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地区蒙古族服饰

2019-09-10 09:43曲胜楠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赤峰蒙古族

【摘要】:蒙古族曾游牧于中国北方各地,13世纪时有蒙古族出现于内蒙古东部的赤峰地区。其后蒙古族便在此地区繁衍生息发展到至今,所以此地区不仅生活着许多的蒙古族也保留了许多蒙古的传统民俗。笔者对此进行了解和调查以使更多人认识理解内蒙古东部赤峰地区蒙古族的服饰文化。

【关键词】:赤峰 蒙古族 服飾文化

一、 赤峰蒙古族服饰文化概况

蒙古族的服饰通称为蒙古袍。以其构成来讲,有袍子、坎肩、汗子、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的不同各地区的服饰也有差异。例如阿旗北部和克旗的蒙古袍比较肥大宽松不开衩,阿旗南部、巴林左、翁牛特、喀喇沁等旗蒙古袍窄长开歧腰带宽而厚。由于蒙古族深受居住环境和草原游牧经济文明的影响,蒙古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例如蒙古族不论男女都热爱骑马因此男女都常穿长袍。蒙古族长袍服饰名称多样,有单 “柴木其”(蒙古语:单布长袍)颊柴木其(蒙古语;夹长袍)旁胡(蒙古语:棉长袍)得勒(蒙古语:皮长袍) 乌夹(蒙古语:坎肩儿)厚儿摩(蒙古语:马褂)等。蒙古族冬夏季的衣着不同,牧区冬季气温低牧民多以光板皮衣为主,亦有着绸缎棉衣者,其衣服多以彩条镶边。衣料种类不多,富人常着有狐皮、狼皮、羊羔皮制成的毛皮衣。穷人则多着白茬山羊皮袄。夏季男子多穿白色单衫系橙黄、黄绿、灰蓝绸类腰带。女子多穿红色、紫红、粉红、淡绿色绸缎面料长袍配紫红腰带。男女衣着不同,男子坎肩儿短小穿在长袍内,女子则穿套在袍子外,穿长袍时要札一丈四至一丈六尺腰带,多为成幅彩绸。男子扎腰带袍要上提束起后下摆短可显现出其健壮的体魄。女子则正相反,袍衬下拉可显现出女子窈窕的身材。腰带颜色必须与袍色相异,两端对称的掖于后背。对于寒冷的阿旗及克旗北部,男子还要穿“高楚格”(蒙古语:套裤)便于骑马和往怀里装带皮制,无腰上下端有带上系衣间,下扎踝腕。

蒙古族主要以长靴为主,无论男女小孩一年四季都穿长靴。长靴面料有布制、皮制两种,均以手工缝制。佩戴上还要在腰带右侧挂刀。有刀鞘多为用银、白铜、青铜、鲨鱼皮制作而成,多刻有花纹图案。蒙古刀单刃,长8寸5分,刀柄嵌有金银也有硬木、羊角或驼骨制成,古朴典雅制作精美。 腰带左侧挂有火镰袋,左侧前挂有鼻烟壶的褡裢。壶料多样,玛瑙、玉石、翡翠、牛角等。女子的头饰十分精美别具特色。已婚女子高髻盘发或双辩,用珊瑚、玛瑙、玉珠串串盘扎于头上,称为塔塔古尔。9—12岁的少女会耳垂穿孔,但婚后才可带坠。未婚女子不分发,梳独辫于脑后,系有小型饰物。一般不带耳坠,只带一只手环。

二、赤峰蒙古族服饰文化内涵

各民族都有着各自的文化特色都有着各自的文化内涵。蒙古族也一样以其独特的魅力屹立于民族之林。蒙古族的服饰文化做工精细款式独特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保护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其不断的革新给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服饰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由最初的蔽羞御寒到其后的舒适审美经历了一个变换的过程。各民族都将民族服饰视为自己民族的象征并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这种内涵往往以一种族徽为标志,这种标志已超出了最初的意义是全族的一种象征,是全族世世代代所维护的信念。这个标志具有凝聚民族力量紧密民族关系的功能,是服饰社会功能的体现。当然服饰的功能不仅仅是社会功能而已,它具有对族人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感的族徽的作用。已连接为一体维系民族的纽带,不断强化凝聚力、向心力的标杆,对民族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蒙古族的族徽是以一种作艺或各种图案花纹为标志来展现出来。比如蒙古族服饰的款式独特新颖,各种各样的头饰首饰,服饰上特有的图案花纹以及鲜艳的腰带佩戴的蒙古刀、鼻烟壶等装饰品都作为蒙古族的一大特色显现出来。蒙古族传承下的服饰手工工艺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被保护传承下来。

赤峰地区蒙古族服饰因地域的不同其展现的不同的风格之美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作为一种文化的结晶被保护下来,这种服饰文化成为区分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一项重要的标志。成为民族文化的繁衍发展的重要支柱。甚至是蒙古族的根和魂。任何一个民族要想立足于民族之林必须有其坚定的民族象征,蒙古族也不例外。蒙古族的服饰代表了蒙古族的外观展现,看到蒙古袍,蒙古靴便会认出蒙古族,蒙古服饰赋予了蒙古族人民一种鲜活的的动力源泉。这种民族的族徽不仅体现在民族之外,也体现在民族的内部。它作为了民族内部各部落的一个连接纽带维系着各部落间的团结,维系着各部落间的平和与发展,增强着各部落间的民族认同感。总之民族服饰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是群体意识的象征是民族灵魂的象征。

三、赤峰蒙古服饰文化的特点

赤峰地区蒙古族服饰色彩鲜艳亮丽便是一大特色。蒙古袍多以白、粉、蓝、绿、黄等色彩亮丽的颜色做衣服。其中蒙古族最喜欢的是白色,认为有洁白的寓意,是吉祥美好的象征。此外以赤、紫、黄为普遍。《东四盟古实纪》载:“凡门首或院中树木,或蒙古包木珊以内,必悬布旌,色尚白,间有红色。”蒙古族人还把每年正月称为”白月”认为美好的一年应该从白月开始。

蒙古族服饰反映蒙古族的信仰。蒙古族的服饰是为了适应游牧而发展起来的继承了突厥、匈奴等游牧民族服饰的特点,可以适应高寒地区的气候,具有御寒的功能。蒙古族服饰之所以色彩明丽也是其信仰的反映,蒙古人喜欢红、白、绿、黄、蓝色的衣服。因为这些都是蒙古人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颜色,他们反映生活,那达慕上选手们会在腰间缠上彩色的丝带反映了蒙古人乐观豁达开朗的性格特点。

蒙古族的服饰文化以它独有的文化魅力征服着人们,它不仅是蒙古族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更是人类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希望大家可以保护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魏昌友:《赤峰蒙古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 ,78页。

【2】 [英] 道森编 :《出使蒙古记》,北京 :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 ,1983年 ,第8页。

【3】 王讯:《蒙古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第116页。

作者简介:曲胜楠,女,汉族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专业201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北疆史

猜你喜欢
赤峰蒙古族
赤峰地区革命遗址保护现状及策略分析
马背民族
Investigate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Summer Storms and Shelf Sea Primary Production
2018赤峰·中国草原自驾胜地推介会在京成功召开
诺恩吉雅随想
行摄赤峰 解读红山文化 探寻玉龙渊源
浅谈赤峰地区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