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努措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理数混合运算是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熟练地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知识,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但由于有理数混合运算涉及知识点较多,难度相对较大,学生在学习时常常出现各种问题,同时加上教师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对有理数混合运算知识掌握不足。基于此,本文就初中数学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方法
引言
初中数学不同于小学数学,小学数学知识相对较为简单,学生即使在课堂上没有及时的掌握,在课余时间也能对知识进行学习。可初中数学知识点相对较为庞大,涉及到的方面较为广泛,同时初中生开始步入叛逆期,教师如果不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就会可能出现掉队的情况。就如有理数混合运算来说,这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基础内容也是重点内容,对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1、当前初中数学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缺乏自主能力
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自主能力不强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太过于依赖教师,习惯了被动学习,常常需要教师督促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过于干预学生的学习活动,全程为学生讲解知识以及解题的步骤等,使得学生缺乏独立思考探究的机会,进而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1.2、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新课改已经实施的一段时间,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少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仍过于单一、落后,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而且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经常只是简单的一问一答,从而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严重的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1]。
1.3、忽视了学生间的差异
学生由于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这种差异,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所有学生都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从而导致学习好的学生吃不饱,学习差的学生吃不下,进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2、初中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方法
2.1、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一个人的态度决定其行为,很多学生因为在学习的转折点,没有端正好自己的学习态度,而失去了良好的受教育机会,当多年过去后,都悔之晚矣,为了不再出现这样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一定要指导好。首先,教师自身的素质要高,不仅要会讲课,更要懂得做思想工作,这就需要学校定期安排培训课程,不断加强教师的执教能力[2]。其次,和家长做好配合,信息要保持通畅,定期可以开家长会,通过社交软件建群,进行信息共享,学生的风吹草动要了如指掌。再次,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放映相关励志电影和视频,激励学生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以此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2.2、练习题要做的有效果
只为做题而做题,失去了意义,这样不妥,学生也提高不了。要实行有任务、有目标、有追踪、有结果的做练习题。学生有惰性且不懂其中含义,但是教师应该作为军师一样,下好这么大的一盘棋,给学生做适当定量的题,为其设置个短期目标,做多少题,多长时间把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错误降到最低,直至不错[3]。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追踪,查看学生对题的掌握程度,任务有无完成,目标达成多少,让学生有个紧迫感,不能只做题,反而没提高,这样是不行的。
2.3、讲解时要角度,多方法
有理數混合运算的解法有多种,教师不能拘泥其中一种,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法教给学生,总会有一种方法适合学生自己。
第一,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如可以设置买东西的情境,某同学有五十元钱,另一个同学这个月的钱花光了,借了二十元,那么一个同学手里的钱是正数,另一个同学手里的钱就是负数,两个同学合到一起就只有三十元钱了,这个过程就可以体现出正整数和负整数相加的运算法则。同样是这两个同学,甲同学有五十元钱,乙同学向甲同学借了二十元钱,那么甲同学比乙同学多多少钱?乙同学比甲同学少多少钱?这样的问法就可以使学生形象地理解正整数和负整数相减的计算法则了。同理我们可以设置许多学生熟悉的场景,帮他们理解有理数运算的法则和意义。这样的情境设置,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4]。
第二,利用划归与转化的学习方法巩固学习成果。划归与转化的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的思考的方式。如把 4 3 可以转化为 4 2 ×4,这样每个人都会算了,同理 4 的 10 次方看起来麻烦,但是把它转化成 4 2 ×4 2 ×4 2 ×4 2 ×4 2 就简单多了。划归与转化的方式多种多样,这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归纳。划归与转化的方式可以有效地简化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难度,降低学习难度。
第三,谨慎利用“题海战术”。不论学习什么,练习和反复练习都是必要的。但是练习不等同于“题海”。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利用记忆曲线的记忆规律,有目的的练习。综合分析所有题型,相同或相近的题型反复练习,题目没必要多,但是要精。“题海战术”是最直接最有效和副作用最大的学习方法,一定谨慎使用。
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无小事,每一个知识点对于学生都很重要,教育的方式或许不同,但教育的目的一定是一样的。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意义重大,方法众多,总的来说,学好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看似简单,实则却也非易事,既要学生端正自身态度,又要教师科学指导。对此,希望以上内容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这一知识点真正变得“难点不难”。
参考文献
[1]李从梅.初中数学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方法研究[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7(03):43
[2]惠导毅.“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创新及启示[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14):25-27
[3]周心馨.有理数运算错误类型分析与教学对策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9
[4]蒋丽.初中生有理数学习中符号意识常见问题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