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丽芳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在操作学习中体验数学
操作是一种手脑眼等多种感观协调参与下的活动。教师要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度,更有利于激起创造区域的活跃,从而促进学生數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卢梭认为:“通过儿童自身活动获取的知识,比从教科书,从他人处学来的知识要清楚得多、深刻得多,而且能使他们的身体和头脑得到锻炼”。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这一课,课前让学生带圆柱体物体,上课铃响了,学生还在玩弄物体,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顺势这样引导: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玩一玩手里的圆柱形物体,边玩边观察,看谁能说出自己的发现!
学生边玩边观察圆柱形物体。
生1:我发现圆柱体上下有两个一样大小的圆面。
生2:圆柱体从上到下一样粗。
生3:我们发现圆柱体能在桌面上滚动。
生4:(指侧面)因为圆柱体的这个面不是平的,所以能滚动。
生5:一个圆形有了厚度就成了圆柱体了。圆柱体有细长的,也有粗矮的。
生6:圆柱体像柱子一样能承受一定的重量。
生7:我觉得粗一些的圆柱体承受力强,像会场的大门两侧的柱子。细长的圆柱体承受力差。
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我再介绍圆柱体的各部分名称——底面、侧面、高。
师:对于圆柱体你们想研究什么?
生1:我想做一个圆柱体。
生2:我想知道(指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的?
生3:圆柱体有体积和表面积吗?它们怎么计算呢?
“学生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这话一点没错。不要吝惜学生的活动时间,在动手活动的同时,他们自然也在观察和思考。这个教学片断的设计,我给了学生一个宽松,自由的“玩”的时空,在这样没拘束的玩中,每个学生都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体验和发现。学生通过交流互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不用教师过多的引导,对圆柱体特征的认识已经水到渠成。教师作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教学活动,并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的线索,让学生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和感悟,并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在问题学习中体验数学
数学知识是一个发生、发展的动态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以及年龄特征,利用新与旧、已知与未知的矛盾,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数学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例如,《圆柱和圆锥》的复习课,有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看到这个圆柱形(出示圆柱平面图)你会提出哪些有关圆柱和圆锥的数学问题?试试看能提几个问题,自己能解决多少个?
生1: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是多少?
生2: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
生3:我想知道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不是正方形的?
师:那你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呢?
生4: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
生5: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体积又是多少?
师:这两个问题你都会解答吗?
生6:与这个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多少?
生7:把这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份的体积是多少?
……
师:你们提出的问题都能自行解答吗?希望谁来帮助你?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给学生一个自由翱翔的思维空间和自主表现的舞台,开放的情境使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活跃,并能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提出问题,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同进也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数学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在合作探究学习中体验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过程充满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究性与挑战性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在相互交往中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从中可以寻找自我价值,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例如,理解圆的半径、直径的关系的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学生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后,紧接着利用板书中的圆让他们准确理解数学概念:圆内、圆外、圆心三个名称。
(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教科书例3)
师:怎样找到一个圆的圆心呢?半径,直径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展开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记录在教师提供的“研究发现单”上,并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师:同一个圆内,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生1:我们通过画一画,发现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生2:因为圆上有无数个点,根据半径的概念,我们知道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
师: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吗?直径呢?
生1:我们通过量一量,知道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
生2:我们通过比一比,同样发现这个道理。
师: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呢?
生1:直径是半径的2倍。
生2:我觉得生1的说法是不科学的。我们认为应该是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该生还用大小不同的两个圆作出解释)
生3:我们组通过量一量,比一比,同意生2的看法。……
小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需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我探究、体验和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而不是别人的给予。在这里,我将静态的知识传授转变成学生实践活动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在看一看、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等探究活动中,亲身经历、探寻圆的特征,把学生推到教学的最前沿,学生始终都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在这里,我们看到学生在课堂中的探究生机勃勃,所有的学生都在忙碌着、参与着。这才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四、在生活学习中体验数学
生活资源是数学探究的不竭源泉,而生活同时又是数学知识运用的载体,是获知与实践的平台。运用所学知识,可以加深理解,增加知识间的联系,稳定提升新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达到巩固深化新知的作用。运用所学,还能增强学生的运用意识,提高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运用所学,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力量,享受探究成功的快乐,增强了自我学习的信心。学以致用,这是我们倡导的目标,也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標,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让人趣味横生。
例如,学习《统计图表》后,让学生课余时间到校门口统计各年级买零食的统计表或统计图,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相应措施;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把四个火柴盒包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大长方体,可以怎么包装?哪一种包装方案比较合理?并布置课外作业:你可以去调查一下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实际是怎样包装的,了解厂家为什么要这样包装?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让学生设法测出一块土豆的体积;还可以每天让学生写数学日记等。在实际应用中,既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是一些结论的组合,更是一种过程,一种不断经历尝试,反思,解释,重构的再创造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的这种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认知的兴趣和学习动机,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和时间和空间。学生在自已的探索中,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着知识的形成与应用;在获得了知识体验的同时也得到了情感上的愉悦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形成有益于终身发展的数学素养。
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要发展学生的主体特性,笔者认为,究其实质就是要通过引导学生获得数学思维的生成,而进行最有效的数学体验,使得内心的感受升华,激发起热情,对数学探索充满兴趣。显而易见,教师的课堂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在生活乃至社会的每个层面,都有可以挖掘的数学资源来让学生体验,以丰富学生的数学思维素材,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学体验给了学生一双观察的眼睛,能够看到事物发展的数学思维,而这也正是新课标理念所要求我们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