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追问技巧与反思的研究

2019-09-10 07:22戴文静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戴文静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与文化交流进程的加快,数学课程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地提升。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潜能的激发,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经验的拓展以及头脑思维的启发。鉴于此,我们就应合理创新教学形式,采用追问教学,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追问

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教师教学方法太过单一、教学观念陈旧、忽视学生兴趣的发展等,给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实现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我们应该在数学教学中积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鉴于此,笔者便从小学数学教学中追问的意义以及利用问题构建情境、关注学生实际情况、通过问题解决问题三种有效策略出发,对小学数学的追问进行探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追问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以追问的方式与学生展开互动技巧,比单纯的教师主讲更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友好沟通。友好、从容的追问可以营造出自由自在的课堂氛围,学生能够自然地沉浸在氛围当中,继而在师生和谐的状态下,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追问可以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能够学会深入思考,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并根据他们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最后,追问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师讲课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解释,在课堂上变得越来越消极,自学能力越来越差。而正确运用追问的教学方法,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和思考,从而实现学生学习风格的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全面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追问的策略

1.利用问题构建情境,有效激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教学中运用情境式的有效追问,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思考和探究的情境,进而调动学生的思维。但是,在有效追问情境的设定中,我们一定要注重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来进行,将数学中运用到的法则与概念同应用相联系,来帮助学生在“有效追问”的解题过程中体会到求知与探索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周长》这一节的相关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节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笔者首先便基于学生前面已有的平面图形的知识基础,对“周长”概念进行了趣味化的有效追问设置,来进行新课的导入。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一个画面:一只小蚂蚁沿着一片心形的树叶边长爬行了一圈。播放完毕,笔者提出问题:“小蚂蚁刚刚爬行的这一圈路程与树叶有什么关系呢?”。这种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使问题具有趣味性,能夠吸引学生注意力,而问题的方向则是引导学生得出树叶的全部边长与路程的关联。在此之余,笔者又顺势提出:“那么,树叶的边长有多长呢?”这一问题,成功地将“周长”的定义引出,使得课堂的进一步教学得以顺利的开展。

2.关注学生实际情况,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追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问题教学,以及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在追问的教学实施中,我们应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师在课堂实施追问教学时不要进行过多的讲解,要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时,教师也要注重教学和追问的节奏,要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同时,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一节的相关内容时——

师:人们为什么喜欢百分数?百分数有什么好处?对于百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整理并板书:

(1)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有什么用?

(3)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百分数在什么情况下用?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每个小组选择其中的一到两个问题进行研究,并汇报自己小组的研究结果,教师及时进行总结和提升。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去学习,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很大的帮助。

3.通过问题解决问题,有效进行思维拓展

思维拓展环节是数学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学生能否将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吸收、融会贯通并转化为己用,全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而“追问”在这一环节当中的应用,能够在现有的知识点上为其进行创造性、深入性的设问,帮助学生在情境的启发下继续拓展学习思维,加大探究深度和层次,进而达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拓展效果。

例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这一节的相关内容时,在教学之余,笔者便借助追问的设置,在课堂中帮助学生进行了进一步的思维拓展巩固。在教学中,笔者利用“折线统计图”展示了我国领土内“曾母暗沙”和“漠河县”两个极南极北之地的最高气温走势图,并分别以问题带出两地的温差情况,如:温差值、最高气温变化规律等信息。在此信息的前提基础上,笔者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些信息的获取,我们还能想到用这一制图法来进行其他的什么统计吗?”这一问题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有的学生便提出利用这一方法可以统计地区雨雪天气发生次数的情况,从而可以为天气预报的判断提供参考依据等,诸如此类。极大地拓展了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熟练的掌握度,并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追问有着其他教学形式无法替代的优势,应当得到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足够重视。开展追问环节要以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基础,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思考。教师一定要积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新课标教育理念,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追问的正确原则,根据原则制定出科学的实施对策,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而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符玲利.精彩课堂贵在追问——刍议小学数学课堂追问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8(08):55-56.

[2]周玲娇.“问”有学问方能出“彩”——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7(29):58-59.

[3]秦美香.追问,探索思维更深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追问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6):107.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