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9-09-10 19:47李宇楠
速读·上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计算机学科信息技术

李宇楠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课程整合开始于1994年,由何克抗、李克东教授等牵头组织了“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实验课题。1996年,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研究中心推广“几何画板”软件,以几何画板软件为教学平台,开始组织“CAI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课题。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提法,第一次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并于1998年6月开始设立“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组,并将其列入“九五”重点课题的子课题进行立项。1998年12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研究中心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提出报告,汇报“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项目的理念进展情况,获得有关领导认可。1999年1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研究中心在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召开了有数十所学校参加的“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项目开题会,“课程整合”项目开始走向有组织的研究阶段。2000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从而第一次从政府的角度提出“课程整合”的概念。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结合经历了几个不同发展阶段。1958年IBM公司利用计算机向小学生传授二进制算术,从此开始了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阶段(CCAl)。大约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辅助教学逐步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主要利用计算机帮助辅导自学、讨论答疑等,即CAI阶段。可以看出国外很早就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的观念。

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在2000年制定的《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中特别提出“技术原则”,认为“计算器和计算机给我们重新描述了数学的前景,学校数学应该反应这种改变”。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于1985年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致力于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跨世纪计划,称为“2061”计划,它代表着未来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在这项计划中也提出了信息技术应与各学科相整合的理念。

加拿大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不断加强,并取得良好效果。国外很多国家都很强调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国外早在上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就开始引起了关注。

(三)对现状的评述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把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摆到了重要的位置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数学的教与学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正成为当前我国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一方面,每个国家对于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其不同的见解;有的国家在文献中对于如何进行课程整合有比较具体的指导,但由于各个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不同,很多边远地区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少之又少。就具体方面而言,信息技术在数学概念教学中、重点、难点教学中、定理(性质)教学中、思维训练中、解题教学中的应用欠缺系统的阐述与归纳,较为不具体,在实践方面的例子较少。

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

综合各方面的论述,信息技术学科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其他学科课程进行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信息技术是各门学科教学活动的基础,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短期的优化效果,而是为了奠定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石,是学生在未来社会中自我学习、持续发展的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前提和条件。

第二,综合性。信息技术学科是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开设的,它同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是当代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既有充实的理论内涵,又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第三,工具性。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及创新思维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装备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备工具。

第四,实践性。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要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安排足够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很好的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应用信息的能力。

第五,开放性。开放性特点是指学习的对象是开放的,学生获取知识与掌握技能技巧的过程是开放的,学生在进行交流、讨论、评价时,其标准也是开放的。

第六,层次性。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促进学生个体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第七,发展性。信息技术课程的变化与发展明显快于其他成熟学科,例如:“每18个月计算机芯片的性能价格比将提高一倍”。总之,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的边缘性学科,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外延性。

三、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作为数学教学过程中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

人们感知事物是通过多重感官进行的,获取信息也是如此,信息技术可以为高中数学教学服务,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是很好的合作交流的认知工具。

(二)信息技术作为数学教学过程的多媒体演示工具,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在当前最普遍的形式就是利用其多媒体演示与交互功能。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数学教学形式相比,有许多优点。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演示过程中的节奏,速度要适中,让学生有思考、消化、吸收的过程。这充分说明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多媒体演示工具,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优化数学学习环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网站上储存的大量学习资源,信息技术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数学教学的教和学提供了广阔的新天地,使信息技术成为能大幅度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当然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它并不能取代师生间的交流,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通过教师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会为高中数学教学增添姿彩,为数学教学方法的發展提供广阔的余地,也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

猜你喜欢
计算机学科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