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露瑶
【摘要】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难以满足培育学生语文素养的全新理念。支架式语文阅读教学则可以形成互动交往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觉力,同时减轻师生的负担,是指向语文素养的有效方式之一。在现实课堂中,我们可以遵循搭建阅读支架——进入阅读情境——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阅读效果的模式践行支架式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 语文阅读 支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6-140-01
一、传统语文阅读教学范式的审思
当前,指向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核心素养以成为我国教学改革的全新理念,各学科也正在积极探索适应新理念的新教学方式。对小学语文而言,文本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阅读,学生能掌握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涵义,并以此掌握语句的构造,更能在理解文本内蕴的文化情境的基础上,将相关词汇迁移到更多的场域空间中。遗憾的是,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通常遵循的是“释义——朗读法”,即教师先解释个别语词的意思,然后进行逐句讲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文本的结构,最后让学生朗读文本以达到熟悉并记忆的效果。
仔细分析,这种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表现出鲜明的“应试”取向,学生的生活经验、情绪体验以及自主理解能力并不在此种阅读教学的考量范畴,教师关注的逐词、逐句的释义,即通过知识点的落实并附以相应的反复练习,以达到提高学生做题正确率的效果,从而增加学生考试中的阅读分数。可见,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无裨益,因而需要探寻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以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
二、支架式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支架”,亦称“脚手架”,其最早是出现在建筑学中的概念,意指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暂时性辅助平台,一旦建筑工程结束,支架也将被撤走。因此,支架的本质内涵在于帮助人们实现略高于现实能力的目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同样应该创设这种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突破困境的支架,促进学生不断完成更高难度的阅读任务。具体而言,支架式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在于:
(一)形成互动交往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由此,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自主效能难以被激发。在支架式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辅助者,而不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其起到的是为学生的阅读创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等作用。而且,随着学习的深入,教师的支架作用应逐渐淡化,直至使学生自主完成阅读任务,兴发出自我的阅读素养。
(二)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觉力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包括使其习得一系列的语言知识和方法技巧,更在于促其达致对语境文化的理解与适应。支架式阅读教学无疑可以有效实现这个目标。具体说来,教师在支架式阅读教学中的任务之一是努力创设贴近学生日常阅读习惯的情境,尽可能保留文本蕴含的社会文化,并以此为背景确定学习目标、拓展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活动。遵循这一理路,学生在整体性阅读中不仅能消化和吸收教师预期想要他们掌握的知识和方法,还能在真实情境中感悟相应的文化,从而不断滋养生成语言素养。
(三)减轻师生的心理负担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贯穿课堂的始终,而在支架式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使命只是为学生提供支架,因此,其难点转换成了教学前的合理设计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灵活协调。另一方面,这样的方式同样能够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过往,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任务是听、记、练,这样机械的方式因枯燥乏味,往往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态、负重等情绪体验。而在支架式阅读教学中,学生回归到学习的主体地位,阅读成了他们自主的事件,即便遇到困难,教师也会给予他们适恰的帮助,因而他们可以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受到自我成长带来的信心。
三、支架式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路径
支架式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突破传统阅读教学弊端的需要,是体现阅读本质的必然选择,更是体现学生自主性的应然追求。那么,在现实的课堂中,我们又该如何实践这一新型阅读教学方式呢?
(一)搭建阅读支架
实施支架式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是确定阅读目标以及学生的现实学情,分析学生阅读中将遭遇的困难,进而设计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支架”。这其中,举例迁移是阅读中较为有效的搭建支架的方法。例如,当学生阅读一篇关于植物园游记的文本时,可以设计一个问题串,从而将学生生活中的亲身经历与体验结合进来。教师需尽可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行一些比较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二)进入阅读情境
进入情境就像搭建一条沟通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学生的阅读过程就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某种文化思想。这是一种整体性学习,所谓的知识和方法,都是在这种整体性学习中自然理解和掌握的。因此,教师应充分关注阅读情境的完整性,至于知识和方法,可以在学习过程后期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从而实现默会认知的显性化。
(三)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在浸润到情境之后,教师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这一过程应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在过程中适当对相关的学习任务、可能遭遇的困难进行提醒,以保证学生自主阅读的效率。自主阅读完成后,教师按照就近原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各自阅读的所思所想,讨论相同的见解,分析不同的观点;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阅读心得,进行全班范围的小组之间的交流探讨,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多样化的解读文本的视角,并与自我的理解进行辨析。
(四)评价阅读教学效果
传统的阅读教学评价是唯分数论的,而“支架式教学”的评价理念则注重过程和能力的提升。支架式阅读教学可分为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两个方面。教师评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学生自评和互评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当然,新的评价指标也不应只局限于分数,可采用描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日记、海报等多元化的方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