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内容是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开场
师:推动小滑板车,小滑板车运动时彩色的LED灯不停地闪烁,可爱极了,但运动不到2米就停了下来。可见,要让物体保持运动,必须要有力维持,是吗?
生:是的。
師:你来推一推。
(学生比老师用力大,小滑板车运动得远一些,但运动不到3米也停了下来)
师:运动真的需要力来维持吗?我们一起来探究。
探究
教师事先安装了如下“装备”,作为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器材:一块木门倾斜地横卧在主席台边沿,作为斜面用;一条浴巾铺在斜面底部的水平地面上;紧挨着浴巾旁边的水平地面上铺一条旧床单;旧床单旁边是光滑的地板。
接着,教师让一个学生在斜面上做记号,把一个玻璃杯从斜面的记号处释放,经过浴巾,记下在浴巾上滚动的距离;又分别找了两位学生把玻璃杯从斜面的同一位置释放,记下在床单、光滑地板上滚动的距离。玻璃杯在浴巾、床单和地板上滚动的距离差异显而易见。
师生开始讨论——
师:玻璃杯为什么在浴巾上滚动的距离最短,在地板上滚动的距离最长呢?
生:因为浴巾对玻璃杯的阻力最大,地板对玻璃杯的阻力最小。
师:要是水平地板旁边还有一光滑平面,对玻璃杯完全没有阻力,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生:玻璃杯会一直滚下去,运动到对面的墙壁,被弹回来。
师:如果没有那堵墙呢?
生:玻璃杯会继续向前运动下去。
师:运动多远才会停下来呢?
生:光滑平面有多长,玻璃杯就运动多远。
师:光滑平面无限长。
生:玻璃杯运动无限远。
师:光滑平面无限长,玻璃杯将从今天运动到明天,从明天运动到后天……
师: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生:不需要。
师:(再推小滑板车)小滑板车为什么运动一会儿就停下来了呢?
生:那是因为有阻力作用。
讲述
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进行了科学想象和反复实验:要是能找到一块十分光滑的平面,阻力为零,小车的滑行速度不会减慢,将匀速行驶下去。笛卡尔等人又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地研究,他认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会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从而概括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成为大家公认的经典力学基本定律之一,因此牛顿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显得高大”。他也告诉我们,唯有合作学习才能让你“牛气冲天”。
思考
在评课环节,有教师说:这节课把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人人参与到课堂中,连老师眼中的“学困生”也变得“能说会道”。这节物理课为什么深受学生青睐?只因太“不正经”了。
实验空间“不正经”,实验器材“不正经”,师生表述“不正经”……正是这“不正经”的物理课堂,才让学生深感愉悦、乐于参与。朱道荣 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