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怀荣
摘 要:在当前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较多的挑战,如何有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是当前一线数学教师急需思考与解决的一个问题。面对新时期的发展形势,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学成效,因此,教师必须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时代发展要求。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并且也难以适应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要。新课改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学质量即包括学科知识水平,也包括学生学习能力,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同时提高学科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必须要进行创新与改革。
一、创新教学思想,体现学生主体性
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如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教学观念。小学数学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思想,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将其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有效构建起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学习构架[1]。除此之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如果学生缺乏兴趣,那么学习效果也可想而知。另外,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其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让学生慢慢爱上数学,并将数学当做是一种乐趣,这才是成功的数学教学所产生的效应。由此可见,学生的主体性与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至关重要。
二、开展合作性学习
在合作性学习中,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实现共同进步。首先,教师在分组的时候要注意科学性与合理性,不要将好学生分在一个小组,也不要单将差等生分在一个小组,否则就会出现两个极端现象,好学生的学习越来越好,差学生的学习越来越差。每个小组中要好学生与差等生相互穿插,让好学生带动差等生,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其次,教师要根据每个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完成学习。最后,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确保各个小组学生对知识点有充分理解和掌握。如在“牧童---认识图形”该知识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收集一个用拼图拼成的图画,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并说说该拼图中主要用了哪些图形。在各个小组说完以后,让学生动手制作这些图形,并用其拼成其他图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即掌握了相关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實践能力。
三、开展生活化教学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产生,最后又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当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其他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被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无法形成良好的数学综合素养[2]。所以,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拓展自身的数学思维。例如教师在对“采摘节---混合运算”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与生活实例相结合:杨洋一家人到果园采摘水果,其中杨洋采摘了5斤草莓,爸爸采摘了2箱葡萄,每箱十斤,妈妈采摘了8斤梨,请问一共采摘了多少斤水果?这种类型的生活数学实例经常见,并且也比较典型,通过该例题学生可以充分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并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四、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天生爱玩,并且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某一事物上。针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要换一种教学思路,采用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给学生创设愉悦的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改提倡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在该理念下,数学教师要充分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数学兴趣与知识探究欲望充分激发出来,进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对“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大家到动物园观看动物,你们看到了老虎、大象、狮子、小鸟等动物,那你们知道他们的体重吗?要用什么单位进行表示呢?然后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并说说自己认为这些动物的体重要怎么表示。之后教师再将提前准备好的称拿出来,让学生说说如何称重,并怎样读?在该教学情境中,学生的参与兴趣十分高涨,学习效果也十分理想。
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全方位的培养学生,从而使其成为复合型人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具体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以往的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爱美.基于新课程改革探究小学数学创新课堂教学办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91.
[2]陈兆玉.基于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性探究[J].好家长,2019(15):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