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霞
一、考点分析
2019年考纲要求: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近年高考选文常为严谨的学术论文,题材涉及经济、文化、美学、史学、文艺学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全国卷ⅠⅡⅢ卷连续三年均考查了社会科学类论述文。
高考考查社会科学类论述文,从其题型来看主要是选择题。
从考点的角度来看,主要有六个方面: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四、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五、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下面我们结合社会科学类文本来解读“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个考点。
二、题型呈现及技法解析
对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从来不是孤立的,往往是对三者或者其中两者的综合考查。
社会科学类文本三要素:一、论点,即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持有的见解或主张;二、论据,即用来论证论点的材料,包括事实依据和道理依据;三、论证,即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一般来说,论点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包括论证的过程和方法)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主要有两种题型:
第一,论证结构类选项题。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常见的有总分式、并列式、层进(递进)式、对照式四类。
总分式结构模式是指论证的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如果开头就是中心论点,那么一般都是总分式,因为正文多半是论证过程;如果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那么就是“总—分—总”式。
并列式结构模式的特点是几个段落、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层进(递进)式的各部分的关系往往由浅入深,常有一些递进式的语言标志,如“不仅如此”“而且”“甚至”等。
对照式是把两种事物或说法加以对比,或者用一种事物或说法来比照另一种事物或说法。
此类题型要注意分析选项,标出敏感点;回到原文,找出对应点;得出正确的或错误的。
第二,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类选项题。论点判断题要先寻找中心论点或局部的论点,大多是从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或中间位置找,也有些需要学生来概括。
论据的判断首先要关注选项对论据类型的分析,据原文及论据的分类来分析是否正确,然后关注选项对论据和其所证明观点的关系的分析,据原文来分析是否正确。
论证方法的判断要着眼选项对论证方法的认定,以原文为依据,按逻辑事理判断对论证方法的认定是否正确;还要着眼原文,分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所起的作用,判断选项对论证方法所起作用的分析是否正确。
论述类文本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进行的转述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命题者有意识地设置错误干扰点,让考生进行判断。而比对法则是解答此类题较好的方法之一,即把选项与原文进行仔细比对、分析,弄清它与原文的意思是否一致,进而识破命题者设置的干扰点。
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
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曹明德
①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體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②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③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④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 文本分析 / 第①段简要交代了提出气候正义这个概念的时代背景、大致过程。
第②段从空间维度来阐述,提出了气候正义的公平原则。(分论点1)
第③段从时间维度来阐述,提出了气候正义的代际公平问题。(分论点2)
第④段总结全文,提出中心论点“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此文结构模式为总—分—总模式。
/ 真题再现 /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 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 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其内涵。
/ 思路解析 / 答案:C;解析“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错,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的是代际权利义务关系。
/ 答题技巧 / ①浏览全文,筛选出对应信息,并在原文中标注出来。注意论证论点的论据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论证的。
②认真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对应信息,不一致的即可判定为错误选项。
(责任编辑 / 胡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