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贵州好故事

2019-09-10 07:22陈诗宗耿欣李蓓李俊程焕欧甸丘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19年6期
关键词:潘某贵州攻坚

陈诗宗 耿欣 李蓓 李俊 程焕 欧甸丘

时代赋予使命,使命呼唤担当。2019年,贵州省新闻战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和省委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条工作主线,不断锤炼“四力”,深入开展系列蹲点调研采访报道,推出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用自己的热情、勤奋、敬业,展现了贵州新闻战线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2019年11月7日上午,由贵州省委宣传部、省记协主办,多彩贵州网承办的庆祝第二十个中国记者节座谈会暨第十五期竹梅月坛在贵阳举行。会上,6位一线采编人员作了交流发言,现予摘登,以飨读者。

坚守记者初心勇担职责使命

陈诗宗

陈诗宗,男,35岁,2006年进入贵州日报社,派驻六盘水记者站。1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采访一线。六盘水市所有乡(镇、街道)他走了不止一遍,三分之二以上的村(居)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一次,贵州新闻奖一等奖4次,贵州新闻奖二等奖6次,贵州新闻奖三等奖3次,并多次获得省级表彰。

我是贵州日报报刊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记者陈诗宗,特别感谢今天有这么一个机会,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报告工作。我今天的发言题目是《坚守记者初心勇担职责使命》。

2006年8月,大学毕业,我有幸进入贵州日报社,成为一名党报记者,并被派驻到六盘水记者站工作。工作以来,我不但多次跨区域完成四在农家、抗旱救灾、岗乌大滑坡等重大报道任务,更坚守本职岗位,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六盘水的宣传报道。13年来,走遍了六盘水的山山水水,全市87个乡(镇、街道),我走了不止一遍,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村(居)我都曾经采访过。

接到要来发言的通知,我诚惶诚恐、忐忑不安,面对各位老师、各位业内的翘楚,实在不敢班门弄斧。

我是农科学校毕业的学生,从“新闻五要素”是什么都不知道,到学会写稿子,是报社、集团的各位老师谆谆教导的结果。至今,我清晰地记得集团的每一位老师在采访技巧、写作角度、稿件处理等方面给予我的教导和帮助。

按照通知要求,要结合今年获得中国新闻奖谈心得和感受。说实话,对于这个在去年除夕夜完成的稿件,我真的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新闻每天都在发生,作为记者,我们必须学会忘记,并且时时刻刻保持对最新发生事件的关注。

重拾这个稿件,仔细阅读,回想当时的情景,有一句话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一做新闻,坚守初心,方能致远。

我一直有一个“偏执”的认识,就是做新闻,要坚守初心。什么是初心?就是绝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即使你面对的是同样的选题,也要秉承记者的职业操守,认真思考,深挖新闻故事。余留芬和岩博村,是我从业十多年来采访最多的题材,也一路见证了她从县典型、市典型、省典型到全国典型的历程。关于余留芬的新闻报道,我记不清自己写了多少回,可以说我熟悉余留芬和岩博村的所有故事,但是每一次,我都认认真真做好采访前准备,认认真真思考报道角度。《最温暖的除夕最深情的关怀习近平总书记给岩博村的乡亲们捎来新年祝福》这篇稿件的采写,是在除夕夜的晚上7点左右接到消息的,我第一时间联系了余留芬和岩博村的村主任,并采访了相关村民,同时,再次翻阅相关资料,结合党的十九大后岩博村的变化,构思、撰稿、修改,在集团领导的辅导之下,一直到半夜才最终定稿。

这一次能够获奖,我觉得就是始终坚守记者初心的结果,坚守初心,方能致远。

能够获得中国新闻奖,是每一位媒体从业人员孜孜以求的事情。同时,我依然,也永远是一名普通的记者,对我来说,采访就是我的本职工作,写稿就是我的“饭碗”。今后,我将继续行走基层一线,踏实采访、认真写稿,努工作,不负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仁的关心和关怀。

坚守记者初心,勇担职责使命,就是要用脚来丈量土地,用心来感受社会变化。只有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真正俯下身、沉下心、动真情,才能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为展示贵州的好形象,唱响贵州好声音“添砖加瓦”,作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讲好贵州好故事凝聚发展正能量

耿欣

耿欣,女,江苏镇江人,1976年1月31日生,理学硕士。贵州九三学社成员,贵州欧美同学会成员,贵州省海外青年创新创业协会常务理事,贵州工笔画协会成员。

曾任贵州天马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贵州优视摄影公司总经理,现任贵州广播电视台大众生活频道副总监。

