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龙 王叶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学科存在的目的是为学生讲授基础知识,提供认知数学知识方法的场所,只有提升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才能够保证学生从数学课堂中获得养分,实现综合素养的发展。本文就笔者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出发,提出设计导入、组建合作,以及注重评价等多个手段,浅谈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入;合作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单纯的知识讲解上,以至于忽略了学生在课堂当中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降低了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所以,如何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引导学生完成对数学知识的高效建构,也成为教师深思的问题。
一、巧妙设导,激发兴趣
课堂导入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始,课堂导入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进行建构的第一印象,也关乎着学生的学习热情的,科学的课堂导入形式也可以让学生迅速从课下的休息状态,转移到课堂的学习状态,从而更好地完成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认真研析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教学的目标等,结合学生的兴趣偏好等,进行课堂的导入设计,使得学生能够在精巧的课堂导入中,自主融入数学课堂,提升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中,为了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致,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并没有选择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向学生展示几张不规则的图形,向学生设定“大家看到的不规则图形是我们学校空地上的结构,现在要在这个空地上铺砖,怎么才能知道这些空地的面积呢?”的情境,使得学生在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思考中,自主参与到《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节课的学习中,从而提升学生融入课堂的速度和兴趣。
显而易见,在开展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元素,以及学生的好奇心理等,进行导入情境的巧妙设计,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致,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
二、组建合作,提高效率
教学活动是实现课堂教学价值的途径,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地转变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个体竞争关系,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对数学知识的讨论,从而提升认知的质量。但是,在进行组员的安排中,教师也应当结合学生的实况,合理地分配每个小组当中的组员,保障组内每个成员都有可以负责的任务,从而让学生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共享,逐步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解《可能性》时,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笔者引导学生组建合作活动。在正式开展活动前,教师先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等,对学生进行分层。随后,教师以互补性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安排,使得每个小组当中的学生之间都有一定的差异。紧接着,教师为学生设定本节课的合作任务,并给予学生一定的私人时间,让学生产生属于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当中表述自己的见解,并倾听他人的意见,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得学生在相互沟通、思辨的过程中,能够深化《可能性》这节课的认识,逐步提升教学的效率。
不难看出,在让学生认知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组员结构的合理安排,并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发挥自身存在于小组当中的价值,能够共同促进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學。
三、注重评价,保障高效
课堂评价是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的反馈,能够引导学生基于评语的内容,进行自我改进,从而不断提升认知知识的效果。但是,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常常将学生置于评价的客体地位,使得学生很难展现自身在评价环节的主体价值。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开展数学课堂的评价环节,教师也应当变革传统形式下的评价方式,创建多元主体的评价形式,让学生可以获得多方评价的意见,从而全面认识自己,并进行学习行为的改进,为之后数学知识的高效教学做好保障。
例如,为了提升学生参与评价活动的积极性,在讲解了《倍数与因数》这节课的基本内容后,教师向学生设定学习效果、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进行互评,使得学生可以得到来自同伴的直接意见。随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点评,让学生可以获得来自教师的专业性评价。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综合多方的意见,进行自主反思,思考自己可以进行改进的地方,并付诸于实践,从而为之后进行数学知识的高效认知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新课改下教师追求的根本任务,所以,在实际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应当学习新颖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数学课堂的教学手段,在应用于实践中,促进课堂教学体系的建构,从而变革传统数学课堂的讲解结构,逐步实现高品质、高效能数学课堂的生成。
参考文献:
[1]洪琼.分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184.
[2]赵桂宏.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名师在线,2017(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