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青
米哈朵夫是一位出色的小学图画教师,他在这个偏远的小城中教了一年又一年的图画课,从未出过任何差错。
一天,像以往一样,米哈朵夫翘着有些俏皮的小胡子走上讲台,教学生画苹果。他绕着教室看了一圈,小胡子快活地抖动着,他满意极了。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刚刚转到班里的尤里卡身上,他的父亲是西伯利亚的护林员,因病被调到小城工作。
米哈朵夫发现尤里卡画的苹果又长又圆,蒂部尖尖的,并且涂上了梨黄色。“你画的是苹果吗?”尤里卡回答:“是苹果。”“我看倒有些像梨。”“是的,老师,有些像梨的苹果。”米哈朵夫压着火气告诉尤里卡,苹果是扁圆的,应该用浅黄色,再加上一些鲜艳的红色。但尤里卡压根儿没在意老师的温和,他说:“在西伯利亚大森林里,一棵苹果树和一棵梨树紧靠在一起,因为各自被雷劈去了一半,最后长成了一棵树,上面结了一颗这种像梨一样的苹果。”他还说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吃过这种苹果的人,因为之后,两棵树都死了。
专注倾听的米哈朵夫从故事的结尾感到了嘲弄的味道。他“嚓”的一下撕掉了那一页像梨一样的苹果,“要么拿出你所说的苹果,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否则,就再也不要来上课了!”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尤里卡可怜巴巴地缩在墙角,但他仍执拗地坚持:“确实有这种苹果,我吃过这种苹果。”
第二天,尤里卡拿着画满了苹果的作业本乖乖地走到米哈朵夫面前。令米哈朵夫吃惊的是,这些苹果比其他学生的都画得好,只是每一个圆润鲜艳的苹果边都洒满了斑斑点点的泪渍。
如果尤里卡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事情也就那样过去了。但经过米哈朵夫明察暗访,尤里卡从不说谎。米哈朵夫虽然一如既往地上他的图画课,但是那两撇可爱的小胡子像是患了感冒一样,再也不会欢快地抖动了。
他知道,他必须弄清楚到底有没有像梨一样的苹果。他到处打听,甚至不远千里来到莫斯科国家园林科研所。园艺家米丘林听完他的故事,激动地说:“亲爱的米哈朵夫,我的确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种苹果,但我必须告诉你,也许,三年之后的秋天我会送你一颗像梨一样的苹果。”
三个秋天过去了。突然有一天,教室的大门被猛地撞开了,一个披着厚厚尘土的人走了进来。这正是伟大的米丘林,他的手里握著两颗神奇的金黄金黄的苹果。米丘林走上讲台,向同学们讲述了他采用嫁接术获得梨苹果的经过。而开始这场伟大革命的两个人,一个是图画老师米哈朵夫,一个是十几岁的学生尤里卡。
像三年前一样,米哈朵夫神气地站在讲台上,小胡子再次快活地抖动着:“同学们,让我们再画一次苹果。我要说的是,请尤里卡同学务必再画一幅梨苹果。”
尤里卡画好的苹果上,又一次洒满了泪渍。不过,那是米哈朵夫老师不小心弄上去的。
名师点评
细节展示让文章线索明确,情味十足。文中三次写到米哈朵夫老师的小胡子,从开始的俏皮到不再“欢快地抖动”,最后到“再次快活地抖动”,体现了他的心情变化,表达出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心和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