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脚踩泥土,深人基层,记录着普通人的悲喜,记录着社会的巨变;用真情实感,用鲜活事例,记录这个时代,是广电人的偉大使命,也是广电人的职责。

2018年,贵州广播电视台和美国Great Big Story工作室在贵州省委宣传部外宣办的指导下,共同合作,推出《中国的隐世之美——带我到贵州The hidden beauty of China》(中国的绿色长廊)5支系列短片,从国际视野出发,通过镜头探索和解读贵州最独特迷人的自然景观、珍奇物种、人文风情及独有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该系列短片在美国Great Big Story网站、APP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发布后,国内各大视频网站纷纷转载,取得了较好的国际国内传播效果。

真实人物的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最好的方式之一。脱贫攻坚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贵州4000万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和理想追求在这场巨变之中,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我们团队采取了纪录片式的跟拍方式,力求能够最大程度还原现场,记录人物最真实的一面。

专业广电人的职责就是要用专业化的记录讲好故事引发共鸣,给时代和社会留下见证。大时代的记者应当有公心和诚意,要真的沉浸到生活中。事实本身自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渗人人们的内心。如果广电人能持续不断地提供这样的记录和作品,那么即便岁月流逝,还是能为世界留下一些东西的。

当今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与世界深度融合、命运与共。“欲扬其美,必知美之所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中国梦征途的蹄疾步稳、中国共产党的自信坚定、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凝结成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贵州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一个个灵动的形象在国家传播的舞台上被讲述出来,贵州人的奋发形象和向上精神感人至深,“牢记使命、感恩奋进”精神力量薪火相传永续接力。在贵州大地,使命和坚守,是让每一个中国人最令人动容的词汇。正是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在平凡的岁月中为我们树起一座座精神丰碑,他们共同把贵州的新形象塑得更亮、唱得更响、传得更远,为贵州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凝聚起了强大正能量。

是的,作为广电人我亦如此,那些温存于心中的感动,缠绕于灵魂的执着,都是人生不改的本色。今日贵州,社会和谐发展,经济欣欣向荣,干部苦干实干,人民勤劳自强。在新时代砥砺前行的步伐中,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贵州故事必将续写新篇,贵州也将与全国一道,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未来。

“零”到“一”的突破既是鼓励更是鞭策

李蓓

李蓓,多彩贵州网中央编辑室副主任,多年来一直从事时政新闻报道工作。曾荣获贵州省新闻奖特等奖一次、贵州省新闻奖一等奖三次,多次获得贵州新闻二等奖和三等奖。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策划的作品《与春天的约会》获得中宣部阅评点赞;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策划作品《越过山丘》获得中宣部阅评点赞。

11月1日,中国记协公布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多彩贵州网作品《脱贫攻坚“连环计”》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标志着5岁的多彩贵州网实现了中国新闻奖从“零”到“一”的突破。

这既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

回顾《脱贫攻坚“连环计”》的创作过程,感慨良多,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吃透政策,把党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与我省认真贯彻落实的实际相结合。

在采编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并认真深人地研读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关政策,特别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有关讲话精神进行了深人学习。通过学习,有两句话让我们深受启发: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要有情怀,更要有办法,有方法。”二是省委书记孙志刚提出:“‘五步工作法’要一環紧扣一环,缺一不可。”这两句话给我们的最大启迪是,前者突出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有办法、有方法;后者在前者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提出了“五步工作法”,要求要一环紧扣一环。由此,我们萌发了创作《脱贫攻坚“连环计”》这一作品的“灵感”。

二是做好策划,突出贵州脱贫攻坚工作特点。

过去的一年,从省领导到一线基层的驻村干部,鼓足干劲带领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使出了十八般武艺,谱写了贵州脱贫攻坚新篇章。正是这些感人的事迹激励着我们去策划与挖掘。

经过多次研讨和策划,结合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实际,确定我们的作品主要聚焦脱贫攻坚中的12个“连环计”,即:“谋而后动”“出奇制胜”“并肩作战”“指点迷津”“对症下药”“走为,上”“筑路助富”“连村联创”“以逸待劳”“树上开花”“量体裁衣”“借船出海”。例如,我们在第一计“谋而后动”中动图发布《贵州省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在第三计“并肩作战”中,9位“第一书记”的驻村宣言诠释了《不负青春不负村》的报道;在第六计“走为上”中,《一场凝聚智慧与力量的“大迁徙”》讲述了一场200万人规模的“大迁徙”。

