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正廉洁曾国藩

2019-09-10 08:25李静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面色曾国藩

李静

受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的影响,曾国藩毕生勤于政事,清正廉洁,住不尚奢,衣不尚新,食不尚精,几只旧木箱随他辗转南北。他肃贪官,严吏治,倡学风,开书局、办工厂,官德官声,可圈可点。在他一生的实践中,在他留下的家书、日记、奏折以及诗文中,我们到处可以看到,他无论做人、做官、做事,都能自修、自省,常怀自律之心,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而不致自毁长城、步入歧途。窥一斑而知全豹,看看他的一封家书,和他的湘军军歌或许对我们的领导干部有所触动 。

其原文如下:

沅、季弟左右:

帐棚即日赶办,大约五月可解六营,六月再解六营,使新勇略得却暑也。抬小枪之药,与大炮之药,此间并无分别,亦未制造两种药。以后定每月解药三万斤至弟处,当不致更有缺乏。王可升十四日回省,其老营十六可到。到即派往芜湖,免致南岸中段空虚。

雪琴与沅弟嫌隙已深,难遽期其水乳。沅弟所批雪信稿,有是处,亦有未当处。弟谓雪声色俱厉。凡目能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有音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见,苦于不自知。雪之厉,雪不自知;沅之声色,恐亦未始不厉,特不自知耳。曾记咸丰七年冬,余咎骆、文、耆待我之薄,温甫则曰:“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难堪。”又记十一年春,树堂深咎张伴山简傲不敬,余则谓树堂面色亦拒人于千里之外。观此二者,则沅弟面色之厉,得毋似余与树堂之人不自觉乎?

余家目下鼎盛之际,余忝窃将相,沅所统近二万人,季所统四五千人,近世似此者曾有几家?沅弟半年以来,七拜君恩,近世似弟者曾有几人?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吾家亦盈时矣。管子云: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余谓天之概无形,仍假手于人以概之。霍氏盈满,魏相概之,宣帝概之;诸葛属盈满,孙峻概之,吴主概之。待他人之来概而后悔之,则已晚矣。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

以后宜不妄取分毫,不寄银回家,不多赠亲族,此廉字工夫也。谦之存诸中者不可知,其着于外者,约有四端:曰面色,曰言语,曰书函,曰仆人属员。沅弟一次添招六千人,季弟并未禀明,径招三千人,此在他统领所断做不到者,在弟尚能集事,亦算顺手。而弟等每次来信,索取帐棚子药等件,常多讥讽之词,不平不语,在兄处书函如此,则与别处书函更可知矣。沅弟之仆从随员颇有气焰,面色言语,与人酬接时,吾未及见,而申夫曾述及往年对渠之词气,至今饮憾。以后宜于此四端痛加克治,此谦字工夫也。每日临睡之时,默数本日劳心者几件,劳力者几件,则知宣勤王事之处无多,更竭诚以图之,此劳字工夫也。

余以名位太隆,常恐祖宗留诒之福自我一人享尽,故将劳、谦、廉三字时时自惕,亦愿两贤弟之用以自惕,且即以自概耳。

湖州于初三失守,可悯可敬。

翻译成现代话就是:

沅、季弟左右:

帐棚今天赶制,大约五月份可送去六个营的,六月份再送去六个营的,以使新营的兵勇可以稍微去暑。抬小枪的药,与大炮的药,在这里并没有什么区别,这里也没制造两种药。今后定期每个月向弟弟那里送去三万斤药,应该不致于再缺乏了。王可升十四日回省城,他的老营十六日可以到达。到了以后马上派他去芜湖,以免使南岸中部空虚。

雪琴与沅弟的矛盾已经较深,难于在短期内塥垢。沅弟批评雪琴的话,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妥的地方。弟弟说雪琴声色俱厉。凡是眼睛能看见千里之外,去不能看见自己的眉睫,声音笑貌拒绝别人,往往是不能自见,不能自知。雪琴之厉,在于雪琴不自知;沅之声色,恐怕开始也不是不厉,只是不自知。曾记得在咸丰七年冬天,我责备骆、文、耆对我苛薄,温甫则说:“兄的面色,常给人以难堪。”又记得咸丰十一年春天,树堂深刻责备张伴山骄傲不敬,我对树堂说他的面色能拒人千里之外。观两件事,沅弟面色的严厉,是不是像我和树堂那样不自觉呢?

