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锦
摘 要:“阅读”情景喜剧和阅读文本的叙述过程是相互交叠的,用读者或曰观众导向的理论来解释情景喜剧和观众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研究电视叙述和我们间的关系。本文将以《老友记》为例来分析情景喜剧叙事和观众的关系。
关键词:情景喜剧;老友记;空白点填补;游移性视点;缝隙填补
前言
观众导向批评理论是由文学研究著述术语而来,在文学领域被叫做“读者反应的批评”,“接受理论”,“读者导向的批评”,是用来研究读者在理解文学作品并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1]文本的意义从读者阅读中生发,这一点移用到电视领域无比契合。电视节目的意义通过观众观看产生,单独的电视节目并没有绝对的存在意义。
一、观众批评导向理论历史起源
读者导向批评理论发端与“现象学”,现象学的提出者埃德蒙·胡塞尔将感知个人主体与被感知客体、人及行为世界之间的关系总结为一句话,研究任何事情就等于研究个体人的经验。例如小说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个体经验作用于小说文本的过程,通过文本上寥寥数语而编织出一个精神世界。有的规模宏大,有的短小精悍,都是在读者想象中产生的,作用与脑海之中。而想象的基础这是建立于现实经历之上。
胡塞尔的学生罗曼·英伽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空白点填补的理论,即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跟着文本线索,填补信息空白的地方,构筑一个虚拟世界。这样的空白点填补会从阅读文本开始到阅读结束,而所构建的世界从阅读文本第一页就已经完备,并不需要阅读完整个文本。正如读者从文本中悟到的意义或者哲理,大多时候是只言片语打动人心。阅读过程中读者根据自身的经历,直接或间接经验去填补空白点。而且我们对文本的最初期待和文本自身之间的矛盾,形成某种心理预期。阅读是充满能动张力的,是文本和读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对文本中即将发生的事件的进一步期待,接连的线索又不断给读者新的期待。
英伽顿对阅读行为的描述,就成为沃尔夫冈·伊塞尔“游移性视点”的起点,对于小说读者来说,指的是它在小说文本内部的位置会不断地变换。读者或观众总是处于文本交汇的位置,即我们已经游移而过和我们即将游移而过的那块交汇的地理位置。观众和读者一直处于已知与未知之间,对于已知的记忆和未知的期待不停的交互替换的同时将镜头、段落和章节之间的缝隙填补起来。文本或影片对悬念的设置,也使读者游移正在已知和未知之间。阅读活动是一种缝隙填补,类似于观影过程中的心理补偿。[2]
“阅读”电视剧和阅读文本的叙述过程是相互交叠的,用读者或曰观众导向的理论来解释情景喜剧和观众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研究电视叙述和我们间的关系。本文将以《老友记》为例来分析情景喜剧叙事和观众的关系。《老友记》是1994年在美国NBC电台播出的一档情景喜剧,一年一季,连续播出十年,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情景喜剧,在全世界拥有大量粉丝。[3]
二、情景喜剧与观众批评导向的结合
系列剧的形式,情景喜剧的类型是世界上电视节目中最流行的形式,也是受观众最喜爱的类型。情景喜剧一般有一条或者一条以上的叙事线索并存,每集情景喜剧一般至少包含一条在该集节目末尾须结束的故事情节,甚至还会有几条其他的故事线索,留在后面的几集中继续发展,甚至涵盖整个播放季的节目。如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的故事主线是生活在纽约的六个老友为中心,描述他们携手走过的十年风雨历程。而每一集又有不同的主线,如第七季大结局是莫妮卡和钱德勒终于要举行婚礼,而在婚礼当天,钱德勒恐婚逃跑,乔伊在片场拍戏无法到場主持婚礼;钱德勒听到莫妮卡怀孕的消息,最终下定决心结婚。一条条的线索交织在一起编织成一集的故事。而故事的结尾又留下悬念,隐约让人觉得剧目的故事永远不会完结,结尾的线索又在接下来的一季中变成主线。
在情景喜剧的观看过程中,观众总是以一个游移性的视点来观看,永远处于已知与未知之间,不可能将故事情节全部看完。这与情景喜剧的未终性、长久性有关。情景喜剧与电影、小说不同,情景喜剧永远不能在“结束”后为我们提供一个立脚点从而让我们转头回顾整个剧本。观众在情景喜剧中的游移状态,可以实际延续几十年的时间。在《老友记》第七季大结局时数条线索交织在一起,观众的视线随着线索的转变而转变,不断的游移。电影、小说是一个封闭叙述,封闭式叙述形式是由后超前展开的,故事的结尾决定了故事的过程。在结尾将一切谜团解开,满足观众的欲望。
每一集的末尾和下一集的开头留有缝隙,给观众时间讨论,故事中间的策略性中断和强化阅读乐趣能够使观众激发想象力,亢奋的参加讨论。女性一般会在工作的间歇来讨论剧情的走向和剧中人物,这种活动能拉近女性的关系。这种间隙可以是集与集之间、场景与场景之间、或是广告造成的缝隙。季播的美剧很好的体现了这种间隙所留下的想象空间,《老友记》每年播一季,给观众留下一年的时间和谈资,再根据观众的反馈不断的调整下一季的内容。
在今日,观众批评导向理论与电视的结合更加的紧密,如何利用观众批评导向理论去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是电视从业者一直要探寻的答案。
参考文献
[1]秦国林.《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平议》[J].《北方论丛》,2002(3)
[2]丁毅伟.《阅读动态理解观的认识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
[3]瞿琼学 程国静.《从人际交往原则中的合作原则解读《老友记》的幽默》[J].《群文天地》,2010(10)
[4]赵欣澜.《从美剧《老友记》浅谈中美文化》[J].《卷宗》,2018(1)
[5](美)罗伯特·C.艾伦,麦永雄,柏敬泽.《重组话语频道》[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91-101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