三是创新呈现,在形式上我们将文字、动图、短视频、H5等“跨界”融合,最大限度地创新设计出好的呈现方式。

《脱贫攻坚“连环计”》运用了最先进的“交互技术”,以书简水墨风结合场景动画,摒弃传统网页的结构,用“简约的操作方式生动的画面表现”构成了这一特殊网页设计,让人眼前一亮。无论是技术支撑还是表现形式,都属创新突破。

作品融合了音频、MG动画视频、手绘漫画等创新的传播方式。每一计都用“妙计锦囊”“古计今用”和“黔哨”三个主线串联起核心内容,翻动观看计策结合锦囊的场景小动画互动操作,生动直观地把贵州脱贫攻坚以来的发展和巨大变化进行了完美呈现。

多彩贵州网仅有五年的历程,我们的路就像一场艰巨而光荣的跋涉,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记录创造这个伟大时代的人民,任务何其艰巨,使命何其光荣,这份艰巨与光荣,让我们的身心为之鼓舞,志气为之高昂。

学习“让我来”精神做一名有担当的记者

李俊

李俊,男,1974年7月出生、主任记者。1993年参加工作,遵义市广播电视台综合频率记者。采写的作品曾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1次、贵州新闻奖一等奖6次。

2012年5月以来,李俊独立策划以“寻访抗战老兵”为主题的公益采访宣传活动,7年来,他实地采访到108名抗战老兵,挖掘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

我是来自遵义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李俊,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心中有信念肩上有担当——学习杜富国“让我来”担当精神,做好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精神丰碑报道》。

由我主创的系列报道《扫雷英雄杜富国》获得了第29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获得的最高奖项的作品。

采访杜富国是在2018年12月10日至20日,是由省委宣传部和南部战区组成的联合采访团,这篇报道的采访和制作时间长达10多天,我们先后走访了杜富国住院的医院云南开远市一家医院、云南省扫雷大队、杜富国的家乡贵州湄潭县,采访了杜富国的战友、家人、邻居共50多人,一共采制了20多个小时的录音。

期间,我被杜富国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特别是他那句“你退后,让我来!”喊出了一个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的铁血担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线生死雷场扫雷官兵的英雄气概,感受到了扫雷官兵在这里用汗水彰显青春,用热血播种忠诚的使命担当。我认真用话筒记录下了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

要完成一条广播作品,采访杜富国先进事迹的录音素材,只是完成了工作的第一步。回到单位后,我们精心剪集录音、精心制作。杜富国的新闻以三集系列录音报道形式在遵义广播电视台播出。我们在制作录音作品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现场音响,用了杜富国的战友、领导、亲人、校友的同期声音,还原了杜富国“让我来”的精神,展示了杜富国代表的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一种担当精神。

系列报道《扫雷英雄杜富国》第一集《生死关头》报道了杜富国的英雄壮举,他在生死雷场喊“你退后,让我来”,用惊天一挡保护了战友生命,感动了中国;第二集《无限忠诚》报道了杜富国在部队培养下,在以爱国奉献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影响下,铸炼“让我来”的英雄奉献精神的过程;第三集《红色之路》报道了杜富国成长之路,向听众介绍了杜富国来自遵义、一座因红军长征而扬名的英雄城,杜富国的家乡湄潭县就是红军长征路过的地方。

杜富国是排雷战场上的英雄,当下在我们贵州脱贫攻坚决战中也涌现了无数英雄,他们在平凡的岁月中为我们树起了一座座精神丰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按照“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脚下有力量、手里有办法”的要求,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要在工作中不断锤炼“四力”,真正做一名有担当、有作为的合格记者。

正安县是遵义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县,今年年底将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接下来,我将深人正安贫困村寨采访,报道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增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最美风景在路上最好故事在基层

程焕

程焕,男,湖南益阳人。2017年8月入职人民日报社,在地方部从事新闻编辑工作。2018年2月,调派为贵州分社记者。

到贵州工作以来,多次参与中宣部及报社组织的重大选题采访调研活动,多篇报道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等重要版面位置刊发。2019年获“新春走基层”活动中央新闻单位先进个人称号。

晴隆县三宝彝族乡,贵州省20个极度贫困乡镇之一。两年前,县里开始对三宝实施整乡易地扶贫搬迁,并新建阿妹戚托小镇作为老乡们的新家园。今年4月,我到那里蹲点调研半个月,近距离观察“挪穷窝”是如何进行的。

刚到晴隆,我听说县城有一支攻坚队,每天晚上辗转于城郊各老旧小区,上门门劝说三宝务工人员尽早搬迁,我决定先跟着他们走走看看。

连续扑空几家,终于“逮到”一位中年老乡,攻坚队到他家已不下5次。在狹窄昏暗的出租屋内,干部们讲政策、道利弊,苦口婆心侃了大半个小时没任何进展。老乡有些不耐烦,拎出一塑料桶苞谷酒,再摆上几个沾满了茶渍的瓷碗。意图很明显:不喝酒就没得谈。

