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耀棠
【摘要】文学经典作为历代传承下来的典范之作,自有其多方面的价值内涵,这种丰富的价值内涵并不因时代而过时。随着当前社会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小学阶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势在必行。目前,经典诵读已受到广大中小学的重视。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从经典文化诗词中选取最能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知识内容,增强学生的记忆和背诵能力。而经典素读过程中的“千人诗会”活动,已成为本校学生学习经典的重要形式之一,并逐渐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
【关键词】经典素读;活动;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意蕴丰富,境界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习近平总书记相当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多次强调要坚持文化自信,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新课标也对小学各阶段背诵优秀诗文做了明确要求。所以,中小学把五千年文明传承下来的国学经典引入校园,引入课堂,引入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是时代的要求。
近年来,我校结合学校的实际,加强语文教育的系统性研究,开放语文课堂,拓展学习空间,依托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2015年,开展经典诵读研究,挑选出一系列经典素读教材,开发了经典素读校本课程,探索了推进经典素读的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让经典素读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通过几年的摸索,设计出一种经典素读的有效的组织形式——千人诗会。全体师生参加的千人诗会经典诗文背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经典文化,增强学生的身份认同感,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基础语文素质,具备良好的人文气质。
二、活动策略
近年来,我校开展“大语文”教育研究,通过各种课程推进各方面的研究工作。经典素读也因此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经过不断尝试,不断总结,开设了“经典素读”课程。我们组织的“千人诗会”活动,是整个经典学习的一个有效组织形式。通过组织经典诗文背诵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真正让“大语文”教育得到回归本性,为孩子提供更为理性的语文教育。
1.课程开设为经典素读提供保证
经典素读是学校语文科组开展“大语文”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十分重视这一工作,并通过开设课程,使经典素读在师资、时间、资金等方面都得到保证。2015年6月,我校承办的“经典素读与海量阅读 变革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邀请“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陈琴老师和“课内海量阅读”教学法创始人韩兴娥老师等莅临指导,为学校开设课程创造了条件。为了保证课程的顺利开展,本校把“经典素读”课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列入市级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经典素读安排一至六年级每周一节经典素读课,每天早晨素读20分钟。每周三早上半小时左右开展全校性的“千人诗会”,让学生展示“素读”所学。学校还投入了一定数量的资金,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为“素读”经典推波助澜。在校园内的几个亭子上挂上对联,围墙、走廊横梁上刻与名人名言,悬挂与“素读”有关的内容。
2.培训师资为经典素读保驾护航
经典素读师资是关键。学校经常组织课题组成员参与各种与“素读”有关的培训活动、研讨会、报告会等,聆听著名学者对“素读”的见解,学习他们的关于“素读”的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经验,不断的提高课题组对“素读”的认识水平和研究能力。适时邀请专家来校辅导和进行“素读”经典观摩活动,认真听取专家建议,虚心向专家学者请教。学校还分批选送语文科组老师于暑假远赴成都加入“素读经典+ 海量阅读”骨干教师暑期特训营,通过10天骨干特训营的真实课堂学习,深入、系统、全面地了解陈琴老师的经典素读教学的方法、教学模式和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教学法。同时搭建持续学习交流和教学指导平台,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指导与帮助。后来,我们还多次参加了“经典素读与海量阅读,变革语文课堂教学”经典海读研讨活动,如第二届湖南株州研讨会等。我们把校本培训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并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与青年教师的培养相结合。校本培训每月至少2次,利用周三的教研时间组织开展“素读”经典的研讨活动,学习“素读”新思想、新理念,讨论在“素读”经典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好的思路,分析素读经典现状,研讨素读经典实验方法,观摩课堂素读经典教学,反思教学行为,同时为语文老师配备了《经典即人生》《中华经典素读教程》等书籍,使培训内容具有广泛性,培训形式多样化,使“素读”经典培训正规化、常态化。
