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京剧大师梅兰芳”教学案例

2019-09-10 07:43石伟
颂雅风·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梅兰芳

石伟

摘要:京剧艺术被称为“国粹”,是积淀了民族审美习惯和文化传统的艺术瑰宝,所以在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四单元安排了《国之瑰宝——京剧》来供学生学习,在传统京剧这一节的课题是《京剧大师梅兰芳》,这说明了梅兰芳对于京剧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教学内容重新整合,挖掘其内涵,从京剧艺术成就和民族气节方面来阐述,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梅兰芳是当之无愧的京剧大师。

关键词:京剧艺术成就 民族气节 梅兰芳

京剧,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是中国四大“国粹”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京剧,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音乐文化,还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就安排了《国之瑰宝——京剧》这一单元京剧内容来供学生学习,本单元共两节: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但笔者发现本单元的两课题的命名上有些特别,《现代京剧》这一章节还是以“现代京剧”命名,而在传统京剧这一节的课题是《京剧大师梅兰芳》而不是《传统京剧》,这说明了梅兰芳在京剧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梅兰芳在京剧艺术上的成就,堪称20世纪京剧发展史上的奇迹。

對于《京剧大师梅兰芳》这一教学内容,笔者将教学内容重新做了整合,厘清其重点,合理的制定了一份教学设计,将从梅兰芳的京剧艺术成就和民族气节来带学生一起解析,梅兰芳为什么被称为京剧大师。

一、京剧艺术成就之大

戏剧家欧阳予倩赞誉梅兰芳:“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梅兰芳出生于京剧世家,从小学习京剧,八岁学戏,十岁登台,很好地传承了其祖父梅巧玲、伯父梅竹芬的梅派京剧艺术,被称为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一生当中,对京剧艺术都是大胆创新,对每一个表演的角色都做了深入研究,他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从美的角度出发,细致入微地塑造人物形象,运用虚拟的表演,以虚表实,把京剧的艺术之美展露得淋漓尽致。

(一)京剧旦角立派第一人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中的四种艺术手段,同时也是戏曲演员表演的四种基本功。唱为第一位,梅兰芳作为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的基本功可谓是相当扎实,要带领学生了解梅兰芳,首先从四功入手。

【课堂教学设计1】

1.问题一: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感受梅兰芳的唱腔特点。(学生讨论并总结)

小结:嗓音醇厚流丽,感情丰富含蓄。朴质中见俏丽,妩媚中显大方。

2.问题二:请同学上台表演喝醉后的景象。再欣赏《贵妃醉酒》御花园片段,感受梅兰芳表演特点。出示问题:对比两版醉酒形象,并总结梅兰芳是怎样演绎好每一个角色的?(学生讨论)

小结:听取观众意见,与时代结合。

3.问题三:梅兰芳在艺术上从不满足,同学还知道他做了哪些创新吗?(学生讨论)

梅派:

(1)丰富了身段、表情、舞蹈的表演,加强了京剧的可看性。

(2)丰富了京剧的唱腔、伴奏的乐器,加强了京剧的可听性。

(3)改革了化妆、服装、舞美灯光等,增强了时代的审美性。

4.学生现场学唱、做《海岛冰轮初转腾》片段并展示。

教师小结:这样的设计可以直接从梅兰芳的“唱”和“做”的方面让学生直面接触,并通过有效的比较,现场学唱和表演,更一步让学生感受梅兰芳对京剧所做的创新。他对京剧的改革是全方位的,他与时俱进,与时代紧密结合,把梅派旦角艺术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是把旦角立派的第一人。

(二)带领京剧走向世界第一人

美国《太阳报》:“几乎是一种超乎自然的发现,通过许多世纪,中国人建立了一种身体表情的技巧。”梅兰芳让美国人第一次见识了中国的京剧艺术。这无疑证明了梅兰芳是把京剧带入世界的第一人。对于梅兰芳的表演,美国报纸称也给予了高度赞扬。对于梅兰芳表演艺术的在西方得到的肯定,苏联剧作家特烈杰亚柯夫也曾说:“梅兰芳的到来,改变了长久以来西方对中国艺术所持的‘异国情调’的说法。”“……跳动着生命盎然的脉搏。”

【教学活动设计2】

1.观看三幅照片,出示问题:梅兰芳合照的人物有什么不同?(请同学回答)

2.梅兰芳曾经三次访日,一次访美,两次访苏,是最早将中国的京剧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先行者。(播放相关视频)

教师小结:梅兰芳在国际舞台上的精湛且富有情感的表演,使得国外广大观众和戏剧专家叹为观止,为之倾倒,通过梅兰芳的不懈努力,让世界更加了解了中国文化,终使京剧艺术跻身于世界戏剧之林。

二、民族气节之大

德艺双馨:形容一个人德行和艺术都具有良好的声誉。“梅傲千山质气清,兰芳一世骨风铮。青衣只把须眉蓄,留取丹心抗日鸣。”这首诗就是很好表露的作为一代大师的“德”,梅兰芳先生不愧是一个德艺双馨的京剧艺术家。

【教学活动设计3】

1.出示梅兰芳的两幅照片,出示问题:请同学们找不同。

2.梅兰芳演的行当是旦角,出示问题:为什么会留胡子?

教师小结:梅兰芳不仅仅是一位艺术大师,更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早在五四时期,二十一条国耻条约签订,他激于义愤,编演了《木兰从军》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之后,他又编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激励人们抗敌救国。抗战爆发后,梅兰芳不顾敌人的威诱,蓄须明志,坚决拒绝为敌演出,为了中华民族不被欺凌,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一生挚爱的京剧,还曾经因为生活困难,以卖书画为生,就算日伪还是从中破坏,他也不曾低头,最后他愤然毁画,就只能典当为生。当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刻,梅兰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剃胡子,当在上海美琪大剧院看到梅兰芳再一次登上舞台的时候,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这一不是一场演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梅兰芳对抗日所做的一切,无一不体现了作为一名伟大艺术家大义凛然的高贵品质。

结语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梅兰芳作为梅派京剧的发扬光大者,曾在艺术舞台上留下浓重的色彩。本课是对梅兰芳的京剧艺术成就之大和民族气节之大进行解析。通过几次有效的对比教学,在巧妙的构课中,带领学生一步步认识京剧大师梅兰芳。理解梅派艺术的文化特征,了解并掌握中国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及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梅兰芳.梅兰芳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

[2]梁燕.1935年梅兰芳访苏演出与东西方戏剧交流[J].对外传播,2015(008).

[3]梁燕.20世纪30年代中国京剧海外传播述论——以梅兰芳访美演出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2(02):206.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嘉兴南湖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梅兰芳
梅兰芳容人之失
你挑刺我拜师
艺术大师的高度
三个字捧红梅兰芳
梅兰芳以情打假
梅兰芳以情打假
广告就是要引人注意
梅兰芳的谦恭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梅兰芳三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