那酒我也尝了几口,谈不上口感多好,只觉得烧喉、冲头。干部们没有矫情,和他边喝边谈,遗憾的是依然没能说动对方。忙活到深夜,各小组聚集起来开碰头会,有人被骂得狗血淋头、有人跟老乡捉了一晚迷藏、有人已经步履踉跄……失望写在脸上,但是没有一个人发牢骚,大家围坐在街头,继续部署第二天的工作。此时我才明白,在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中,“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困难、不怕委屈”,真的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帮扶干部的日常。

搬迁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就业、就医、就学等方方面面,如何让搬出来的群众实现“稳得住、快融人、能脱贫”,考验的不仅是政府的治理能力,更考验着干部们的工作方式和担当精神。

在阿妹戚托小镇,我听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一些人不敢出门,因为房子都长一个模样,出去就找不到自己的家;一些人不会调网络电视,折腾半天也不见响动,还以为电视机出了毛病;一些人分不清电灯和浴霸的区别,大热天把屋子烤得自己都受不了……

为了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小镇成立了新市民服务中心,县里还抽调一批干部,以结亲包保的形式为每个家庭提供对口帮扶。从证件办理、房子里的水电网气,到就业培训,帮扶干部从一桩桩小事做起,真心诚意、任劳任怨,只为换来搬迁群众的一份安心。

有位留守老人告诉我,她曾多次住院治病,每次都要把在外工工作的子女叫回来照顾自己。今年旧病复发,住院前她试着给服务中心打了个电话,没想到很快就有人找上了门,省去了不少折腾。遇到事主动找干部求援,这本身就是一种认可,从搬迁群众充满温馨的话语中,我听出了他们的满意度,如果干部们没有扎实的作风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老百姓恐怕不会违心点赞。

蹲点结束,我一口气写了4000多字的调研报道,总编室在版面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依然留出要闻版大半个版刊载。现在回想起来,稿子之所以能顺利过关,并非我写得有多出彩,而是这里的易地扶贫搬迁故事足够精彩。

如今,脱贫攻坚进人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也是最吃劲的时候,贵州广大扶贫干部正以冲刺的姿态,领着老百姓奔向全面小康。他们参与和见证的奋斗圆梦故事,也是值得我们用镜头和笔头深度发掘的新闻富矿。

最美风景在路上,最好故事在基层。

(本组报道转载自《贵州日报》)

践行“四力”解剖“麻雀”

欧甸丘

欧甸丘,男,2010年6月,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到新华社广东分社开启记者生涯,从事过时政、财经、评论、农村的相关报道,先后担任分社总编室韶关新闻部主任、评论新闻部主任、农村新闻部主任。

2017年4月开始,离开新华社广东分社,参与石阡县脱贫攻坚工作,挂职贵州省石阡县县委书记助理、县委办副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要求系统全面、指向明确,意蕴深厚、内涵丰富,涵盖了宣传思想工作者所应具备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工作作风。对我而言,在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挂职扶贫的过程是履行扶贫干部职责、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过程,同时也是践行“四力”“扎根基层”的过程。

三年的时间,概括起来讲,我只做了一件事情,解剖了一只“麻雀”,这只麻雀就是石阡。大家都知道,自秦始皇建立郡县制之后,中国社会便有句古话“郡县治、天下安”,县在中国政治体制里具有特殊的地位,认识一个县,对于认识一个市、一个省,甚至整个中国的基层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锤炼脚力和笔力,我加深了对石阡的了解。石阡有311个村(社区),在履行好扶贫职责的同时,我到其中250多个村进行过深人采访调研,采访了2000多人次的干部群众,写完了10本笔记本,写出了近40篇稿件,近10万字的新闻报道,写出了30多万字的挂职扶贫日记,写出了一本22万字的书。

这几年来,我全程参与了石阡县脱贫攻坚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全程记录了石阡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全程感受了贫困县脱贫摘帽的酸甜苦辣。这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锤炼了我的眼力和脑力。我从如下三个方面把践行“四力”和解剖“麻雀”结合起来。