3.素读内容是取得效果的依据
經典的诗词文章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天然的吸引力,我们主要是从:惜时、爱国、自信、品质、豪迈等多个角度展开相关诗文的搜集工作,希望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积极向上的经典文化。经过进行反复筛选,选出了一年级的《三字经》,二年级的《弟子规》《笠翁对韵》,三年级的《声律启蒙》《增广贤文》,四年级的《道德经》,五年级的《论语》,六年级的《大学》《中庸》等。另外,我们还选出12篇经典诗文:《少年中国说》(节选)(梁启超)、《明日歌》(钱福)、《满江红》(岳飞)、《将进酒》(李白)、《诫子书》(诸葛亮)、《水调歌头》(苏轼)、《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王怀让)、《沁园春·雪》(毛泽东)、《爱莲说》(周敦颐)、《短歌行》(曹操)、《诗经·小雅·鹿鸣》《长江之歌》。以上作品都能够代表各种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特别是对于祖国和故土的热爱之情。这些内容先由各年级学生背诵,每月根据学习进度选取(下转第19版)(上接第18版)1至2分钟内容进行背诵展示;再就是通过千人诗会进行全校诵读。上面12篇经典诗文,每学期要求背诵一篇,小学六年就可以把这12篇内容积累下来。
4.小主持人成为经典素读的一道风景
经典素读需要营造氛围。根据千人诗会活动方案,由教师在课堂上或通过广播向全体学生公布活动的具体事项和内容。首先,要求学生们记忆和背诵的12篇诗文,学生完成程度最优的班级会有意外大奖,激励学生踊跃参与记忆和背诵。其次,要求各年级根据当月背诵内容截取一部分经典作为展示内容。千人诗会每三个星期更换一次内容,每个年级的背诵时间为1—2分钟。千人诗会设主持人2名,轮流由班级主持,各个班级的主持人需要熟悉本次千人诗会的背诵。以年级为单位,每三个星期更换一个年级主持人,由本班科任负责培训主持人。全校每位老师参与到本班学生当中,管理学生纪律,与学生一起背诵。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需要做到认真、严肃;大声、响亮、有感情地背诵;提升自身的精气神,达成真正改善自身人文气质的目标。
5.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积极性
我们借鉴并改进了陈琴老师的素读评价方法,采取集体诵读、家庭跟进,个别跟踪(考评、诵读录像、刻录光盘)等三个评价形式,结合本校实际,探讨了以每周、每月、每学期不同的形式,不同侧重点,不同内容范围的评价方案。各阶段的评价内容、评价指标都有所侧重。每周检测的是该周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每周学习内容180字以上),由学习小组自评完成,并填写好《班级“素读”背诵情况表》。每月检测的是该月所学内容的重点篇章,采用集体素读背诵表演的“千人诗会”形式来检测。每学期检测的是本学期所学经典教材的必背部分的内容加古诗词短篇的吟诵,首先是老师把内容划分星级,采用班级交换考查的方法,由已提前考查过关的小考官以自报与抽查两种方式考查每个学生当个学期的素读背诵情况,由此评选出先进,进行表彰。
三、实际影响
通过加强经典学习,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或学校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师们通过积极探讨教学,转变了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形式,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我国经典文化知识的魅力,提升了人文素养和艺术情操,而且使得相当一部分教师真正爱上了诗词文化名篇的学习。大家不满足教材的诗词名篇,积极开展了相关知识的拓展,于是学生们的诗会在不断地扩展,学生对于经典文化的内涵理解也在逐步提升。现在的学生不再单纯满足科学文化知识,更多了解对于世界和爱的人文情怀。学生能够从相应的经典诗文的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并且这些知识会转化为学生的内涵素养,最后总伴随学生一生,成为其用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从“千人诗会”的组织伊始,到活动进行到现在的方兴未艾,这场活动的实际意义已经超出了活动本身。一切的知识学习都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生自身的学习任务,或是学生能够炫耀自己的知识和聪敏。“千人诗会”的经典诗文记忆背诵活动,广大师生在了解、亲近中华经典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感受到傳统文化的恒久魅力。
“千人诗会”已成为学校一张名片。学校曾组织两次全国性语文教育研讨活动,“千人诗会”必定是其中一个环节。东莞市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以及本镇在本校组织的活动,都要安排“千人诗会”活动。“千人诗会”已得到市、镇领导充分的肯定,得到参加活动的学校领导、教师的一致好评,同时也成为一些学校同仁慕名而至的理由。
参考文献:
[1]庞晶.小学生古诗文背诵的现状及策略[J].赤子(中旬),2014(01):324-325.
[2]张新胜.在晨读时间开展小学低年级古诗文诵读的思考[J].学周刊,2011(22):100.
[3]卢刚.古诗文背诵指导策略[J].语文知识,2014(0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