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主持人语:
本期为“战争、犯罪题材电影”专题,本组论文既有对战争题材的对比研究,也有对具体电影个案的细读。上海交通大学江凌副教授的《中美战争题材电影文本的文化分析》借助英国伯明翰學派文化分析的视角,比较中美两国战争电影文本所表达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四方面的文化差异,并考察了中美战争题材电影文本中罪恶感转移和死亡的隐喻问题。南开大学副教授刘忠波在《冷战暴力下的非转向长期罪犯:以纪录片<送还>为分析材料》中提出,纪录片《送还》的拍摄行为本身就具有社会行动的意味,影片本身也是现场实践的结果,从而超越了具体政治评判和政治信念的讨论。复旦大学龚金平副教授的《在“政治化”与“电影化”之间的艰难抉择——新世纪以来中国战争片的几个新变化》一文考察了2000以来的国产战争片,提出中国战争片的创作者要避免对“政治化”的机械追求,应遵循电影编剧的基本规律,在主题表达、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等方面追求“电影化”,以此赢得观众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