一、从自身解剖

(一)改变了对基层干部的认识

作为新闻生产者的记者,认识基层干部的主渠道在于阅读、采访新闻的过程,其次在于采访时的一面之缘或数面之遇,再次在于几个关系非常好的基层干部朋友。毫不夸张地说,过去一段时间的新闻报道里,关于基层干部的负面报道数量远远超过正面报道,基层干部往往被“妖魔化”“污名化”。记者由于某件新闻事件采访某个基层干部的时候,往往也是“问题导向”比较多,干好了是应该的,没千好才会“被采访”。基于此,站在大部分记者的角度看基层干部,没有太多好印象也就不足为怪。

当了几年基层干部之后,我觉得是时候把所认识的基层干部群像详细说一说了。“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代诗人王冕这首《墨梅》通过描绘出墨梅朴素的颜色,映衬出淡雅、清丽的脱俗气质。自然形成的颜色同样给扶贫干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无需太多语言,看到扶贫干部身上的“颜色”,就看到了那一个个鞠躬尽瘁、忘我付出的身影。

红色——流血牺牲。脱贫攻坚这几年,牺牲在前线,且见诸新华社报道的扶贫干部有24个,这是不完全统计。铜仁市沿河县因公殉职的扶贫干部文伟红,老百姓谈起来就会忍不住哭泣。

白色——日下乡督查脱贫攻坚工作,四十岁左右的女乡镇党委书记陪同我调研。分开的时候,她弯腰系鞋带的那一刹那,刚好站在她身边的我无意间看到她的头顶发根处白了一片。“都是搞脱贫攻坚这一两年白的。”她苦笑了一下。当舆论聚焦在八零后“白发书记”——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湾碧乡党委书记李忠凯的时候,我在石阡脱贫攻坚一线也看到了很多年富力强的“白发干部”,甚至有的年轻干部头发全白了,只是染黑了或者戴着假发。

黑色——2017年夏天,黄昏时分,我来到坪地场乡某村暗访,督导干部到岗到位情况——所有驻村干部必须吃住在村。当我来到一位驻村干部居住的地方时,这名干部正穿着一条短裤蹲在地坪上的水桶边洗澡。他满是肌肉的背上有黑白分明的印迹,白色部分恰恰是他天天穿着走村串户的背心形状。修建通村通组公路、进村人户识别贫困户、推进产业扶贫....大量扶贫工作都是在露天下进行,太阳晒出来的黝黑是上天颁发给扶贫干部们的奖章。

黄色——习近平总书记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七月份正值石阡雨季,下雨天我到村里调研,交通局长杨胜高跑来跟我介绍情况,他鞋子上、裤.腿上、身上满是黄泥。我打趣地说:“你这个杨局长,变成了’黄局长’了。”干部脚底板有泥,脱贫攻坚心里才会有底。“天不下雨,我不下班”“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成了这位交通局长的口头禅。2018年,石阡修了1400多公里的通村通组路,解决了40多萬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这位交通局长为此跑坏了7双鞋。

(二)改变了对基层工作的认识

才参加工作不久,我总是对基层提出的“5+2”“白+黑”工作“经验”嗤之以鼻,觉得休息无罪。然而,三年的基层干部亲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的工作不向黑夜要时间能干得好吗?

在石阡工作的三年中,关于“时间”的概念我有两个记忆最为深刻:一个是为节约时间吃简餐,一个是熬夜。

在石阡吃过的简餐有两种,第一种是和县委书记皮贵怀下乡时吃的。2018年冬天,我和司机曹国明陪同贵怀书记共三人到本庄镇下面的一个村暗访。走访完贫困户,饿着肚子来到村委会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左右。村支书难为情地说,驻村干部刚刚吃完午餐又下村去了,熟菜全部被吃完了,厨房里蔬菜、肉、蛋都没了,只剩下米饭。皮书记跑到厨房,一面吩咐村支书去拔几棵新鲜白菜来,一面在液化气灶上煮上一锅开水,放上油、盐和辣椒粉。白菜弄来后,切成小块放在那锅煮好的开水里,一个白菜火锅就弄成了。三人围着白菜火锅狼吞虎咽,二十分钟搞定,吃完继续进村人户调研。

第二种简餐是在会议室吃的。为了不因开会影响乡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四大办(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府办、县政协办)”把每周要开的会议都集中安排在周六或周日,经常一开就是一整天。政府大院没有食堂,但政府旁边几百米处就有好几个卖简餐的餐馆。为了节省时间,中午休息15分钟,让大家在会场吃简餐。简餐就是酸菜炒饭或者蛋炒饭,盛在两个直径约半米长的大脸盆里。

简餐意味着挤出吃饭的时间用于工作,熬夜则意味着缩减休息时间用于工作。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提出,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落实大扶贫、大生态、大数据三大战略。在这段特殊的扶贫岁月里,脱贫攻坚成了所有工作的核心,成了所有资源聚集的焦点。我曾经问一位基层干部是不是把自己90%的精力都用于了脱贫攻坚工作,他回答说:“不是的,是99.9%,还有0.1%是在睡觉。”

就我自己的亲身体验而言,在石阡工作的三年中熬夜的数量,比从2010年到新华社广东分社参加工作至2017年4月来扶贫前夕——七年时间里熬夜的数量全部加起来还多得多。为什么有那么多夜要熬?

