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流:悠悠广府情 美丽中国梦

2019-09-10 07:22
大社会 2019年6期
关键词:广府后裔粤剧

2018年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总书记在广州考察,来到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广彩、广绣、粤剧……一条老街,一间间老店铺,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习近平总书记边走边看,边听边问。谈到城市规划建设,他强调,城市文明传承和根脉延续十分重要,传统和现代要融合发展,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近日,本刊记者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再次踏访这片散发浓厚历史韵味的文化街区。这里的一针一线都有岁月的沉淀,一砖一瓦都映照时光的镜头,寻访广府故事,品读百年沧桑,思考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这是再适合不过的场所了。

仅一街之隔,坐落着记者团此行的主要目的地——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的会址,黎子流老先生,正是该会的创会会长。他至今为发展弘扬振兴广府文化摇旗呐喊,不遗余力。

记者:近六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沿海大省,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同时,当前广东也在举全省之力,谋求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拥有广泛丰富的海外华侨华人关系网,是如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的呢?

黎子流:作为民间社团,要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为己任,促进“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也是我们应有的担当。“一带一路”在精神层面非常注重激发“丝绸之路”的文化精神和历史底蕴,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亚洲乃至更大范围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一带一路”建设目标强调“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其中“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与文化问题直接关联,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是“一带一路”基础性的“软融通”。我们在悉尼举办“世广会”,就是要充分利用走出去办会的机会,在“世广会”的交流联谊中,宣传好本国的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进一步了解他国的国情和文化习俗,增进来自各国的朋友的互学互信,增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为“政策沟通”“民心相通”的“软融通”从旁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为“一带一路”的行稳致远贡献我们的力量。所以,湾区文化兴则湾区兴,文化融汇交流提升,则推动湾区建设发展。

记者:在新时代,广府文化展现出了新面貌。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广府文化在当今社会出现了某些衰落的迹象,譬如,新生代能够操一口流利粤语的人越来越少,很多地道形象的日常俗语在街头巷尾渐渐消失不见了,同时,在商业化的侵蚀下,广府传统建筑——骑楼的保护也面临严峻的形势,您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黎子流:由于全国推广普通话和地方语言的传承这种关系处理得不是很好,现在很多学校都开展双语教育。关于骑楼的保护,政府部门一直都很重视文物和相关历史建筑的保护。在城市建筑规划中,要留住一个城市的乡愁、历史的痕迹。广州是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每个阶段都有值得保留的痕迹。

某些地方出现这两个现象也不能说明广府文化衰落。目前,联谊会与广东广播电视台开展粤港澳青少年广府话大赛等合作,目的就是传承和弘扬广府文化。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广府文化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广府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是对每个中国人基本的要求,也是每位公民必须尽的义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5000多年历史,但我们不能守旧,要在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外来先进的文化,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文化自信首先要有文化,文化是一个人的素质。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做到了,我们的社会就非常和谐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更有信心和力量。

记者:2008年、2012年分别是联谊会发展史上两次重要的转折点,其中,2008年决定进行会址的迁徙,2012年决定进行会名的变更,两次行动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现在,回过头来,能否给我们回忆、评价一下当年这两次决策的过程和动机?

黎子流:2008年是联谊会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实际上,从创会到2007年的十二年间,联谊会的工作进展顺利,珠玑巷修复重建初见成效,姓氏文化的挖掘研究成果丰硕,大型电视纪录片《千年珠玑》在海内外播出,珠玑巷越来越多受到世人关注,外来投资明显增多,各姓氏后裔回乡捐赠也越来越多,联谊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迁址羊城。

当时的决策动机是什么呢?我们是这样考虑的,首先是代表性问题,海内外珠玑巷后裔有数千万,要团结这些乡亲,就必须具备代表性;其次是开展工作问题,联谊会要联系协调各方把事情做好做大,只有驻在广州才能做到;第三是今后的发展问题,联谊会只有根在珠玑,立足省港澳,面向全世界,才能为广大珠玑巷后裔和广府乡亲作出更大的贡献。广州市是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区域、广府人的精神文化中心,联谊会迁到广州,是发展的必然走向。2007年4月9日,联谊会在广州召开联席会议,做出迁址广州的决定。

