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9-09-10 07:22:44徐芳芳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19年5期
关键词:词语课件多媒体

徐芳芳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归为历史,当下,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越来越常态化。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展现了许多优点。

一、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有助于优化导入环节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一堂课的开头五分钟,如果学生难以投入课堂学习,教师就很难保证这节课的教学质量。有了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师不再唱“独角戏”,课堂的导入形式变得多样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丰富的内容,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积极性。

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搭石》一课的教学中,我在导入的两分钟内,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书上的插图,并插入一些动画,配上溪水声与符合山村特点的轻音乐,伴随着音乐富有感情地导入课文中对小山村的描述:“那里不仅有连绵不断的山峦,有郁葱苍翠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叮咚的小溪。当刘章爷爷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导入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课堂的导入环节。

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有助于理解教学重难点

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教师可以迅速快捷地搜索到所需的最新信息资源,能在课堂教学中达到良好的视听效果,能更直观、更立体、更全面地展示教学知识点,尤其是对教学中遇到的难点能起到恰当的辅助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搭石》一课中,一开始对“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两个成语,只有一两个学生能表述出词意,大部分学生还不能透彻地理解这两个词语的美感,也难以想象出这两个词语所描绘的画面。上课之前我预先找到两张体现这两个词语特点的图画,在课堂上借机展示,学生一看到这两幅美丽的图画,在脑海中形成了直观的形象之后,也就能更直接地表述出对词语的理解了。

当课文中的词语、句子过于抽象,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会难以理解,教师也很难讲解得透彻。如我在备课二年级上册《欢庆》时,考虑到学生很难联想到文中十一欢庆的场面,便在网上找了几张较能表现人们欢庆十一那种欢快、热闹的场面的图片放在课件中,上课的时候进行展示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看电脑屏幕上的这幅图片,看看人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并顺势引导学生:“他们这么高兴地载歌载舞,原来是在欢庆祖国妈媽的生日呀,那就让我们一起带着高兴、自豪的心情去朗读这篇课文吧。”而在理解文中第一句“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时,大部分学生没有见过真正的田野,我便下载一些田野丰收的图片在课堂上展示,这就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了,学生也能了解课文中的描述了。

三、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有助于丰富语文课堂

结合信息技术与游戏的课堂,能够有效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在低年段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摘苹果游戏、开火车认读、走迷宫等形式来调动学生识字认字的兴趣和积极性,丰富低段的语文识字教学。尤其是低年段的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时间不持久,在课堂上运用幻灯片结合一些识字游戏,会大大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小白兔和小灰兔》时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两位好朋友:小白兔和小灰兔,今天我们就带一些礼物(白萝卜)去看望他们吧。”接着用幻灯片出示又白又大的白萝卜(每个白萝卜上面都有一个词语)。“我们一起来拔这些萝卜吧,多带点萝卜送给小白兔和小灰兔,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学生被教师带入了情境中,兴致盎然地跟着教师一起拔大萝卜。

不仅是语文课堂,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科学课上通过电脑给学生展示神奇壮观的大自然景观;综合实践课堂上利用幻灯片展示学生的调查结果;美术教师也能用电教设备展示学生的优秀画作。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越来越重要,不仅能有效辅助课堂教学,还成为教师表现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使课堂增添一分精彩,助推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词语课件多媒体
容易混淆的词语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找词语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28
词语欣赏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40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2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