我们家眼下处在鼎盛时期,我身居将相之位,沅弟统领近两万人,季弟统领四五千人,近世以来像这样的人家能有几家?近半年来,沅弟七次拜受皇恩,近世以来像弟弟这样的人能有过几个人?日中则昃,月盈则亏,我们家也是月盈之时了。管子说: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宣帝概之;诸葛恪盈满,孙峻概之,吴主概之。等他人来概而后悔,已经晚了。我们家刚刚丰盈,不要等天来概、人来概,我与各位弟弟应当设法先自概。

我因为名位太重,经常怕祖宗留下的福分被我一人享尽了,所以时常用劳、谦、廉三个字警戒自己,也希望两位贤弟用此三字自警,并且以此自概。

湖州于初三那天失守了,可悯可敬。

五月十五日

曾国藩看到民众在内乱外患中,家败人亡、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时,有感而发,亦为了收拢民心,得到民众支持,他在筹办湘军时,特地编了一首《爱民歌》教官兵学唱,歌云:

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

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生。

   第一扎营不贪懒,莫走人家取门板,

莫拆民家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

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

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

莫进城市进铺店,莫向乡间借村庄,

无钱莫扯道边菜,无钱莫吃便宜茶,

更有一句紧要书,切莫掳人当长夫。

第三号令要声明,兵勇不许乱出营,

走出營来就学坏,总是百姓来受害,

或走大家讹钱文,或走小家调妇人。

爱民之军处处喜,扰民之军处处嫌,

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

当时湘军与太平军相战甚酣,曾国藩写《爱民歌》的目的,就是以此教育、约束湘军官兵,加强纪律性,以赢得民心。除此之外,他编写的《保守平安歌三首》、《水师得胜歌》、《陆军得胜歌》、《解散歌》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无独有偶。一九二七年底,曾国藩的老乡毛泽东率秋收起义的队伍退到湘赣边界的井冈山时,部队中纪律松弛、作风不正,偷摸行为、打骂士兵等现象不时发生,部队在烧“土豪劣绅”的房子时常殃及到旁边穷苦百姓的住房,在抓土豪劣绅时也曾误抓老百姓,有的士兵睡了老百姓的门板不给上好,用了老百姓的稻草不给捆好。因此,毛泽东借鉴曾国藩的做法,亲自草拟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又将其修改扩充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细读曾国藩的《爱民歌》和毛泽东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两者虽然在内容条文上有所不同,词句也有差异,但其主要意思是相同的,那就是约束官兵行为,加强纪律性,以赢得民心。由此显然可见,毛泽东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深受曾国藩的《爱民歌》的影响和启发的。 这两首“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曾国藩与毛泽东有着共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或者说,毛泽东对曾国藩是有所传承的。在中国历史上,毛泽东与曾国藩都是爱民的典范,都深受人们的爱戴。一九一七年,毛泽东曾在给友人的信中表示:“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延安时期,毛泽东还曾向一些干部提议阅读《曾文正公家书》,这很说明问题。

通过曾国藩写给两位兄弟的书信,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曾国藩不仅多次上书陈述民间疾苦,也多次发布公告以减轻群众负担。而且,他对自己的兄弟也是严格要求,作为清政府的高官,能够体恤民情,爱惜民力,实属不易。

但是,曾国藩不是完人。由于他效忠清王朝,在受命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过程中,因采用血腥的屠杀政策,以白色恐怖的高压手段镇压群众起义,维护满清封建统治。被人称为“曾剃头”,这是历史的局限性。

猜你喜欢
面色曾国藩
跟曾国藩学修身
推荐书目《曾国藩传》
曾国藩的“愚笨”
曾国藩吃牢饭
基于图像处理的望诊面色自动识别研究
曾国藩背书
脸色太差该补啥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liver Twist
曾国藩遭奚落
论新课程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