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茂兴
“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互联互通,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2017年5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互联互通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这不仅对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互联互通提供重要技术保障,也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共创“一带一路”美好未来。
引领与支撑
科技创新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开展圈际合作中具有先行优势,已成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关键支撑。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要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合作需求,发挥科技创新的先导作用,打造“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共同体(即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提高全球配置创新资源的能力,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促进创新资源双向开放和流动。
科技创新加强政策沟通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创新要素开放性、流动性显著增强,科技研究与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国际共识。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成效显著。一方面,科技创新发展带来了沟通方式的变革,“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或地区在政策沟通过程中可以采用网络对话、视频谈判等效率更高的方式,更方便快捷地进行政策交流对接。另一方面,我国与“一带一路”大多数沿线国家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关系,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了一批科研合作、技术转移与资源共享平台,广泛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接收大批沿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
科技创新推动设施联通。2016年9月,科技部等四部委推出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提出要“结合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合作需求,密切科技人文交流合作,加强合作平台建设,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合作研究,逐步形成区域创新合作格局”。
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在此方面,我国已与诸多国家展开了密切合作:在亚的斯亚贝巴一吉布提铁路、蒙内铁路、摩洛哥努奥光热电站、中欧班列、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沥青厂、瓜达尔港、雅万高铁、尼同尔古胡邦达重油发电站、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柬埔寨哥通桥、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斯里兰卡科伦坡港、老挝赛德3水电站、阿尔及利亚南北高速公路T2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科技创新的作用得以集中体现,可以说没有科技的有力支撑,就不会有这些设施实现联通。
科技创新促进贸易畅通。历史上,古丝绸之路是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路线。当前,科技创新则为“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开展农林牧渔业、海洋工业,清洁可再生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贸易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如2017年3月25日,由科技部立项的首个针对“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建设的国家科技专项“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多学科联合考察”项目启动。该项目旨在系统获取中俄蒙经济走廊跨境地带“五带六区”、中心城市和国际口岸等三个不同区域尺度的地理环境本地与格局、战略性资源格局与潜力、城市化与基础设施、社会经济与投资环境相关数据,为“一带一路”和经济走廊建设提供基础科技和战略决策科学支撑,对推进经济走廊建设战略布局与进程,促进“一带一路”重点区域“五通”建设发挥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科技创新加快资金融通。在资金融通方面,科技创新为高效、快捷的货币互换、结算、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等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实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全面展开,资金跨境流动与利率市场化为其先行的重要内容。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众多金融创新所需要解决的国家资金安全结算和支付的“痛点”,本质上属于个人信息技术产品,不是金融产品也不是通常的传统互联网金融,而是国家、银行、企业等所要面对的直接问题。这些都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尤其是信息技术创新,才能有效发挥科技金融的综合效用。尤其在加快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运转过程中,也亟需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降低资金融通和交易成本,提高资金融通效率,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互联互通过程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科技创新深化民心相通。科技创新合作是“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民心相通的有效途径。通过科技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海上合作中心,促进科技人员交流,合作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沿线国家在合作中增强对我国的认知与互信。例如,斯里兰卡面临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自然灾害频发、科技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足等挑战,对华科技合作需求强烈。由巾科院南海海洋所牵头,联合遥感与数字地球所、生,惫环境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相关科研和教育机构,与斯里兰卡高等教育部、供排水部及卢胡纳大学等部门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中斯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科教中心”,在海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饮用水安全监控技术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和人才培养工作,这不仅有力促进了当地科技创新发展,更是有力支持了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
保障措施
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互联互通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亟需构建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科技创新的合作机制和保障措施,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合作和交流机制建设再上新台阶。
建立沿线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发挥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互联互通中的支撑作用,应该针对沿线各国科技创新的现实诉求,整合已有的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机制,探索国际科技合作的新模式,建立符合沿线区域发展特点的科技创新合作框架,同时,需要沿线各国在合作框架下群策群力,建立起有效的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机制,从而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得以顺利实施。首先,要根据沿线国家的资源禀赋约束,整合沿线区域的科技资源,采取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等形式,开展沿线区域重大科技攻关,推进沿线区域科技创新的广泛合作,提升沿线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其次,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国际科技组织,在整合全球科技资源和科技创新合作卜的协调机制,拓展沿线困家科技创新的合作潜力和空间,降低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合作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科技合作效率。其次,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明确风险共担和收益分享,构建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合作的长效机制。最后,还需构建沿线区域数据和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技术转移和技术转让机制,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科技成果流动和跨同转化。
建立沿线区域科技人才培养与交流机制。“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互联互通,离不开人才培养与人才交流,亟需大量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首先,要构建“一带一路”科技人才培养与交流平台,为沿线区域科技人才培養提供实践载体。人才平台可以是国际科技组织的原有机制,也可以是沿线区域在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的合作项目中的延伸平台,或为“一带一路”科技人才培养建立专门人才机制。其次,要建立阶段性、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培养机制,”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长期性,“一带一路”建设的不同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差异性,并涉及众多领域,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科技人才。最后,要建立符合沿线区域人才使用特点和利用科技创新的人才流动机制,不同国家人才培养和使用有所差别,要充分考虑国别差异,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和人才交流机制,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科技人才流动和合理配置。
创新沿线区域科技金融合作模式。资金融通是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的重要保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是沿线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推动沿线区域科技创新的蓬勃开展,需要创新沿线区域科技金融合作模式,为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互联互通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首先,要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构建适合“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发展特点的便利性融资体系和合作机制,解决沿线区域对科技创新融资的需求。其次,要为参与互联互通建设的科技型企业和沿线区域科技合作项目提供融资服务,增加“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科技含量,提高“一带一路”建设效率和质量。最后,要充分利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一融资平台,协调沿线各国科技金融政策,深化科技金融合作,构建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协同发展的科技金融体系,为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互联互通提供融资保障。
加强沿线区域科技文化交流。纵观丝绸之路发展史,它不只是一条贸易畅通之路,更是一条科技文化交流融合之路。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互联互通的逐步推进,沿线各国的交往将更为频繁。沿线不同国家在价值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科技文化交流,有助于沿线各国相互理解、互知Ⅱ信、互学互鉴,为沿线区域互联互通建设巾的科技创新合作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互相派遣科技人员进行短期工作,科技实力较低的国家可以派遣科技人员到科研实力强的国家学习,加强沿线国家科技合作与交流。同时,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区域青少年科普交流,举办沿线区域科普展览,强化沿线区域青少年科技交流机制,最后,搭建沿线区域科技组织平台,为沿线国家提供创新政策沟通和交流的空间,构建沿线圈家相互学习机制,推动沿线国家开展科技创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