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英语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

2019-09-10 07:22邓招科
校园英语·月末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初中英语策略

【摘要】预习对于初中英语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目前初中英语课前预习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分析了造成初中英语课前预习无效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能加强初中英语课前预习效果的相应策略,以帮助教师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前预习;策略

【作者简介】邓招科,福建省大田县鸿图中学,教育硕士。

【基金项目】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18年开放课题“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课前预习工作有效性研究”(立项批准号:KC-2018060)。

随着国家新课改力度的逐渐加大,对初中教师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课堂教学上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初中英语,由于其特殊的课程特点,导致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课前预习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理念的体现,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步骤。不仅如此,课前预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很大的实用意义。但是,目前初中英语的课前预习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等待我们去解决。

一、初中英语课前预习的意义

1.初中英语课前预习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课前预习属于一种自学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在课程进行之前自行对所学教材和学习内容进行钻研学习的一种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相关的工具书、教材和其他辅导材料,自己去获取和学习新的知识,并在困难的磨砺下,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技巧,是保证课堂合作学习正常进行的重要手段。

2.初中英语课前预习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参考方向。英语教师可以对学生课前预习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课程中的难点问题,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此外,学生也可以针对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主动向老师提问,这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力度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3.初中英语课前预习让英语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多以教师为主体,课堂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但是,当学生进行了有效的课前预习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英语的教学过程变得跟加丰富。

二、造成初中英语课前预习无效的原因

1.预习形式过于单一。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更多关注是生词的预习,会给学生布置抄单词等作业或是让学生提前进行单词的背诵。这样单一的预习形式常常会让学生感到厌烦,逐渐失去对英语的热情,也让课前预习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

2.预习目标不明确。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布置预习作业时经常会忽视预习目标的制定,这让学生失去了预习的动力,漫无目的的去预习,得到的结果也良莠不齐,达不到良好的预习目的。

3.预习效果无检测。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只注重预习的形式,对于学生预习的效果却从来都不检测,这会让学生轻视课前预习的作用。懒惰的学生会认为老师根本不检查,产生偷懒不预习的情况。这些现象同样造成了课前预习的无效化。

三、初中英语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

1.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分层次的预习目标。课前预习的设计一定要有明确学习目标的指引,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去完成。一般情况下,课前预习都是围绕即将学习的新课程来开展的,英语教师可以先要让学生了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范围,让学生对重点预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就能有目的的去进行课堂预习,提高自己的预习效率。此外,因为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教师要因材施教,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预习目标。例如,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由于之前接触英语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基础比较薄弱,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可以侧重单词发音和拼写的掌握;对于初二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教师除了让他们掌握单词以外,还可以让他们更多的去关注句型和文本的理解,并适当的收集一些资料,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初三的学生,由于马上要面临中考,英语教师可以让他們在全面预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内容的归纳整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思维模式、家庭背景和文化环境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预习目标,让预习的成效最大化。

2.加强对课前预习的指导。预习方法指导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预习中不仅做到有“章”可循,还要做到有“法”可依。具体来说,在进行课前预习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字典、电子词典和辅导资料等工具去进行课前预习,解决单词发音或释义的问题,节省更多精力。在进行课文朗读时,学生可以先听一遍录音,然后再跟着录音一句一句朗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课本上对声调或降调等内容做出相应标记。最后,自己再读一遍,让语调和发音更加熟练,这也是初中英语学习所必需的素质之一。对于有条件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对自己的朗读进行录音,并在课堂上播放,让同学间进行对比分析。这样的预习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还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

3.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提高预习兴趣。为了取得更好的预习效果,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新课程的内容,安排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课前的预习,在预习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完成了新课程的预习。为了让这些问题发挥真正的作用,需要英语教师再进行设计时要保证这些问题可以涵盖课文的所有重点难度,由浅到深,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最终达到预习的目的。此外,这些问题还可以当做日后课堂合作讨论的主题。

4.加强学生在预习中的合作与交流。合作交流是初中学生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在英语课的课前预习中,合作与交流也有着很重大作用。尤其是对于那些独立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他们通常一个人很难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如果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进行分组合作,那么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帮助能力弱的学生共同完成预习任务,这有助于防止预习结果两极分化现象的发生。

5.利用多媒体技术,让预习内容更加生动灵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英语教师也应该将其推广到学生课前预习的环节中去,制定更生动有趣的预习内容,激发学生的预习热情。例如,当课程有涉及相关的外国文化和风土人情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运用互联网,搜寻相关的电影等媒体资料,加深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6.将预习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初中英语的课前预习必须同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年龄特点相吻合。英语教师可以构建丰富多彩的交际场景,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语言实践的乐趣,提高自身语言运用的能力,让他们在生活中就可以完成英语的课前预习。例如,让学生收集摘录一些和课程内容相关的名人名言或谚语,并将其张贴在教室里,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或者是给学生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英语写作练习,如请假条和日记,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也丰富了英语课前预习的内容。

7.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前预习是一種很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一些学生比较懒惰,不愿意进行课前的预习工作,致使课前预习的环节形同虚设。英语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让学生看到课前预习的优点和好处,增强他们课前预习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例如,英语教师可以将班里的学生平均分为两组,进行为期15天的小试验,一组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进行课前预习,另一组学生不进行课前预习,15天后,通过课堂英语小考的方式对全班学生进行英语测试,对比两部分学生的测试成绩。虽然15天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这短短的期限内的成绩差异不仅可以激发他们课前预习的热情,让他们能主动的进行课前预习,还可以促进他们逐渐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四、结语

初中英语的课前预习是保证英语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是实行先学后教的关键方法,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前奏与铺垫。因此,英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前预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根据上述建议,采取合理的手段帮助学生顺利有效的完成课前预习的任务,并给与及时的检查和总结,促进学生初中阶段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红伟.初中英语教学方法与模式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 (05):133-134.

[2]宋常玉.初中英语“有效教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推广[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18-19.

[3]贺秀梅.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J].学周刊,2019 (14):79.

[4]崔丽芳.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J].成才之路,2019(11):62.

[5]周世平.英语课外作业布置技巧[J].基础教育论坛,2019(09):74-75.

[6]王秀权.初中英语的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J].英语广场,2018(12): 156-157.

[7]陈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8):280.

[8]孙华春,韩昕媛.互联网+时代下初中英语微课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风,2018(18):47-51.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初中英语策略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做好课前预习
Passage Four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