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要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4项行动,中国将任5年内安排来自沿线国家的2500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训5000人次科学技术和管理人员,投入运行50家联合实验室。
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中亮点纷呈
几年来,“—带一路”建设中外携手科技创新不断提速,亮点频仍:
——2018年,科技部与新加坡外交部、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的2018“中国一东盟创新年”启动仪式暨中国一东盟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双方在中国一东盟科技合作联委会、双边科技合作机制和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框架下,逐步形成了科技人员交流、联合科研平台、技术转移、科技同区等形式多样的合作模式,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服务中国东盟国家产业和社会民生等方面;
——2018年11月23日,中国科技部和缅甸教育部在仰光举行中缅科技合作联委会第一次会议。会上,双方共同宣布历时3年的“中缅雷达与卫星通信国家联合实验室”正式建成,2014年11月中國和缅甸开始进行雷达与卫星通信国家联合实验室项目培训工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组织专家对缅甸研究创新院以及缅甸相关大学的科技人员在雷达、卫星通信和微电子应用三个领域进行技术培训。三年多来,双方科技人员相互往来,深入交流,2018年这一雷达与卫星通信方面的高水平国家级联合实验室建立完成。增强了缅甸在气象探测及防灾减灾方面的研究能力,让缅甸人民实实存在地受益。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蔡嘉宁介绍,中缅两国开展的一系列的科技合作,除了气象方面的合作以外,接下来在航天、农业生态保育等方面两国也将开展深入合作。截至目前,缅甸有69名青年科学家在中国科研部门工作过,这一数量是东盟在中国工作的科学家总数的70%,缅甸还有200多名技术人员在中国接受过培训,中缅两国的科学技术方面合作不断加强,对两国关系有明显的积极促进作用;
——2018年10月27日,“中非矿山空间地理信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中国矿业大学举行联合实验室采用开放的运行模式,吸收更多的世界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参与建设,探索国际化运行体制和管理机制;在智慧矿山、矿山导航定位与灾害防控领域,建成世界一流的科研闭队,建设世界一流的矿山空间地理信息学科,打造世界一流的矿山空间地理信息科研平台。
2011年,由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牵头,国内18家科研院所及大学和中亚五国48家科研院所及大学参与的“中亚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联合调查与研究”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启动:2016年7月25日在乌鲁木齐通过验收。据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陈曦介绍,通过5年的努力,该项目圆满完成了目标和任务。项目组系统性地开展了中亚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考察和遥感调查,预测了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中亚地区资源与环境变化趋势,采集各类样本和标本15万份,出版专著30部,发表论文263篇。该项目还创建了中国与中亚国家资源与生态环境双边和多边合作海外新平台,建立了国际上唯一的中亚生态系统野外观测与研究站网络(15个野外台站)及联合实验室;建立了中Ⅱ生态环境与资源数据库系统和海外3个信息分中心,研发了统一的数据库标准和高性能集群计算分析的云服务平台;建成了四个中亚农业和生态技术试验示范区,为中亚地区开展农业节水灌溉、农作物高产技术以及沙漠化与盐渍化治理提供厂试验平台。
早在2013年,中国科技部就启动并实施了“亚非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等措施,目前已有来自巴基斯坦、蒙古国、泰国、印度、孟加拉、尼泊尔、缅甸、斯里兰卡、埃及等国家的两百多名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科研工作;从2011年至今,中国科技部共举办了两百多个“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培训了学员五千多人。
科技部相继支持中国和柬埔寨共同建设食品工业联合实验室、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建设地理联合研究中心、中国和蒙古国共同建设生物高分子应用联合实验室、中国和东盟共同建设海水养殖联合研究与示范推广中心、中围和埃及共同建设可再生能源联合实验室等联合研究平台。
国家级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有力推动了与沿线同家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科技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科技部将结合沿线国家重大科技发展需求、科研基础条件与合作意愿,在农业、能源、交通、信息通信、资源、环境、海洋、先进制造、新材料、航室航天、医药健康、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新的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究中心,其成果将实实在在惠及千百万沿线国家人民。
此外,云南“中围和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广西“中国和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江苏“中同和中东欧国家技术转移虚拟中心”、宁夏“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以及新疆“中国和中亚科技合作中心”建设技术转移创新项目等也得到科技部的人力支持。
科技创新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科技合作提升了“一带一路”国家科技的发展质量和水平。科技是推动一个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重要因素,现在各个国家都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依靠科技、依靠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来发展经济,这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桐关国家的共同诉求,中国正式回应了这些诉求,并开展相互间的科技合作。
农业交流以及农产品贸易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合作内容,通过农业产品和技术交流,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农业文明交流互通。新的历史时期,农业发展仍然是“一带一路”相关同家的立国之本,沿线部分国家仍面临解决贫困与饥饿的问题,世界上仍有7.95亿人忍受长期饥饿,20亿人遭受营养不良,开展农业合作是这些国家共同的诉求。因此,农业合作成为“一带一路”国家最佳的合作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罔家在双、多边合作机制下积极开展农业领域产业对接,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链条不断延伸,合作主体和方式不断丰富,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的顶层设计,制定《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
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提升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农业高质量的发展。中国在农業、水利、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技术领域,帮助“一带一路”相关困家提升了农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山东省农科院派驻专家,同苏丹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及苏丹国家农科院合作,审定了2个转基因棉花品种——中国1号和中国2号,中国1号亩产达250-300公斤,是、当地棉花品种产量的7.4倍。自2014年以来,示范中心平均每年向苏丹农业部提供棉花原种100吨左右,中国1号种植面积占苏丹棉花种植总面积的90%以上。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不明原因的肾脏疾病在斯里兰卡肆虐,每年有超过4万名患者遭受疾病折磨,其中大部分患者为35岁左右的壮劳力,对当地的经济和民生造成极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这一肾病的发病原因可能与当地的水资源有关。针对这一问题,过去3年来,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水与环境卓越中心,与斯里兰卡在人才培养、水处理和慢性肾病追因等多方面展开了交流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中潜力巨大
“一带一路”是一个长期的规划,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科技创新可以发挥引领作用,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够认识到可以通过科技提升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实力。
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同家科技发展水平普遍比较低。中国建国后70年的发展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科技发展的经验,无疑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可以有效来帮助沿线国家建立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和工业体系,进而带动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方面有着巨人的开拓空问和发展需求。
在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低碳环保发展等方面,中国也有很多很好的经验和技术来分享。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合作,保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能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中同可以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同家一起参与到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当中,共享科技革命红利,缩小在科技水平上的差距,这也是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责任。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第二次联合国南南合作高级别会议上,中同科技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共同设计实施的“中非可再££能源技术转移项目”,作为南南合作典范参加了本次会议同期举办的“中国与联合国南南合作40周年成果展”,并成功入选联合围“南南合作与三角合作优秀实践”。“中非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项目”由科技部和联合围开发计划署共同设计,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作为中方执行单位负责具体实施。该项同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开展政策研究、需求对接、人员培训、技术示范等能力建设活动,在加纳和赞比亚等非洲发展中国家转移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当地清洁能源产业,助力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目标的实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国愿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科技成果,在共同开拓创新的道路上一路前行。(赵刚: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