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用法律手段惩治抢票软件

2019-09-10 07:22:44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53期
关键词:法律手段诟病购票

“到底哪款软件能帮我抢到票?”这是每年春运来袭的必考题,今年也不例外。调查发现,无论哪款软件,最终都要在12306系统排队,加速包只是提高了抢票成功的概率,并不能保证一定抢到票。加速包另一个被诟病的问题是默认勾选、隐蔽收费。

最近几年春运抢票期间,抢票软件及加速包存在的侵权问题总是受到用户诟病、舆论关注。遗憾的是,只见12306网站通过技术手段屏蔽抢票软件渠道,却没有用法律手段对抢票软件进行治理。

当这种“技术黄牛”逍遥法外,就会夸大宣传诱导旅客购买抢票软件及加速包牟取利益,比如抢票软件所宣称的抢票成功率93%、95%并没有依据。

因此,应当对目前近60家抢票软件宣传内容的合规性进行全面深入调查,一旦发现对购票人造成误导,导致购票人多花冤枉钱,应该依据《广告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追究违规抢票软件运营商的法律责任。

尤其需要探討的问题是,抢票软件该不该视同“倒票黄牛”?每年春运期间,铁路公安部门对“倒票黄牛”都是有力打击,有效维护了购票秩序和购票公平。但是,对于抢票软件这种“技术黄牛”却从未依法打击。虽然“技术黄牛”和“倒票黄牛”有点区别,但也有不少相似点,该不该依法治理?

“倒票黄牛”通过加价卖票获利,而抢票软件是通过销售加速包等方式获利,这是两者不同之处,但两者都增加了购票旅客负担,都影响到购票秩序和购票公平。有调查显示,50%的人认为抢票加速与“黄牛”倒票本质上差异不大。笔者建议,不妨对两种“黄牛”一视同仁。一旦把抢票软件及其加速包视为“黄牛”依法打击,既能避免其虚假宣传,也能遏止其默认勾选、隐蔽收费等侵权行为。(摘自《北京青年报》 2019年12月27日)

猜你喜欢
法律手段诟病购票
不同的购票方法
折衷主义
直击痛点的“候补购票”可多来一些
铁路候补购票服务扩大到全部列车
供电企业利用法律手段加快电费回收
我国证券监管制度的完善
论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狱政管理
法制与社会(2017年9期)2017-04-18 03:15:38
浅析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与房地产调控措施
论电力工程管理有效性创新思考
无敌上上签
意林(2013年18期)2013-09-22 22: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