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2019-09-10 18:53谭代培
新教育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探究课堂教师

谭代培

摘要:步入初中,学生接触到的课程种类越来越多,地理也走进了他们的视野。对于刚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初中生来说,打好知识和技能的扎实基础,对于他们升入高中后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但他们在开始学习时的兴奋感和新鲜感很容易在长期枯燥的学习下逐渐丧失,因而利用多样化的方法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结合初中地理课程以及新课程标准理念,提出几点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引言:

高效的地理课堂是学生快速吸收知识、完成任务的课堂,也是教师提升自我教学能力的过程,这是一个师生共同进步的空间。想要在原有基础上大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教师就要对以往课堂上的问题进行总结,认识到阻碍学生积极学习,高效学习的主要因素,走出误区。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否对地理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知道,打造高效课堂并非通过教师一人之力即可实现,学生的配合尤为重要。以往,教师在课堂上自顾自的讲解,不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只是提出强制性的学习“命令”,这不仅会激发初中生的叛逆情绪,还会使他们在这样高压的学习氛围下对地理这门学科产生抵触感。在这样的情绪下学习,任凭教师采用何种优秀的教学方法,都是无法达成高效课堂的目标的。因此,激发学生兴趣是打造高效地理课堂的第一步。教师要从初中生的兴趣点出发,搜集一些能够抓住他们眼球的教学资源,与课内信息进行综合,使学习的过程充满了趣味与未知,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喜欢观察图形的特点,与学生一起欣赏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利用图文学习地理知识,直观全面地了解某些地区的风土人情、地貌特征、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等,帮助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系统的地理知识网络体系。

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高效课堂的构建必须满足一个最为基本的前提条件——学生主体。如果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背诵教师为他们准备好的理论内容,那么最终培养出的只是一些能够应付考试的“学习机器”,不利于学生的素质发展,也无法落实和达成新课程改革目标。因此,师生课堂地位的互换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又一基础。

例如,在教学初中地理《西北地区》时,本课中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分析本地区的草场分布特点和主要地形,理解其气候变化特点和基本的农业、工业模式,提升学生的地理看图能力和分析水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在PPT上为学生展示一幅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提出一些基本的问题,即“各位同学,从图中你们可以看出我国西北地区的基本地形特点是什么吗?为什么这个地区是这种地形呢?这种地形下应该进行的农业生产模式是什么呢?这种地形对气候变化有什么样的影响?”等,指引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本,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1]。使学生发挥自我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自主提出一些创新型的问题,即“在西北地区这种地形的影响下,其经济发展模式可能是什么样的呢?”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合作讨论是自主学习以及显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另一种形式,学生仍然作为课堂上的主角,只不过转换了一种学习的形式和方法。合作探究目前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流行”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发挥了明显作用。本着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的原则,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能引发共鸣的探索问题,引导学生就此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不同观点的交锋,形成锐意创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学会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习地理,在能动的参与和探究中自主获取地理知识[2]。比如,在教学“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时,我们就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设置了如下探究问题:①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②为什么南极比北极更寒冷?③为什么把南极地区称为“天然实验室”?④南極大陆地下有丰富的煤说明了什么?组织学生对这些教学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就自然地将“讲堂”变成了“学堂”,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学生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求知,在“探究”中创新,既促进了地理新知识的增长,又切实体现了新课程“问题是教学的开端、主线和归宿”的教学理念。

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大篇幅地讲解概念和定义,学生不断吸收知识信息并存储在大脑中,掌握大量理论知识。为了构建高效地理课堂,地理教师除了要按照教学要求完成传授课本知识的任务外,还应该为学生创造机会,开展有效的课外实践活动,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实践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创造积极的外部环境条件。

比如,在学习“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一课后,学生对我国水资源情况的了解更为深入,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我给学生布置了如下课外调查任务:根据全班学生的居住地点,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本小区和附近社区的水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看是否存在浪费水资源的情况和是否存在水资源污染的情况,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保护水资源。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制作成表格或小论文,在课堂上进行了分享和交流,这种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节约意识。

五、结语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中融汇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弘扬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在高效的课堂学习中提高自我的地理知识水平和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蔡贵林.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学园,2014,(3):56-57.

[2]钟宝英.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探究和实践[J].新课程·中学,2016,(1):80-82.

[3]刘昌敏.关于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以地球和地球仪的教学实践为例[J].考试周刊,2016,(4):34-36.

猜你喜欢
探究课堂教师
欢乐的课堂
设问引导探究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