做到精准的关键的第一步在于找到老百姓,并和他深人交流。但对基层干部而言,要找全村老百姓,或找到老百姓家里能管事的那个人并不容易。平常老百姓家里,多是管不了事、干不了活的人留在家里看家,能干活的人都会出门劳作,作息时间一般都是早上天刚刚亮就带着饭盒“上坡”干活,中午干活累了便把带来的盒饭吃掉,天黑再回家。干部要想找到老百姓做深人交流,只能等到老百姓收工回到家里,并且把饭吃了、猪喂了以后,也就意味着多数情况下扶贫干部只能晚上八九点以后才能正式人户开展工作。不依靠晚上加班,不找到老百姓,怎能实现扶贫对象精准?更遑论实现“六个精准”!

(三)改变了对新闻稿件的认识,

如今,回过头去翻阅自己过去七年间写过的稿件,真有种登高望远的感觉,一边看着那些过去的稿件,一边在问自己:为什么当时考虑那么不周详?为什么稿件的漏洞那么多?为什么不能选择一个更好的新闻角度?“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在未来的记者生涯中,心中多了把戒尺,眼中多了一个角度,这笔无形财富将让我终身受益。

习近平总书记说,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在恪守新闻报道真实性原则上面体会尤其深刻,农村调研报道应该避免非权威论断、预判性结论、隐瞒式陈述三个陷阱。下面结合我的经历,给大家讲三个故事。

1.非权威论断陷阱

今年6月初,县城一所小学的班主任李老师向我反映一个情况:班上的一个学生家境十分贫困,父亲是残疾人,母亲离家出走多年不知去向,住的是烂房子,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没有能够评上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没有评上低保户。李老师说,她和学校分管扶贫的副校长曾多次到学生家里实地调研,情况属实,希望我向县领导反映一下情况,帮助解决这个贫困学生家庭的实际困难。

我邀请该校领导一起到学生家里调研。学生家距离县政府不到3公里,属于城乡接合部。学生家里的情况令我震惊:三间老旧木房子立在泥土上,不足两厘米厚的三合板贴在木房子的柱子上就构成了“墙壁”,“墙壁”与屋基之间有约一尺高的空档,属于典型的危房;家里除一张床、一床棉被、一张桌子、一个电饭煲外,几乎没有其他家具;谷仓里没有粮食,厨房的米缸里剩下的米只够吃几天。孩子的父亲今年47岁,是泥水匠,右腿有轻微残疾,靠打零工为生。旁边的几个邻居也告诉我,,这家确实很贫困、很可怜。

根据精准识别政策和实地调研了解的情况,我判断这家人应该属于“漏评户”,于是立即到所在地的街道办找党工委书记告知情况。街道党工委书记两天后传来一份调查报告并附上了相关证明文件:该学生家在县城还有一套240平方米的商品房,学生的父亲在附近某工地上务工,今年以来已经收入3万多元。那三间木房子是几年前该学生家的宅基地被国家征用后,应拆而暂未拆的危房。按政策,该户不应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也不应享受低保政策。我再次实地查看,确如街道办的调查结论所言,那个学生家的商品房正租给了别人居住,每月租金2000元。

常言道,眼见为实,但这件事情却说明眼见不一定为实。找到了现场,并不等于找到了事实的核心;走到了基层,并不等于深人了基层。容易在假象面前迷失的原因一方面是对于贫困群众的天然同情心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乡镇村基层干部的“妖魔化”印象,另一方面是调查方法上出现了问题。

从调查的方法上看,为了获取事实真相,我采访了学生本人及其家长、班主任、副校长、校长、邻居等多个信息源,既实地查看了学生家庭中房屋的现状,又调取了学生父亲的残疾证、户口簿等书证,所有信息都指向同一个观点:这个学生家属于“漏评户”。以往的很多调查性报道取证往往就此停止,并且自以为获得了足够的证据支撑,但实际上恰恰容易忽略最权威的信息源:当地政府。

