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的探究学习

2019-09-10 01:30刘建琴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50期
关键词:三角形探究思维

刘建琴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处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向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的变化。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从而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呢?下面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单纯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因此,要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参与数学探究活动,就要联系生活实际,给出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真实的数学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要求参与的渴求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引入新课时设计一个写数游戏:让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在纸上写出自己的答案。①有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②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③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④有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这时大多数的同学不知该怎么写,也有个别学生写了“半个”,师加以肯定,“半个”在数学中该怎么写呢?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学生感到了困难,这时老师就告诉学生,这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于是引入新课学习。

二、恰当评价,保持探究的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的评价,不仅可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而且可使学生保持探究的热情。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探究性问题或设想,教师都应认真对待,积极引导。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评价策略,并以自己的神态、动作、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保持探究热情,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促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数学知识的活动之中。

如当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取得一定进展时,哪怕这种进展微不足道,甚至还带有某些偶然性,教师仍应及时予以表扬鼓励,教师的信任和鼓励是学生进步的巨大动力。当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遇到困难有气馁迹象时,应用热情的言语、热切期望的眼神去激励他们,老师的期待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自信,成为他们继续探究的动力。适当延迟评价还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如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有这样一题“少先队员采集树种。第一小队12人,一共采集树种3/5千克;第二小队10人,一共采集树种1/2千克。两个小队平均每人采集树种多少千克?”这道题是求平均数,应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但一位学生提出只要将千克数相加再除以2就可以了。教师没有马上肯定,也没有一口否认,而是让大家展开讨论,最后帮助学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只有在两个小队人数相等的时候才可以用这种简便的方法。

三、挖掘资源,使探究活动深入

我们知道,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数学活动之中,靠自己去“悟”、去“做”、去“经历”、去“体验”,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才能在现实的活动中理解和发展。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讲究教学策略,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目标,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引导他们进行广泛的交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数学课本是我们备课和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凭借教材照章教学,而应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组织学生探究,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如下面这道题:“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1,按角分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解答这类题时,有位老师通过分层递进的方法,既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解决了问题,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耐人寻味。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第一层次:学生常用的方法是求出三個内角的度数进行判断。第二层次:当学生获得结论后,老师进一步提问:能否只求出一个角来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呢?学生通过探究思考得出:只要求出最大的角,因为最大的角是9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一层次比第一层次学生思维上进了一层。老师没有就此罢手,进入第三层次:追问:能不能不求出任何一个角,直接从三个角的比份上来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通过探究讨论,学生得出:因为3=2+1,最大的角的度数等于其他两个锐角的和,所以可以判断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总结出:如果最大角的比份等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如果最大角的比份大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如果最大角的比份小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这种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更增强了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要敢于放手,让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恰如其分地组织探究学习,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的生命之液在课堂中自由徜徉,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猜你喜欢
三角形探究思维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画一画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