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应祥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增城区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实效与质量,开展调研、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教师全员培训;现状;问题;建议
为了详细了解广州市增城区基于网络的教师全员培训的现状,寻找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我们对增城区教师全员培训进行一次专题调研,努力探索一套从内容到形式都符合新时期要求的增城区教师全员培训模式。
一、增城区教师全员培训的现状
1、增城区教师全员培训依托《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主要以远程网络教育的形式进行,每年分上、下半年各一期。继教管理平台注册人数为16421人,涵盖了全区公民办各学段学校的全部在职教师。
2、增城区教师参加全员培训的积极性一直较高,参训率、选课数量、合格率、年度验证通过率均处于广州市各区的前列。以下是2016--2018年的整体参训及年度验证通过情况。
二、增城区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调研方式:一是随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进行的问卷调查;二是到区社区教育学院、荔城街中心幼儿园、大鹏中学(初中部、小学部)对管理干部、教师走访;三是召开区教师进修学校工作人员座谈会。调查问卷发出了150张,收回有效问卷132张,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88%。调查涵盖了各种性别、各种学历、各教龄段、各学段、各种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具有普遍意义。
对问卷内容和走访、座谈记录统计整理后,我们认为增城区教师对全员培训的认识和态度以正面为主。表现在:态度上支持开展全员培训;满意培训的组织管理方式;认为全员培训对提高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一定的帮助。总体评价满意以上的占88.7%。目前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1.培训内容不能满足教师需求。培训设想与教师培训需求往往不一致,课程的针对性、多样性、可选择性需进一步加强。
2、培训模式单一。培训者一讲到底的讲授式较为普遍,教学缺少互动环节,教师参与培训的主观能动性不强,被动学习的比例较高,应付式学习,敷衍了事。具体表现为代学、挂课、抄袭等。
3、缺少对教师选课的指导。参训者选择课程有抱团从众的心理,那些简单易学、学时较高的课程往往成为香馍馍,反而不去考虑是否合适、是否有效。
4、教师全员培训缺乏有效评价。当前全员培训的管理主要是依托继续教育年度验证。教师只要获得规定的学时就能通过,学习效果不易检测。
5、幼儿园、民办学校教师全员培训管理相对薄弱。幼儿园、民办学校教师待遇不高,思想不稳定,流动性大,参训积极性不高,管理有一定困难。
三、对有效开展增城区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建议
1、整合“教研”“科研”“培训”“信息中心”四部门的职能形成合力
整合既是上级行政部门的政策导向,又是经济、教育发展的需要。“教研”“科研”“培训”“信息中心”四个部门四张皮,“研”“训”割裂,各自为政、令出多门、资源内耗、低水平重复、矛盾冲突多,未能有效减少培训活动的形式主义。建设教、科、培、信息四位一体的教师发展中心,是推进区域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的重点。
2、建立专兼职一体的培训者队伍提高培训质量
教师培训机构(教师进修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形成学科教师短缺,中小学教学实践经验不足,理论素养或科研水平不高,导致培训效果不盡人意,而区级教师进修学校又不可能配齐所有学科的教育科研人员,因此,聘请当地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名校长(园长)及省市教育专家为兼职培训者,势在必行。
3、建立系统化的区域性培训课程体系提高培训的实效
现有的教师培训课程,数量需多,课程系统化、链条化、立体化不足。往往根据领导和培训者的主观感觉和期待开设培训项目,或根据现有的专家资源来组织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校本特色。加强对本区域教师培训需求的调研和分析,用科研的方法诊断问题、设计培训项目,用科学的态度和理论建立起本区域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可以大幅提高培训的实效。
4、改进培训模式提高教师培训的主体性
拓展培训模式,借鉴教研的方法开展互动培训,引入混合的培训模式,突出专家引领下基于岗位实践的“做中学”学习模式,使“培训”由“知识主线”的传授向“问题主线”的研修翻转,由“先学后用”的学习向“学用合一”的研修翻转,提高教师培训的主体性。
5、加强教师培训的管理和考评方式改革
赋予校级继教管理员后台监督管理职能,便于全面掌握参训教师的情况,督促后进。检验培训效果不能只局限于参与讨论(发贴)、写总结反思等形式,可用作品的形式呈现,也可以考虑以学员公开课(录像)的形式检验。增强验证的功能,扩充“学分银行”的功能,调动教师的参训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任佩佩,《“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的实效性研究》,2013年6月;
[2] 孔维宏,《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2011年5月。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