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总体还较低,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仍是薄弱环节,国际合作交流规模相对于职业教育规模极不相称,合作交流水平有待提高。本文以创新驱动发展理论,寻求促进高职教育国际化工作深入开展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创新驱动;国际化;加快发展
2016年4月,国办印发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的纲领性文件,提出要大力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率先办出中国特教育[1]。近年来,国际化已成为高校办学的第五大职能,尤其是职业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这是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们的高校只有站在世界的坐标之上参与竞争,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际上,我们各行各业都在强调创新发展,创新方式、方法、理念,从而改变原有的模式、体制,使我们的工作更高效、更有活力。创新之于高等教育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高职教育国际化工作为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实现教育对外开放,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强大动力。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意味着更加的开放,环境更加复杂,高校的办学方针、理念、模式、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延伸到国境外,与国外高校、机构进行合作、互动。要素、资源流动范围扩大到全球,进而具有享用全球教育资源的机会。相应的教学、研究和服务的过程和设计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变。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例,国际化的方针指导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那么在新时代,制定新标准,依靠新路径完成培养目标。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高校从顶层设计到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深度探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机遇、新途径,探讨基于国际化背景下,人才培养的理念及核心素养,进行一系列研究、分析、总结、决策,最后审慎设计,努力实现教学中的落地实施。
二、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1、高职教育国际化工作历史不长,起步较晚,自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一个信号和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向着国际化的方向迈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工作慢于普通高校的发展。2000年以前,整个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发展缓慢,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依存度的提高,与之相匹配的教育国际化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高职教育如何找到国际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2、国际化工作意识有,但是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
我国高职院校,经过几年的发展具备了国际化的理念和意识,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计划,只是计划和措施落实到到位。强调“引进来”、“走出去”,但是仅限于引进几本教材,部分课程,大量的师生互换、海外实习,以及使用一些国外的教学软件,实际上于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帮助不大。
3、师生国际交换交流频繁,但深度和广度不够。
学校大力发展教师交流和学生互换,每年高校教师赴外交流学习数字惊人,但研究深度不够,大部分仅限于提高外语水平。高校教师赴国外研究专业,提高学术水平是我们赴外教师的主要目标,但是学术成果不明显。从国外引进的外籍专家和教师50%以上是语言类教师,真正懂专业、会教育,能帮助提高本校专业教学水平的很少。
4、国外优质资源引进力度不够。
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模式等优质资源引进是高校国际合作的重要工作,但是在这方面各高校普遍存在困难,这其中有语言阻碍的原因,有资金投入的原因,有师资不足的限制等。
5、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有待加强。
中外合作办学对提高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有很大的作用,但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不规范,对于三个“三分之一”要求不能很好的保证和实施,很多项目已停办。
6、与国外高校之间的学术合作有待加强。
高职教育在学术方面的合作是很重要的方面,是师资队伍提高的重要途径。目前学术交流的大多在师资交换、交流、参加学术会议方面,共同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组织国际比赛、合作调查等方面不普遍、不深入。
三、创新驱动发展,统筹设计、突出重点,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3]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高职教育领域,创新驱动发展仍然是国际化工作最有效的途径。让创新成为推动国际化办学工作的主要动力,让创新成为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的主要贡献力量。
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新的更加全面通盘思维,以更好地构建和发展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同时适用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模式。目前国家出台的“特高计划”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着,各高校之间有合作与也有竞争,谁能在创新上下先手棋,谁能办出特色。
1、创新思维和理念,构建合理的国际合作新格局
国际化为我们提供了开放的条件,有了开放包容的条件,才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融入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抓内涵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同时,要紧跟国家對外开放战略部署和“一带一路”政策构想,仔细研究,审慎设计,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可操作性强的国际合作新布局。突出重点区域和国家、关键通道、关键节点、重点项目,确定合作交流对象、内容及方式,增强合作交流的针对性;统筹多方资源,多方协作,以内陆沿边以及沿海为重点,以建设高水平国际化职业院校为引领,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基地,提高合作交流效益。[5]
2、创新机制和管理模式,构建充满活力的国际化工作体制。
有效的,充满活力体制和模式是推进国际化工作的关键。在制度方面,要建立学术本位的管理体制,打通与世界高校相衔接制度机制;创新高校管理体制,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在人力资源方面,要建立与世界高校接轨的师资管理制度,建立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在学科、专业和专业群发展方面要创新机制,着力建立一流学科、推进重点学校发展,保障基础学科进步。在科研工作方面,着重搭建科研合作平台,推动协同创新。
3,整合资源,强化协作。
教育国际化工作面临机遇和挑战,我们应紧紧抓住可利用的资源,把间接的条件,通过资源整合,变成直接的可利用资源,打造高水平国际化职业院校。紧跟中央的、贴近地方、联合企业办教育,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范围内资源、平台和机制,重点打造一批高水平国际化职业院校。探索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走出去”的方式,与企业捆绑在一起,与当地国家同类院校合作,直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当地人才。由政府牵线,建立职业教育国际化协作机制,商务、外交、教育、地方、行业、企业以及职业院校共同参与协作机制。建立职业教育国际化信息服务中心,建设职业教育国际化信息文献资源平台。[6]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是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創新促改革,改革转变方式,新模式为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积极“引进来”,进一步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有益经验,进一步扩大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主动“走出去”,与世界各国职业教育进行对话、对接,与世界分享中国经验和发展成果,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为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升质量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2015年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务院
[2]2016年《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国办
[3]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柯婧秋 2017年
[4]《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左芳
[5][6]《加快推进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中国教育报 2016.6.28
作者简介:
刘建新 女,1974.6.23,满族,河北秦皇岛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外事管理和留学生教学研究。
(作者单位: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