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高速增长擎起产业未来

2019-09-10 04:43
产城 2019年5期
关键词:新型材料全市成都

新材料泛指新研发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传统材料经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也被划归至新材料范畴,其是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和关键,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对改造中国传统产业、优化工业结构、促进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为新常态下的经济注入新活力。作为《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提出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新材料产业还承担着引领材料工业升级换代,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建设等重要使命。

作为国际战略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制定新材料产业的相关政策时,均注重凸显自身特色与优势发展领域,强调对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及合作融合的重视与促进,这使得新材料产业历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状态,专业化、复合化、精细化、智能化、绿色化成其主要特征。

探析当代新材料的新概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新应用与新趋势,方可顺应全球新材料科技发展潮流,并在此基础上健全产业组织体系、完善产业发展架构、适时调整配套政策。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新材料产业逐渐在国际产业布局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2018年4月,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国家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案》,旨在“面向制造强国战略重大需求和新材料产业发展需要,强化产业链薄弱环节,补齐资源开放共享短板”;提出到2020年,围绕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和新材料产业链各关键环节,基本形成多方共建、公益为主、高效集成的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服务生态体系。

砥砺发展的新材料产业与中国智造的融汇发展新图景、高速增长新姿态,擎起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未来、新想象。

跨越发展的成都篇章

成都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深入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关于“先进材料产业要强化自主创新,壮大核心企业,培育拳头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和全市建设高质量现代化先进制造业体系的要求,加快培育壮大千亿级新型材料产业,全力打造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2018年初步形成富有活力的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体系,并诞生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业内领先的技术与成果。

当前,成都新型材料产业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2家,2019年1-3月实现主营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15.3%。2019年全市新型材料产业亿元以上重点项目54个,计划总投资828亿元,同比增长39.1%,1-3月完成投资33.7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37.9%。全市95.8%的新型材料企业分布在青白江区、高新区等15个区(市)县。其中,主体功能区青白江区、彭州市、邛崃市86户企业,2019年1-3月份主营收入104.9亿元,占全市32.7%。

产业细分领域分布方面。特种金属材料领域企业64户,1-3月份主营收入75.4亿元,占全市23.5%;先进高分子材料领域企业215户,主营收入98.9亿元,占全市30.8%;新型能源和先进电池材料领域企业15户,主营收入39.5亿元,占全市12.3%;绿色建筑材料领域企业114户,主营收入51亿元,占全市15.9%;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企業17户,主营收入16.1亿元,占全市5.0%;特种玻璃材料领域企业33户,主营收入20.9亿元,占全市6.5%;光电信息材料领域企业17户,主营收入8亿元,占全市2.5%;稀土材料领域企业11户,主营收入3.2亿元,占全市1.0%;其他新型材料(包括生物医药材料、石墨烯等碳纳米材料)企业36户,主营收入8亿元,占全市2.5%。

行业重点企业培育方面。2018年全市主营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巴莫科技、福蓉科技、金发科技等21家,实现营收501.7亿元,占全市43.5%。5-10亿元有银河磁体、硅宝科技、金嘉洲建材等30家,营收221.7亿元,占19.2%。1-5亿元有台嘉玻纤、芝田高分子、兰德高科等138家,营收303.2亿元,占26.3%。全市有硅宝科技、银河磁体、达威科技、云图控股、金石东方新材料等7家上市公司。

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高性能有机硅密封胶产品开发,同时积极扩展汽车、新能源、工业防腐、轨道交通、动力电池等领域应用,2019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4%。成都成量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强化新产品市场化工作力度及成本控制,2018年申报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资金项目,整个项目已完成项目基建、部分软件系统及硬件投入,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18.06%。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着力研发天然气汽车尾气催化剂及稀土储氧材料,在控制污染排放方面的性能位居行业前列,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50.18%。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紧抓产业技术研发,在建技改项目第一季度投入374万元,1-3月公司主营收入0.48亿元,同比增加19.4%。四川航天拓鑫玄武岩实业有限公司聚焦玄武岩纤维基础研究、复合材料研发制备等业务,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600万元,同比增加70%。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成都新型材料产业拥有光明光电、硅宝科技、宏明电子、西南化工设计院等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四川大学的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实验室,碳一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机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受力结构工程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精密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磁辐射控制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玉龙化工、丽雅纤维、成都炭素等59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聚资聚智的成都路径

立足高远,方可瞄准国际前沿;需求牵引,力争突破关键技术。新材料产业已发展成为成都优势产业之一,具有全国领先的创新能力、强大的科研能力以及较强的成果转化能力,其聚资、聚智、聚能的发展路径已然明晰:开创产业突破新思路,向重点项目聚焦用力,培植更多“隐形冠军”,力促龙头企业壮大,从而激发产业新动能,拥抱产业新浪潮。

抓好顶层设计。编制印发《关于促进成都市新型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2019年成都市新型材料产业推进方案》,明确年度重点工作目标,抓好培育构建先进材料产业生态圈、招引材料领域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促建、重点企业培育、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等重大事项督办,促进工作任务落实。完善产业统计体系,细化产业门类,建立与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相适应的产业统计体系。

加快产业功能区建设。进一步优化成都先进材料核心功能区、欧洲产业城、天府新区绿色能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成都航空动力与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等新型材料产业功能区规划布局,青白江、邛崃、彭州等进一步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完善并充分运用“两图一表”,推进全市新型材料产业主体功能区建设,高新、郫都、双流、新都、新津、金堂、龙泉驿、简阳等协同发展区围绕主导产业新型材料推进发展。加快新型材料产业相关功能区标准厂房、电力、天然气集中供热、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载体承载能力。定期协调解决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履行好行业统筹和要素保障职责。

招大引强带动产业发展。围绕培育构建先进材料产业生态圈,打造国家级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国内一流的先进功能材料产业高地、国家重要的前沿材料研发基地,聚焦美国陶氏杜邦、美国应用材料、霍尼韦尔、康宁、3M、德国拜耳、巴斯夫、日本东丽、信越化学、日立金属等材料领域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强化上门招商、以企招商及平台招商,在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等产业链细分领域上聚集一批有带动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

加快培育重点企业。提升先进基础材料质量水平,扩大关键战略材料发展规模,加快前沿新材料产业化应用。开展成都市新材料首批次产品认定及市场化应用补助,支持对本地企业购买“成都造”新型材料产品并给予奖励补贴。鼓励蓉材蓉用,提高本地产品配套率。举办供销对接会,帮助本地新型材料产品开拓市场,推动成都市新型材料企业与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协同配套。支持企业开展新型材料成果孵化、加速及产业化,鼓励积极申报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加强创新平台及团队建设。加快成都市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区域中心建设,发挥产业联盟和行业协会作用,做好区域新材料测试评价和产业相关服务工作。要加强与全国材料领域知名材料学院、重点实验室和科研机构对接,深度合作,在成都设立分支机构,在新型材料創新链上聚集一大批知名的影响力强的研究创新团队。

推进区域协同合作发展。发挥主干作用,加强与达州、内江、眉山、德阳、绵阳、攀枝花等地区产业合作,共同推进石墨烯、玄武岩纤维、钒钛特种新金属等新型材料产业化攻关和首批次示范应用,争取在地铁、高架桥及旅游线路等交通领域试点示范。

猜你喜欢
新型材料全市成都
建筑装饰设计中“新型材料”的应用
新型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简述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传统民居中的新型材料应用研究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