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长学校为家校共育持续赋能

2019-09-10 13:28张建芬
家长·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家长

张建芬

摘要:《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共同办好家长学校,把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因此,推动家长学校建设,是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的重要抓手。作为家长学校建设主体的学校如何开拓新视角,建好家长学校,提升家长学校的内涵,为家校协作共育持续赋能呢?下面作者浅谈几点学校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家长;学校建设;协作共育

一、强化家委会功能,实现家校共育“同频共振”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发挥好家长委员会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普遍建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委员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构建教育共同体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家委会正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桥梁,是两种教育的融合剂。因此,新时期的学校要注重家委会的建设,充分发挥家委会的功能,从而实现家校共育的“同频共振”。

二、构建家教学习共同体,帮家长不断“充电”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家长:一方面要不断反思并持续提升自我,努力成为孩子人生成长的榜样,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在家庭教育上要掌握科学方法。然而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都没有接受过科学的培训,不知教什么,怎么教,这是摆在家校共育面前的一道道难题。因此,我校在充分了解家长需求的基础上,成立了由外聘专家、本校教师、家长组成的家庭教育导师团,并不断创新形式,构建家教学习共同体,组织家长接受系统、专业的家庭教育培训,从而不断更新家教理念,提高教育素养。

1.纵向引领交流,提高认知能力。在学校每周一次的班主任俱乐部活动中,开设了“家校沟通”主题版块,让班主任研究交流如何利用日常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机会,“见缝插针”地为家长做家教心理指导,提高家长的家校共育认知能力和执行力。

2.横向互助沟通,借鉴成功经验。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自身资源成立家长讲师团,通过家长沙龙、家长个案咨询等形式开展家庭教育培训会、经验交流会,形成固定时间、地点、程序的学习制度,让身边的优秀家长“现身说法”,从而让所有家长对家教问题有更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3.借助外力提升,掌握专业方法。学校通过定期邀请专家来校做家庭教育主题培训、向家长推荐地方青少年服务中心家庭教育专家讲座、开设家长系列教育指导课程、学校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推送家教专家微讲座等方式,传播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观念、方式。

三、邀请家长进校体验,拓宽家校共育载体

建好家长学校,实现家校合作共育的平台和载体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除了家长委员会以外,如邀请家长进校园访问,参与体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开设“家长微课堂”“亲子活动”等,拓宽家校共育载体,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加宽广的空间与可能。

家长学校运作实践证明:一旦将多方教育力量组织起来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他们对教育的认知就会与学校越来越一致,蕴藏着的巨大的教育热情、教育智慧、教育资源都会被充分激发和调动出来,成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巨大支持力。因此,每学期期中,学校都会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全体家长走进孩子的课堂,聆听孩子在课堂的声音,参与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投身孩子的童年游戏,寻找孩子在学校的身影,真正创造了“陪伴,是最真情的告白”的美好境界。家长们走进学校,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教育力量。

家长微课堂活动,让不同职业、不同阅历的家长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优势和兴趣特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家长们根据自身的专业和特长,精心备课,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资料和教具。家长志愿者们不仅为孩子做好护学工作,还积极参与到学校各项工作中。

“亲子活动”让家长们在参与学校各类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学校、了解老师,更了解了自己的孩子,家校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架构起家校合力的同盟。“亲子运动会”“亲子非遗探秘”“亲子科技节”“亲子阅读节”等系列亲子活动的开展,增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增进了亲子情、师生情、家校情;入队仪式、十岁生日礼、毕业典礼、“六一”庆祝活动中,家长们和孩子共同演出,当起了义工、裁判,与孩子一起成长。“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活动,让家长成为好书漂流阅读活动的载体。每学期初,各班向各家庭推荐书目,并要求家长与孩子共同制订读书、交流计划,学期结束,家长或孩子以家庭为单位在班内交流“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心得。

四、畅通交流渠道,密切家校共育关系

家校之间坦率而又真诚的交流,充分而又对称的信息分享,是良好家校共育关系的基础。学校在家长学校建设中,应在家校沟通交流方面强调“快”“精”“深”。

1.“快”即拓宽“及时性”协作育人渠道。新时代,学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各种软件让师生、家长随时自由交流,实现不限时空的多角度、多方位互动交流。如,我校充分利用校园网、学校微信公众号、钉钉软件等交流方式全方位畅通家校沟通的渠道。

2.“精”即精心编制各种读物,实现鲇鱼效应。如《家校手册》是新生家长走进学校的第一本入门书,可以和孩子一起快速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相关规范;《春之韵》校报、校刊是由学校、家长共同参与编制的刊物,不仅供家长定时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状况,还刊载优秀家长的家教经验,供家长学习、借鉴。

3.“深”即通过各类评比促进家校共育深度融合。通过家教论文评比活动,鼓励家长从不同侧面总结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并请获奖家长在全校家长会上交流新教育观。在各种庆典活动中,对家校共育中的优秀家长与事迹进行展示表彰,借助仪式的特性给人留下鲜活深度的记忆。

五、结语

教育3.0时代的到来,家长学校建设已经成为学校的必然使命和重要工作,只有不断探索实践,创新家长学校建设的思路和方式,才能让家长学校为家校协作共育不断赋能。

(责编  侯 芳)

参考文獻:

[1] 霍福山.核心素养下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上),2019(8).

猜你喜欢
家长
家长群VS 你的群,究竟区别何在
如是说
“幸亏手机分散了家长的注意力”等十三则
当代家长不易做
家长错了
“家长漂流书”里的爱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四个恐怖童话故事
孩子惹祸家长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