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早期,适当刺激能开发儿童智能。于是,不少家长在养育过程中不断加速,以激发孩子的潜能。但生长发育需要遵循一定规律,有些事不能操之过急。
1.学走路。儿童运动发育遵循 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发展规律。宝宝9个月后进入站立为主的体位,逐渐学会扶站、扶走,12~15个月能独自行走。因此,多数宝宝9个月时可开始进行腿部训练。不建议学走路太早,否则不利于骨骼发育,还会导致某些运动能力缺失,比如不会爬的时候训练走路,会缺失爬行运动。
2.画直线。随着手部精细动作发育,1岁到1岁半,孩子能手握粗短的蜡笔乱画,2岁能正确握筆画垂直线,2岁半能画水平线。若训练太早,孩子不能很好地握笔,无法进行涂鸦和画直线,会增加挫败感,还可能影响未来画画和书写能力。
3.练乐器。练习乐器对孩子的手指力量及灵活性要求较高,学习年龄宜稍大些,系统学习最好在四五岁后。
3.骑脚踏车、学轮滑。建议孩子3~4岁再骑小三轮车,5岁后学轮滑、骑两轮车,此时孩子的大肌肉已经发育良好,具有较好的平衡协调能力,可以完成一些较高难度的运动。
(摘自《生命时报》康如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