联谊会第二次大转折,发生在2012年。这一年,“封开:广府首府论坛”举办,与会者一致认为,作为广东三大民系中人数最多的广府民系,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民系组织,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成立近20年,实际上已成为了广府人联谊的主体组织,建议由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筹建”广府人联谊会和广府学会。后来,随着讨论的进一步展开,大家又建议将“筹建”进一步明确为“更名”。

我们联谊会当年从南雄迁到广州,名字没有改,保持了历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而这一次更名,是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对联谊会在广府民系和广府区域作用和地位的肯定。经过反复交流,广东省侨联、省民政厅同意我们的意见,在“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的基础上,提升、建设“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2012年4月17日,联谊会在南雄市召开第四届理事会会员大会,确认会名的变更,通过新的章程。

记者: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是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的“重头戏”,为世界范围内的广府人搭建了一个合作与交流的平台,您对这个大会给予了怎样的厚望?

黎子流:联谊会按“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办会要求,作为党和政府统战和侨务工作的补充和延伸,主动作为,2013年在广州举办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这是全球广府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乡情盛会,为广府民系发展的历史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世广会”以 “世界广府人·共圆中国梦” 为主题,2015年在珠海、2017年在江门先后召开。

“世广会”覆盖国家和地区的范围一届比一届大,从首届的39个,第二届53个,到第三届扩大到78个国家和地区嘉宾出席。在世界华人社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日益彰显,为弘扬中华广府传统文化,动员广大华侨华人投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凝聚了力量,促进了海内外同胞大团结、大交流、大联合、大发展,为共筑民族复兴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我们知道,您对粤剧十分热爱,也一直关注粤剧的发展、传承。我们想请教您,粤剧作为一个地方戲剧种类,在当前艺术形式多样化、国内外主流剧种如京剧以及西方戏剧的冲击下,它应该如何发扬振兴?是否应该因应年轻人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创新式发展?

黎子流:粤剧是广东特色的地方性戏曲,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要复兴,除了政府支持之外,还需要民间的积极性。我于1992年推动成立粤剧振兴基金会,在民间分期筹集1.7亿多元支持粤剧的复兴。为什么认为粤剧那么重要呢?因为粤剧是岭南人喜爱的文化瑰宝,它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可以唤醒和教育群众。广东曲艺三件宝“广东音乐、粤剧、粤曲”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都是经过几百年凝聚起来的文化艺术精华。粤剧要振兴就要编新剧、育新人,出新的精品,与时俱进。粤剧《花月影》是一部表演很精彩、故事内容很吸引人的作品;还有《刑场上的婚礼》,是反映广州起义的故事,我们振兴粤剧基金会支持这两部作品公演近500场。广州还举办了“广州羊城国际粤剧艺术节”,越办越好,越办越多人参与,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推动了粤剧不断改革,切实反映文化自信。

记者:创会以来,您带领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为广府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您期待自己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继续扮演怎样的角色?

黎子流:退休以后,我还是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事业没有停步。我担任了广府人联谊会的会长、创会会长。当年,霍英东、马万祺到珠玑巷提出建议成立一个珠玑巷后裔联谊会,要我当会长,当时我在广州市市长任上,事情已经够多了,由于他们的坚持,我只好硬着头皮兼任会长。本打算当一届,结果一当就当了5届21年,到2016年第五届中期才转为创会会长。当这个会长只有辛苦、奉献,经常还要自己掏钱,但如今这个会已经从珠玑巷走向全世界。我们在实践中认真总结,并经过专家论证,把广府人精神用四句话加以概括,这就是“慎终追远、开拓奋斗、包容共济、敢为人先”。广府人联谊会把自己的目标总结、凝聚成两句话就是“世界广府人·共圆中国梦”,这两句话也成为了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永恒的主题。联谊会已成为沟通、团结世界广府人的一个重要交流平台。

猜你喜欢
广府后裔粤剧
The light of Cantonese Opera粤剧传唱洒暖阳
The California Gold RushBy Robert McNamara
浅谈广府早茶点心文化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传承广府文化的实践研究的过程与评价
如何传承粤剧表演的精髓及促进表演时代性探讨
粤传统 粤传承 粤剧戏服手艺传承
“广府庙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今年第12个“粤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