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统郑 王晓妍
摘 要:写意与写实是油画创作的两种形式,也代表着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和审美特质,关于油画写意性和写实性的内涵及特性的探讨艺术界始终未能达成共识,在新时期下,多元文化交融已成为必然趋势,油画的艺术表现之争早已不是重点,本文从内涵及发展角度出发,对于油画写意性和写实性的矛盾及融合趋势进行了探究,旨在为油画艺术的更高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油画;写意性;写实性;融合发展
前言:不同的文化环境孕育不同的艺术形态,油画作为西方艺术,在中国的艺术大地上早已生根发芽,并成为主流艺术受到大众的欢迎。在写实油画方面中国已经位列世界一流水平,而在写意油画中,利用西方油画色彩及颜料,融合了中国传统古典元素,也赋予了油画新的特色和意境。在新时代下,艺术发展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需要吸收国内外经验,挖掘丰富的艺术元素,不仅需要提高写实技巧,更需要注重深化意境,从而创作出极品佳作。
一、油画写意性和写实性的矛盾对立
(一)写意油画——以意传神
写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作为艺术创造的一种表现方式,写意性是指艺术家側重于表现内在精神实质,减少外部形象的细节表现,以抒发情感和主观意念为主。写意最早出现宋朝时期,在油画创作中,主要是用颜料来渲染意境,旨在表达出形象之外的寄寓和内涵,油画的写意性使其绘画创作过程中不需要工细,不必追求细节的刻画,但这与西方抽象艺术表现形式又有着较大的区别,油画的写意性保留了中国传统国画的韵味,同时也展现出油画的厚重色彩与丰富层次,不求形似,但求意真。著名油画大师吴冠中在其作品中,就很好的体现了写意性的艺术魅力,利用线条来打破常规,构图别致,树木、房屋均采用了黑色,展现国画意蕴,独树一帜的风格也将中国写意油画推向了新的高度,丰富和发展了油画艺术审美。
(二)写实油画——以形动人
写实释义为如实地对事物进行描绘,是属于具象艺术的一种绘画艺术形态,其表现手法追求与实物逼真的境界,艺术家通过对实物进行观察、描摹,从视觉角度出发来进行创作,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写实绘画起源于十九世纪的欧洲,在经过“新具象”、“新写实主义”的思想浪潮之后,写实油画在我国也成为了一种新的艺术流派,如青年美术家冷军,其代表作《五角星》、《小罗》等都是在国内外获得了轰动的反响,也掀起了一股写实风。事实上,油画的写实性并不只是对事物的再现,而是利用艺术思维来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展现理性与体现,凸显艺术美感,且作为一种主流的艺术形式,写实油画也拥有广泛的大众审美基础,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新的艺术主张。
二、油画写意性和写实性的契合发展
油画早在明朝就传入我国,与传统国画不同的是,油画的颜料较为特殊,是用植物油来调和颜料,在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创作的画种,另外涂抹松节油等稀释剂能保证油画作品颜色鲜亮,长期的保存也不会导致颜色缺乏光泽,油画还因其颜料的强遮盖能力使得画面色彩层次丰富,立体性较强,有其特殊的纹理质感,给予创作者极大的发挥空间。纵观中西方的油画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西方油画起始于写实主义,尤其在文艺复兴时期,写实油画产生了许多艺术大师和高水准的艺术作品。而在中国,油画的兴起也是从写实油画开始的,具象的表达方式深受大众的欢迎,作为一种舶来品,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碰撞,差异性也激发出创新性,我国历代画家都深度钻研油画技法,在对西方艺术进行学习和借鉴之后,中国艺术家在油画领域已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但是也能够看到,尽管写实油画有着500多年辉煌的历史,但是在思想多元、艺术革新的浪潮之中,古典写实传统的时代已经远去,现代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崭新时代,由此可见,顺应时代的发展,寻求艺术形式的突破将是油画发展的动力,也是应对艺术审美需求的有效措施。
当前对于油画表现技法之争始终未决,对于艺术语言发展趋势也较为模糊,这并不利于油画在中国的发展,也不利于中国绘画艺术的多元发展。目前我国高中美术教育对于油画教学的涉及内容并不广泛,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往往将写实技巧和模式作为教育教学的一种标准,在个性化风格以及多元化精神领域方面的关注度不足,写实油画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但这并不是创新发展的良好途径。故而,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对于优化教学的内容应当进一步拓展,让学生能够欣赏到不同流派、不同形式的油画作品,教师应当树立正确观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油画的写意性与写实性,专注于情感和主题的充分表达,提倡自我精神与情感的升华,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要清晰的认识到中国油画的改革,必须要在油画中注入民族灵魂,扎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之上。所以高中美术教学及油画创作都应当需要保持民族自信,不仅需要提高绘画技法,更加需要培养自身独特的气质,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结语:无论是写意还是写实,对于油画创作来说都只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艺术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是因为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于艺术作品有了新的诠释,在不同视角下都能够从艺术作品中欣赏出新的滋味和感受。油画作为一种西方艺术形态,与中国写意技法的契合,给予了油画更多的表现空间,丰富其艺术形式,创新融合发展迸发出的艺术魅力也吸引国内外的关注,东西方交融的艺术美学思想将促进油画艺术的更高发展,也将为更多的艺术形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经验。
参考文献
[1]杨瑞峰.浅析写实性油画语言与写意性油画语言的关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3):127-127.
[2]缪秀艳.浅谈宋李嵩《货郎图》线条的写实性与写意性[J].美术大观,2010(6):203-203.
[3]郝志刚.写意性油画语言与写实性油画语言的心理探索[J].艺术教育,2013(6):1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