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霞
摘 要:唐代诗人白居易响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告诉我们写文章要关注现实,但反观我们高中生的现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写起议论文来要么是屈原被贬,司马迁遭刑、要么就是达芬奇画蛋、爱迪生的小灯泡,俨然“历史回忆录”。在这种形势下,2015年任务驱动型作文应运而生,活在当下的我们,应该多关注现实,让文章合为时而著。基于此,我进行了时评类阅读与任务驱动型写作相结合的探究。
关键词:时评阅读;任务驱动型作文
一、探究的背景
1、“任务驱动型作文”出现的背景:我国明代李贽就早已经提出过“真心”说,主张创作“绝假还真”,反对“摹古”文风①,唐代诗人白居易也响亮地提出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但反观我们高中生的现实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高考作文中出现了大量套作的作文,在这种形势下,2015年“任务驱动型作文”应运而生,它借鉴了欧美建构主义理论②和作文命题形式,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来考查学生真正的作文能力,力求让学生“真写作”“抒真情”。
2、“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与时评阅读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任务驱动作文也接近于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要写好这类作文,考生要扩大阅读面,积累新颖的写作素材。考生可以把平时所做的阅读理解作为很好的素材库,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平时也要多阅读,尤其是要多读报,要多关注一些时事评论,如环保、教育、娱乐、科技等。如果考生平时不注意阅读积累,到写作时就会“无米下锅”!
基于以上原因,我进行了“高中时评性阅读和任务驱动型写作相结合的研究”。
二、探究的内容
主要是研究如何让时评类阅读与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相结合,让阅读课、活动课和写作课相结合,主要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课题研究的内容:
(1)对学生写作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究学生写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情况。
①分不清一般的材料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不知道如何写。
②学生阅读量小、视野窄,缺乏生活体验,缺少写作素材。
(2)研究时评类阅读和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关系,互评修改的方法等。
(3)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训练指导、互评指导、修改指导和效果评价等。
2、思路方法:
阅读环节:选取“时事新闻热点”作为两周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训练点。印发《时事新闻热点素材》,重点指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在第一周的周四阅读课上阅读和积累最新写作素材。指导学生读的同时圈点勾画,总结提炼作文话题,把材料进行归类,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写作话题。
写作环节:老师编写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学案和进行写作训练,在认真阅读材料后,总结出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又存在争议的材料,设计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题目,让学生在第二周的周四作文课上完成写作训练。
学案反馈——选题情况与题目汇总
1、“任性”——《有钱不任性》《莫任性,请自律》《有才就是任性》《给任性上把锁》
2、“叫醒你的,是梦想还是闹钟”—《让梦想唤醒你》《梦想闹钟》《梦想作钟》《做有梦想的人》
3、“毕福剑视频事件”——《谨于言,慎于行》《莫任性,请自律》《名人不能任性》《拒绝任性》
4、“放下手机”——《莫让手机绑架了你的人生》《对手机说不》《放下手机,抬起头》
5、“洋节与传统节日”提笔忘字与汉字传承”——《过出传统节日的内涵》《过节拒绝“物化”》《感悟汉字方正之美》
互评—修改環节:全班分成8个小组,每组设立一名组长,负责小组的活动。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第二周的作文课上互评,量化打分,修改提升后再交由老师批阅,也就是“阅读——写作——互评——修改”的模式。
作文批改历来是令语文老师头疼的一件事,任课班级多,作文数量大,即使能抽出时间全批全改,有时候也只能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作文发到学生手中,也很少有学生对老师下的批语认真思考,更别说找老师探讨了。
作文互评修改,不但把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而且把学习的权力还给了学生。首先,老师需要参照高考阅卷标准印发详细的作文评分标准③,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熟悉高考作文是怎样要求的,另一方面也可以督促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注意应该从哪些方面改进。其次,定出下评语的标准。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发觉同窗好友中作文的亮点,好的词语、句子下面打上圈号,同时还要谈出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其次找出不足,圈出错别字,找出病句,可以为同学改,也可以留给本人去改。还应该有这样的评语:“我认为这篇文章应该……”当然更应该允许学生有创新的评语,在批改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
在小组讨论后,从个性问题中总结出小组的1—3个共性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汇总如下:
找出病症——————对症下药
主题角度大———————化大为小
论点不明——————开头亮论点
内容现象太多——————现象减肥
原因不够——————深入分析原因,扣题
怎么办太少—————方法具体,别忘了“我们”
结构混乱—————先列提纲
语言冗长、不深刻————简洁深刻
学生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当家作主”的乐趣,真正做到了动脑动手。文章不厌百回改,让学生根据以上讨论与总结,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由老师批阅,然后老师把学生修改前的文章和修改后的升格文章印发出来,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写得不好的,可以再次修改!
参考文献
[1]《藏书》作者:李贽,远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03;
[2]《教育中的建构主义》主编: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翻译:高文、徐斌燕、程可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3]《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