决不能因为获取的初步信息证明了自己最初的預想或者符合自己的惯常情感,就放弃对权威信息源的核实。不权威的信息源说一百次,不如权威的信息源说一次。

2.隐瞒式陈述陷阱

某县某村的冷水养鱼特别有名。我先后三次到这里调研,最后一次才获得这个养鱼项目的真实情况。去年5月份,我第一次到该村调研,看到鱼池不到一亩,水深不足半米,里面只有几条鱼在外面晃。村支书和驻村干部都跟我说,现在的养殖和销售都非常顺利,形势一片大好。去年11月份,我第二次到该村调研。村干部告诉我,中华鲟供不应求,卖得只剩下刚刚购进来的鱼苗了,鲤鱼和草鱼成了饲养的主要鱼种。我问负责饲养工作的村支书,鲤鱼和草鱼池每天要投多少饲料?村支书模糊地说,几百块钱的饲料。

今年4月,我第三次来到该村调研该冷水养鱼项目。中午吃饭的时候,多次跟我打过交道的村支书才告诉我真相:养鱼是假的,卖鱼才是真的。他说,本地不适合七星鱼,去年5月我来调研的时候,刚刚买进来2000斤七星鱼死掉了1100斤,但好在进货价只有20元/斤,出售价则在50元/斤左右,卖掉剩下的900斤还赚了几千元;鲤鱼和草鱼经营则是从外地购人成品鱼,进货价在8元/斤左右,买回来后养在池子里,不用喂,两三个月之后,等每条鱼瘦掉1-2两,再把这些鱼包装成本地生态养殖的鱼出售,价格达到15元/所以上;养殖中华鲟鱼苗只是为了告诉别人这里真正在养中华鲟,但实际上这里出售的中华鲟都是出售前几天从外地拉过来的。

对真相的深入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能否避免落入隐瞒式陈述陷阱有赖于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是与采访对象建立信任关系。对于这个冷水养鱼项目而言,真实的情况实际上是村干部们经营集体经济的“机密”。一旦这些“机密”泄漏出去,不仅会对他们的经营带来极大负面影响,还可能因此得不到来自各个层级政府部门的项目资助。只有与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起信任感,才能让他们放心将真相和盘托出。二是细致观察,保持怀疑精神。任何虚假的东西都难免留下蛛丝马迹,也无法让所有人都为其虚假本质进行粉饰。第一、第二次调研冷水养鱼项目时,七星鱼存池量太少、村干部说不清每天投人饲料的量、中华鲟等鱼的销量与生长速度矛盾等问题都是这个项目中的疑点。如果抓住这些疑点深人采访,必然能够拨开覆盖在真相上面的那些迷雾,让真相尽快浮出水面。

3.预判性结论陷阱

去年5月,县里举行全县产业项目观摩,19个乡镇街道各拿出一个自己认为做得最好的产业项目进行观摩,县委书记和县长各带一支由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县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队伍分赴各项目现场观摩。所有观摩同志对每个项目打分后取平均分作为该项目的最后得分进行全县排名。

我参加了县委书记带队的那支观摩组,并作为评委之一对项目打分。村支书介绍:村集体经济组织种植工业辣椒200亩,保底产量为2500斤/亩,龙头企业的保底收购价为1.5元/斤,还派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种植,除掉每亩1200元的成本投人,年底最少可以赚到30万元;套种了部分凉薯在辣椒地里,产量至少2万斤,凉薯市场价为1.5元/斤,除掉种植成本,最少可以赚2万元。村支书对此信心满满,观摩队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我给的分数是95分,超出该项目的最终得分5分。

今年4月,我再度到这个项目所在村进行调研,村支书沮丧地告诉我,去年的观摩项目最终亏了20多万元。村支书解释说:“由于辣椒苗移栽迟了1个月左右,导致平均产量连1000斤/亩都没有达到,有的甚至没有结出辣椒;凉薯成熟后,市场价暴跌到5毛钱一斤,100斤凉薯的收人还抵不上挖这100斤凉薯要支付的人工费,几万斤凉薯烂在地里了。

有的新闻报道,往往容易把预先设想的“事实”当成最终发生的事实,容易把想象的美好场景当成新闻现场。尤其是在脱贫攻坚报道中,有的出于“鼓舞士气”故意增加“正面元素”,有的记者甚至认为脱贫攻坚正面报道即便出现事实偏差也不会有人追责,如此种种都是导致新闻报道丧失真实性的根本原因。

