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
过墙龙,是一种瓷器工艺技法。清雍正时期民窑的花卉类纹饰非常丰富,有不少花卉图案喜用“过枝”技法绘画。即所绘的花卉由内盘碗的里部,越过器口延续到外壁上的纹饰,这种画法通常称为“过枝花”或“过墙花”。
“过墙龙”的绘画技法,在清朝雍正时期的民窑龙纹盘、碗中非常流行,龍的头部与前半截身体画在盘心,后半部分与尾巴通过盘口或直接画在外壁成为“过墙龙”。尽管“过墙龙”的画法别出心裁,却总给人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感觉,增加了神秘感,代表皇室威严的猛龙因何画成这样?这种画法在雍正时期何以非常流行?
这种瓷器的画法跟雍正皇帝谜一样的即位有关。传说康熙皇帝本来想把皇位传给十四子,四子雍正派人进宫把皇圣旨改成了传位于四子,才有了雍正皇帝的顺利即位。雍正改诏篡位在民间广为流传,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雍正被视为来路不正的皇帝,这种说法也同样影响到制瓷行业,久而久之,这种情绪被画匠、手工业者和艺人通过“过墙龙”这种别致的画法,把文人墨客的想法在瓷器上表现出来。
“过墙龙”这种画法既表现了对皇帝的怀疑,同时也是草根儿对皇权的调侃。沧海桑田,斗转星移,“过墙龙”是否影射雍正皇帝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凝结着那个时代人们的幽默和智慧。
“过墙龙”是瓷器绘画中比较典型的图案之一,盛行于雍正,直到清末仍在瓷器上大量出现,这类风格主要在民间窑口的盘、碗等瓷器上出现较多,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官窑瓷器较少,也有粉彩出现,整体价格不是很高,但精品价格不菲,目前是收藏投资的价值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