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今青少年学生孝德意识状况的调查报告

2019-09-10 07:22洪礼维
锦绣·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和谐社会

摘 要:在社会主

一、对与父母长辈关系的感悟及其主要原因

(一)基本状况

1、当今青少年学生对与父母的关系更加诉求平等、独立,对父母的素质提出了要求。中学组选择“希望父母平等对待他们,不要管得太多”的,占57%;选择“希望父母有文化,说话、办事不土气”的,占55%。

2、对父母长辈的艰苦劳作和真挚关爱普遍能够正确感悟。小学组看待“父母在遥远的大城市打工,自己留在家里吃了不少苦”的情形,选择“父母为全家生活艰辛劳动”的,占96%。如何看待“爷爷奶奶经常背书包接送自己上学”,小学组选择“他们无私地帮助自己”,占74%,共有26%的选择“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和“他们想通过运动锻炼身体”。.

(二)主要原因

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关系的民主化不断扩大和提高,民主、平等、独立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对独生子女的片面性溺爱教育普遍化;传统的孝德教育边缘化。所有这些对当今青少年学生产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影响:积极推动他们形成对于父母的独立、平等的意识和关系,又消极地引起他们中的许多人反感父母的管理,对父母不理解甚至轻视。

2、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总体上不高,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仍要为维持和提高物质文化生活付出艰苦劳动。父母的艰辛劳动不能不对青少年学生发生直接影响;再者,现在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无微不至,结果,青少年学生一般能感悟父母的辛劳和长辈的关爱。

二、感恩、报答父母长辈的情感及其主要原因

(一)基本状况

1、当今青少年学生感恩、报答父母的情感普遍比较薄弱。在回答喜欢何类网络、电视、电影等媒体节目和歌曲时,父母子女亲情内容的普遍居于中后列,大学组居第三位和第二位,中学组都居第二位,小学组居第二位和第三位,以历史或现实题材的故事、武打、动画等节目和爱情、港台歌曲为先。

2、当今青少年学生一般能正确判断困难境况中子女对父母应取的态度,折射出他们有基本的感恩、报答父母的情感。小学组判断 “芦荻教子”故事,24人选择“人们应该尊敬欧阳母”,占52%;占41%的选择“欧阳修要特别感恩欧阳母”;选择“欧阳母没有提供正常的学习条件而对不起欧阳修”和“欧阳母没有能力挣钱”,共占26%。大中学组判断出身于贫穷家庭的子女的感受问题,选择“理解父母”的占64%,选择“感叹自己命运不好”、“失去改变家庭贫穷面貌的信心”和“责备父母没有能力”的,共占27%。

(二)主要原因

1、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长时间,孝德被视作封建余毒而列入禁区,结果严重制约青少年培育深厚的孝德情感。家庭教育功利化。小学组占比67%选择“在家常听父母、亲戚说‘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以后找到好工作’”,明显超过对其他三项孝德内容的选择。学生在座谈会上反映:社会教育功利化,以学习成绩、学校声誉、工作薪酬为关键词;父母不给独生子女表现孝心的机会,致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由于经历少,缺乏艰苦奋斗,他们难以深刻感悟父母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难以形成强烈的孝德情感。

2、中华孝德传统以风俗习惯、传统活动、道德规约、群众心理和社会舆论等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实的社会关系仍然需要且能够吸取出孝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社会保障不充分;家庭及其特殊利益的存在,父母子女间特殊关系的保有,等等。

三、对孝德的价值判断及其主要原因

对孝德作出价值判断是较高级的理性活动,故仅对大学生进行调查。

(一)价值判断

1、大学生普遍肯定践行孝德能砥砺个人品德。对“孝德能增进人们的诚信品德”的判断,选择“赞同”的占76%;“基本赞同”占16%。判断“孝德能增进人们热爱劳动、勤俭自强的情感”,“赞同”的占65%,“基本赞同”的占25%,“不赞同”1人,占1.6%;“说不清”5人,占8%。

2、大学生普遍肯定践行孝德能改善社会公德。判断“孝德容易升华成热爱祖国的情感”,“赞同”占52%;“基本赞同”占35%;“不赞同”占5%;“说不清”占8%。判断“孝德容易培育起敬重老人,友爱、服务人民的情操”,“赞同”占64%;“基本赞同”占25%;“说不清”占11%。

3、大学生普遍认为践行孝德能促进社会和谐。判断“孝德有助于造成社会秩序、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赞同”占73%;“基本赞同”占20%;“不赞同”占3%;“说不清”占3%。

4、大学生普遍认为现实需要孝德。回答“当代中国社会需要孝德”高达59人;只有2人回答“有许多糟粕,不适合中国现代化要求”和“妨碍青年形成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

(二)主要原因

1、中国古代思想家深刻认识孝德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基础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孝德对修养个人品德和纯化社会风气仍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对父母长辈真挚的关爱,子女晚辈真诚敬重,诚恳回报,这样的孝德当然能锤炼出诚信。孝德与劳动紧密关联:父母用长期艰辛劳动抚育子女,子女以劳动报答父母;中国经济尚不发达,勤劳是践行孝德的必要条件。孝德有益于社会公德建设。祖先为后人创造生存、发展条件,祖国为中华民族提供生息、繁衍环境,所以,敬慕祖先光荣、追思祖先恩泽的孝德容易升华成热爱祖国的情感。

2、当今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能关注和理性思考现实社会的孝德问题。座谈会上一些大学生表示:不满意社会上时有见闻的缺乏孝德的言行,不满意完全抛弃富有中国特色的孝德;希望了解中华传统孝德及其时代价值,传承、光大这一中华优秀文化。

3、大学生对上述孝德功能有所体味而予以肯定。他们还普遍认识到,虽然社會保险和社会服务越来越发达,孝老爱亲仍有实际意义。如大学组选择“孝老不只是物质赡养”和“孝老更表现为精神慰藉和敬重”,共占94%。

参考文献

[1]臧知非.人伦本源[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2]陈一风.《孝经注疏》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3]宁业高等.中国孝文化漫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

洪礼维(1963—),男,法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道德和历史唯物主义。

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研究青少年学生的孝德问题富有意义,因此,我们开展了关于当今青少年学生孝德意识状况的调查。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青少年学生;孝德意识

猜你喜欢
青少年学生和谐社会
浅析学校体育竞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浅析学校体育竞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论管仲的利益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调查探讨四川省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需求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论加强技工学校德育课中法制教育的现实意义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