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苏玲
摘要: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乐器和声乐组成。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戏曲音乐在乐器演奏的烘托下,达到增强戏曲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目的。本文从戏曲音乐伴奏的特点出发,针对戏曲音乐展开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戏曲音乐伴奏 特点 探究
戏曲是一种综合戏剧艺术,融合了音乐、舞蹈、美术、声乐、文学等艺术。区别不同剧种和风格特色的主要依据是戏曲音乐。我们要想了解戏曲的种类和风格,就要从戏曲音乐伴奏的特点进行分析。
一、戏曲音乐伴奏的风格分析
在戏曲音乐演奏的过程中,戏曲乐队应结合戏曲作品本身的音乐风格进行模拟,突出戏曲音乐的主旋律、主弦和主场。通过围绕这“三主”进行伴奏,才能确保主次分明,体现不同戏曲剧种风格迥异的特点,否则很容易使戏曲风格失去其本来的面目。
以戏曲唱腔为例,南方剧种有着优美的唱腔特点,在于抒发内心的情感;北方剧种的唱腔则激荡高昂,如晋剧有着高亢的唱腔,西北地区的戏曲音乐具有高坡秦腔等。对于经常听这些剧种的听众,能够通过判断唱腔来区别戏曲曲目的剧种。
对于不同剧种而言,为了凸显自身的风格特征和艺术魅力,音乐伴奏乐器成为必不可少的因素。比如,京剧中的戏曲音乐伴奏乐器以京胡为主;梆剧和豫剧的戏曲音乐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东北地区的戏曲音乐伴奏乐器以大板胡和唢呐为主;黄梅戏的戏曲音乐伴奏乐器以二胡为主。由于不同剧种音乐风格的表现力和控制力受主奏乐器的影响,因此,无论戏曲音乐伴奏配有多少种乐器,皆是主奏乐器发挥更大的作用,其他乐器只是辅助作用,配合主奏乐器,共同达到渲染戏曲音乐氛围的目的。如我国传统坠子戏中的坠胡需要和唱腔保持同声同部,再配合特定频率的滑奏,就可以演奏出可哀、可樂的特殊人声,坠胡伴奏是凸显坠子戏固有风格特征的重要标志。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我国戏剧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革,也吸收了外来的乐器,如电声乐器、西洋管乐器等新型乐器,对于丰富戏曲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突出强调戏曲音乐本身的风格。
二、戏曲音乐伴奏的唱腔特点分析
我国戏剧艺术有着多年的发展历史,其间也诞生了诸多优秀的戏曲音乐作品。从戏曲唱腔结构层面分析,主要以曲牌体为主。曲牌体本质上属于一种套曲结构,分为“单套”和“联套”两种,其中,“单套”是指在同一出戏中从头至尾均运用单一曲牌来进行反复演唱;“联套”则是指在同一出戏中从头到尾采用不同曲牌连接的方式进行演唱。对于曲牌体系音乐而言,歌词以长短句的形式出现,且各个曲牌的字数与句数均保持在定格状态,但是,也有一些曲牌会因为演唱或其他方面需求而灵活增减字数或句数,具有较大的字数伸缩余地。
曲牌体音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曲牌众多。由于曲牌在宫调、旋律、句数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因此,戏曲音乐伴奏可以结合不同戏剧剧情需求以及人物性格来灵活选择;其二,不同曲牌体下的剧种音乐,由于曲牌源流具有差异性,这也就决定了其风格的不同。但对于某种特定剧种的音乐来说,即便其具有多种曲牌,也有着统一的音乐风格;其三,曲牌体音乐的主要功能是抒情,很少应用于激昂情绪的表现上;其四,通过联接应用不同的曲牌,可以使戏曲音乐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三、戏曲乐队的伴奏特点分析
戏曲乐队具有少而精的特征,不同的声腔剧种应配合不同的乐队组合和相应的主奏乐器。此外,戏曲音乐除了服务于唱腔伴奏外,还应与戏曲演员的身段表演相配合,从而营造更浓厚、更加符合主题的舞台氛围。在此过程中,戏曲乐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伴奏具有“引”“托”“送”和“补”四个特点:“引”是指戏曲乐队在开始进行演奏,以做引领,主要作用是定调、定曲、定板和定腔,便于演员在接下来演唱的过程中不至于跑掉或唱错板式;“托”是指在演员开始演唱之后,乐队随着演员的演唱加以衬托,起到辅助的作用,但乐器的演奏之声不可超过演员的唱腔;“送”是指乐队在演奏的过程中发挥传递演员唱腔的作用,补充演员放声长叹气氛不足的缺陷,运用乐队的伴奏来达到烘托气氛的目的,增加戏曲的舞台感染力与表现力,为听众带来更佳的视听体验;“补”是指在演员延长的句段或字词间隙的“缺”处进行补充,“填补”长短不同的顺声腔或声韵的音乐,增加舞台的可视感,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结语
总之,戏曲音乐伴奏是戏曲作品与观众之间的纽带,能够有效增强戏剧演奏的整体效果,对于彰显戏曲的艺术魅力具有重要作用。戏曲乐队在伴奏的过程中,通过结合人物情感、故事情节、舞台氛围等因素,发挥戏曲音乐伴奏的升华作用。但是,要想演奏好戏曲音乐,伴奏者需要具备丰富的舞台演奏经验和高深的音乐造诣,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进步,努力提升自身的戏曲音乐伴奏技能与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晶.戏曲音乐伴奏的特点探讨[J].戏剧之家,2019(02):84.
[2]杜润伍.谈戏曲音乐伴奏的特点[J].大众文艺(理论),2009(03):26.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华杰双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