的城市。可人和人之间一旦习惯了自给、自足、自助,与他人的交集会变少,社区的冷感会不断放大,人与人之间的深人交流也会显得不那么“有所谓”了。无人化服务当然有其优点和特长,但对上述新产生的问题,我们也应该引起重视。

2015年前后,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写了一本《低欲望社会》,其中一些特点在我们的年轻人身上也已经反映出来了。

其实人总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与其说“低欲望”,不如说是欲望变了,一些传统观念中很重要的事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日本年轻人身上“低欲望”的表征有:交朋友或者结婚的愿望降低,不愿意贷款买房,也不愿意负债,赚的钱倾向于存起来,不愿过多消费。而中国的年轻人,也有一些类似的表征。比如,今天的年轻人不大像父辈那般愿意吃苦了,也不愿意多生养孩子,对多子化时代的大家庭、大社区生活更是没什么向往。在这些方面,他们和日本一些年轻人已经非常相似。

无人便利店,会是“低欲望社会”的先兆吗?这个问题问得可能还早了点。但从我们的邻国看,当一个社会出现劳动力人口紧缺时,“无人商店”这样的应用就显得更友好。

(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開篇点明论述的主体:无人化服务。

设问句承接开头,阐述无人化服务发展的社会背景与未来前景。

提出问题,转折文意,使论述进入下一层一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影响。

总结:无人化服务既有优点,也带来新问题。

谈完无人化服务后,直接提出文章要谈的第二点:低欲望社会。

结尾摆出结论,文章条理清晰,结构完整。

微思辨

网购、无人化服务减少了人与人的交流,这与“有温度的城市”矛盾吗?

虽然正如本文作者所说,人习惯了自给、自足、自助之后,与他人的交集会变少,但无人化服务并不会消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温度”本质上来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与科技无关。科技是为人所用的,无人化服务与“有温度的城市”其实并不矛盾。

猜你喜欢
便利店劳动力无人
各地便利店有多绝?全国网友吵翻天了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便利店指数
白沙门
反击无人机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竹里馆
无人岛上的试验
步步高年内将开10000家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