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永华
摘 要:焦山,四面环绕着长江之水,使焦山名扬天下的,是碑刻数量仅次于西安碑林的焦山碑林。里面珍藏着从南朝一直到清朝历代碑刻263方,精品之多,世所罕见。其中,被誉为碑中之王的一块残碑《瘗鹤铭》就收藏其中,它是中华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北宋黄庭坚评曰:“《瘗鹤铭》者,大字之祖也。”并有诗云:“大字无过《瘗鹤铭》。”宋曹士冕则推崇其“笔法之妙,书家冠冕。”本文将从介绍《瘗鹤铭》简要背景入手,探究其书法艺术风格,最后谈及《瘗鹤铭》对焦山摩崖刻石的影响。
关键词:《瘗鹤铭》;艺术风格;摩崖刻石
一、《瘗鹤铭》概述
《瘗鹤铭》,大字摩崖,是古人为葬鹤而写的一篇铭文。南梁天监十三年刻,署名为“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正书。”内容虽不足道,而其书法艺术诚然可贵。《瘗鹤铭》原来刻在焦山西脚下的石壁上面,唐代以后因山体崩塌坠入江中,后经打捞出5块残石,拼成一件残缺不全的《瘗鹤铭》。经历代专家考证,《瘗鹤铭》原文应在160字左右,尚有很多缺失。宋朝开始,无数文人墨客纷纷来到焦山小岛,探访一篇传说以悼念家鹤为内容的书风奇特的碑文。
不具真名,不写纪年,一派飘逸的六朝之风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很多人认为,这样的作品只能出自书圣王羲之之手,传说此铭是王羲之悼念他死去的两只仙鹤而作。其实,《瘗鹤铭》的笔法和结体与王羲之的书风相去甚远,只是那时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又加之皇帝的推崇,才将此此刻石的书者认定为他。根据石上署名,人们推测书者应是南朝梁代书法家陶弘景,因他曾在镇江附近的茅山结庐,号华阳隐逸。他信奉道教,而《瘗鹤铭》的内容充满了道家的虚幻与无为。对于其碑文内容及作者的猜想,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个著名的谜题。
二、《瘗鹤铭》的艺术风格
这篇《瘗鹤铭》,文采飘逸流畅,书风古朴自然,布局疏密有致,章法丰富多变。无论是书风,还是成文习惯,都迥异于中国书法的传统,它没有留下任何朝代纪年的信息,甚至也没有留下作者真名,更为奇特的是,它的行文顺序是从左到右,整篇文章文风飘逸、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六朝气息。原书依崖而作,随形就势,字体浑厚古朴,像楷书却又带着行书和隶书的意趣,字形大小悬殊,一笔一画毫不拘束,仿佛一个个姿态各异的生命,自由舒张。那神采飞动、意态超群、仪态万方的书体,如龙奔江海、虎震山岳,纵横奇逸的气势,观之令人回味无穷。这块碑,也是见证中国书法,从隶书向楷书演变过程中的碑中之王、大字之祖。
碑文存字虽少而气势宏逸,神态飞动,读之令人回味无穷。用笔撑挺劲健,圆笔藏锋,笔笔中锋,点画又具有飞动的姿态,笔法从篆隶中变化而来。结体率真自然,宽博舒展,从内向外作辐射状,上下相衔,如仙鹤低舞,显得自由活泼、神采飞扬,字如其名。《瘗鹤铭》之所以被推崇,因其为南朝时代书法气韵,特别是篆书的中锋用笔加之风雨剥蚀的效果,更加增强了线条的凝重及深沉的韵味。此碑拓本及字帖久传国际,名震海内外,是研究书法艺术之代表。它既是成熟的楷书,而又可从中领会楷书发展过程中之篆、隶笔势遗踪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三、《瘗鹤铭》对焦山摩崖的影响
在中国书法历史上,几乎所有留下过名字的大家,都曾临摹过它。随后千百年间,这块碑的影响力甚至东渡扶桑远达日本,越来越多的文人前来拜谒,题名留字,留下了石刻真迹,使焦山摩崖,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书法之山。这些题刻大都是模仿《瘗鹤铭》的笔法及书写习惯从上往下、从左向右书写。
(一)陆游《踏雪观瘗鹤铭题刻》
石高106厘米,宽198厘米,刻于乾道元年(1165),全文短短七十三字,把当时的人物、时间、地点、情境交待得非常清楚,反映了诗人面对内忧外患的祖国而表现出的慷慨激昂的报国热情以及对统治者认贼作父、甘于偏安的愤慨,对自己的政治抱负得不到实现的悲凉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观看此题书法,书法风格完全规模颜鲁公《中兴颂》,结构上刚健豪放,沉雄郁勃,用笔洒脱,骨力劲健,表现了作者对鲁公人品的崇敬和以中兴大宋、收复中原为已任的宏大政治抱负,是陆游传世书迹中不可多得的楷书精品之一。
(二)吴琚《春游焦山观瘗鹤铭》
石高125厘米,宽122厘米。淳熙十一年(1184)题刻于焦山西侧罗汉崖上。吴琚,宋汴京(今开封)人,其书学米芾而俊俏过之,刻石运笔洒脱,结构疏畅,灵动清秀中蕴涵质朴之气,不涉浮华。吴琚此时在书法上已达到人书俱老的至高境界,此刻为其晚年佳作之一。
(三)明代泉崖山人等题记
石高90厘米,宽67厘米,嘉靖十五年(1536)书刻于焦山西麓雷轰崖。隶书。泉崖山人,名聂静,字子攀,生卒年月及生平不详。题记记述了聂静与友人至焦山江滩同观《瘗鹤铭》后被其深深感染,狂歌浩发,物我两忘情景。明人在隶书上宗法不高,多失挺劲。明代隶书佳作极少。而此书结体均匀,书风圆腴遒厚,虽乏骨力,但在明代隶书作品中仍能称之为佳作。
(四)汪宗尼等游焦山诗
石高42厘米,宽68厘米,刻于明万历庚寅秋(1590年),隶书。汪宗尼,生卒年月及生平不详。石刻前半部分记述汪宗尼等携秦淮女子马凤笙同游焦山,披草涉泥寻《瘗鹤铭》,并据石痛饮、赋诗题壁的经过。后半部分刻有汪宗尼等五人所赋五言诗五首。书法篆隶互掺,结体方整,用笔厚重似《夏承碑》,不失为明代隶书之佳作。
(五)清代道光九年陶澍题记
石高70厘米,宽54厘米,刻于道光九年(1829)。隶书。陶澍,字子霖,号云汀。嘉庆进士,道光时官至太子少保、两江总督,督办海运。时盐漕积弊甚深,澍首创海运及票盐之法,在治荒、水利上亦有成绩。此题书法波磔舒展富于變化,布局疏朗而不松散,风格飘逸潇洒,颇具《礼器》、《史晨》之韵。
结语:在中国书法史上,北有《石门铭》,南有《瘗鹤铭》的说法由来已久,特别是后者,既有隶书的厚重古朴,又有楷书的端庄规范,历代都把它作为学习书法的重要范本,是中国书法史上宝贵的书法实物资料。千余年间,这块名碑在数余人的笔下传承,令人追忆,文学者研究它的内容,书法家研究它的笔法。伴随着坠落、破碎、捞起、又坠落,它的确切身份,无论从书法角度还是文章角度,都还没有定论。那扑朔迷离的身份给《瘗鹤铭》掩盖上一层神秘的色彩,需要我们继续去探寻,寻解这历来争议千古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