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摘 要 城市规划设计是建筑建设计的前提,并为所需的空间准备条件,建筑设计体现着城市规划的特点和要求,加强建筑设计严格的体现着城市规划的特点。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主要是为了有效协调人们的生活空间关系,同时对当前的城市空间及其发展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设计。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当前城市化建设进程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但这些问题却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这也体现出城市规划与现代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对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综合考量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一、关于城市规划
第一,城市规划范围。从本质上来讲,城市规划即社会实践活动,它具备一定的物质发展空间,同时是对工程项目建设、社会空间的布局与发展进行综合性地部署。从策划至维护,所涉及的全部内容都应当纳入到城市规划范畴之中。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当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逐渐涌现出很多不同类型的城市规划模式,而且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既要注重交通流线、功能区域的划分,又要注意建筑结构的尺度、色彩、材料以及造型和所占据的空间。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及其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
第二,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场地设计。从实践来看,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场地设计,通常会受到城市规划的严重影响,尤其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对城市建设占地布局规划的结构及其发展方向控制上,这一点得到了重要的体现;其次,在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规划,对场地设计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和直接的,而且要求表现出一定的具体性特点。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城市详细规划中的土地使用要求和细则,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策略。在规划用地的性质时,详细规划对建设项目选址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要求改项目选用基地,只能在某个区域中进行选择;详细规划对场地的设计用地开发也给予了一定的限制,并对该土地的用途和性质进行了规定性限制。在控制用地范围时,规划由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一同完成。在控制用地强度过程中,通过绿化实际覆盖率和建筑的实际覆盖率以及其容积率等,几个方面的指标共同实现。实践中,可通过对绿化覆盖率、建筑覆盖率以及容积率进行限制,将基地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在控制建筑用地时,通常城市规划要求基地使用应当在建筑范围控制线以内,并退后建筑红线一定的距离。在设计场地时,应当同时满足规划对交通出入口、建筑高度以及建筑结构的朝向要求。
第三,建筑设计评审。实践中,只有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是不行的,还要建立健全规划与设计方案评审监督管理机制,即组织建筑设计评审专家,对设计方案评審。在评审过程中,首先要审核设计方案和规划要求是否相符;其次要对建筑设计方案自身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审核,以保证设计思想与设计任务要求相一致,并在此基础上选出最佳的方案。建筑设计方案制定过程中,应当对建筑结构自身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性进行研究,从而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二、关于城市规划与地市管理综合考量
基于以上对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分析,笔者认为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并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应当体现出城市规划的要求及其经济动态。建筑是城市结构体系的重要基础,同时它也反映出当前城市建设的文化与历史内涵。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承载着悠远历史文化背景的城市,都尤其显著的特点和标志性建筑结构。同时,建筑设计风格还应当体现出城市规划中的经济动态。北京便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它集政治、思想以及文化于一体,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依托于八达岭长城、故宫、天坛以及英雄纪念碑和颐和园等。作为北京旅游资源,这些建筑设计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同时也给这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北京的四合院,以其古朴、低矮的建筑群风格,与故宫颜相互映衬。作为一座古老而又典雅城市,北京建筑风格上的与时俱进,与传统的历史文化渊源是分不开的,只有将传统的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区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比如,鸟巢这一建筑结构,其设计新颖、独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该建筑结构上的钢条犹如橄榄枝一样,而结构又像是盛开的荷花,瞬间营造出一种温和的气愤,感觉聚在这里的人像是一家人一样。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鸟巢建筑设计不仅抓住了设计的灵魂,而且还体现出了城市规划的经济动态。
第二,要结合环境,承传历史。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当注意从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比如建筑轮廓与周围建筑是否能够有效融合、避免太突兀;立面空间的虚实与色彩处理,是否与周围的环境格调有机协调。同时,还要注意从感觉出发,对小环境进行有效的处理。着主要是通过人的心理和生理感知,来塑造空间,并利用抽象的手法引用,活动某一历史文化痕迹予以延续。在此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将视线集中于视觉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扩展规划思考。对于高层建筑的顶部、或者多层不上人屋顶等位置,视线难以触及的地方,要进行简洁的处理,使其秩序统一起来,以满足俯瞰效果之要求;同时,还要从墙面倾斜和局部层高处理等方面着手,对视线、小环境进行控制,比如曲面玻璃可以将天空的画面反射到地面上、局部低层或镂空出可引入太阳光。
第三,建立健全建筑设计评审机制。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城市建筑结构,其形象直接关系着整个城市的形象及其发展。因此,应当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建筑设计评审机制,并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评审。在评审过程中,应当正确把握其价值取向,坚决避免将标新立异与否,作为取舍的重要标准。
三、结语
综上,在当前的城市规划基础上,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建设任务、工程技术以及对相关条件予以全面设计,尤其要充分地考虑到人们对于建筑结构的尺度感。总而言之,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二者可谓彼此促进,相互依存。
参考文献:
[1]贺江兵. 城区建设中合理的城市规划策略[J]. 科技创新导报,2015(21) .
[2]鞠文强. 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一体论[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