慎重对待预判性结论,防止落人采訪对象一厢情愿设下的“陷阱”,需要从两个方面提高警惕。一是应当对采访对象画出的完美蓝图保持警惕。很多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蓝图看上去越完美、计划越周密,就越需要明辨是非。就像这个村支书,他的赚钱蓝图极其美好,但仔细一想竟然忽略了技术因素、市场因素、气候因素对工业辣椒和凉薯的影响,更无从谈起对影响项目收益的负面因素的规避。二是应当对采访对象说出的对其自身有利的信息保持警惕。在这个案例中,村支书为了让他的观摩项目在评审中赚取更高的分数,必然会故意放大项目的积极效果,有意无意淡化项目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新闻调查如果不去对村支书淡化的风险进行“补课",则很容易扔掉新闻的真实性,不恰当地为人抬了轿子。

二、从报道解剖

在石阡的三年时间,我撰写了近40篇稿件,涵盖各种类型的报道,新媒体客户端点击量超过2000万次。挂职扶贫以前,我认为只有北京、上海、广东这样的大城市才是新闻富矿,西部地区只是“矿渣”。但是挂职扶贫之后,我发现,其实一个县也是新闻富矿,之所以认为这里没有新闻,其实是我们对这个地方并不了解。党的新闻工作理论要求我们以正面报道为主,我将以如何在石阡做好正面报道来阐述我的经历。我认为应抓住三个大的方面一典型人物、典型经验、典型故事。

(一)典型人物报道

在石阡,我先后写了21个人物,有的稿件一经播发,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新媒体客户端的点击量均超过50万次。以《“绣爷”的春天》稿件进行分析:

1.线索的获得

这是和县委书记皮贵怀下乡途中所获得的。总书记说要锤炼过硬的脚力,此乃金石之言。经常是一个人出去走村串户,发现了很多一般人发现不了的线索。很多新闻采编领导经常要求记者要做出大稿,却不愿意投人成本让记者去做“扫街”的“无用功”,不做“无用功”哪来的“有用功”呢?

2.主题的选择

选择跟人性、时代紧密相关的主题和角度来写作。“绣爷”的春天总共有三个小标题:“清明上河图”、快乐把歌唱、顽强的生命,分别反映的是这个人物的坚韧、乐观、拼搏三种精神。这体现出的是我从什么角度向读者呈现出一个人,如何带领读者去认识一个人。

3.细节的摄取

表现主题无疑需要更多细节的材料,才能打动人。比如唱歌的细节,比如他的皮包骨,比如他绣了几亿针。

(二)典型经验报道

有宣传部门,曾要求我去做一个正面报道,讲述他们的一项很好的政策:他们对贫困家庭的学生,从幼儿园到研究生全部都给予资金补助。被我一口拒绝,这是完全不懂政策的表现。总书记早就讲过,不要吊高胃口,不要任意提高标准。但是这个地方却要把吊高胃口作为正面典型经验来做,真是糊涂。

(三)典型故事报道

在铜仁市扶贫的三年中,我曾碰到过一个奇迹一因病在地上爬行了30年的玉屏县皂角坪街道茅坪村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张琼被成功医治疗好,双腿恢复了行走功能!张琼被“扶”起来了,这是医疗扶贫制造的奇迹!但是我看了网上几乎所有关于这件事情的报道,都是在讲述张琼生活前后的对比的故事,停留在讲奇迹本身,却没有深入讲好奇迹是怎么产生的。恰恰奇迹产生的过程一医疗扶贫,才应当是我们的宣传重点,我们的扶贫干部在这个过程中是怎么发挥作用的,这个才是重点。

三、从扶贫解剖

(一)从深入调研着手

发展辣椒产业关系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但无论在群众中还是在县乡领导层都存在一定程度分歧。分管农业的县领导、群众的意见虽不无道理,但只能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之一,更重要的是要去实地调查,真正搞清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看看难题是否有解。为了科学决策,我决定对全县辣椒种植产业做个深入调查。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走访了辣椒种植比较集中的枫香乡、国荣乡、石固乡、龙塘镇等四个乡镇的12个村,访谈了包括龙头企业负责人、种植大户、普通群众、村干部、乡镇干部等在内的40多个采访对象,终于形成了自己对县内辣椒产业的一些重要判断。

失败的一个原因是,经营机制未理顺,成本控制不精细。在枫香乡,同样是1.5元/斤的收购价,种养殖大户种植的工业辣椒达到4000斤/亩,每亩赚钱超过3000元;个别村集体经济种植的同品种工业辣椒产量也达到了3500斤/亩,但算下来每亩亏损了1500多元。种养殖大户道出了奥妙所在:他自己种植的辣椒所有成本加起来控制在1000元/亩左右,而集体经济种植的辣椒成本有的超过2700元/亩,多出来的这部分成本大多是劳动力成本。“不管劳动能力如何,村民只要向村支书提出要到辣椒地里来务工的请求,村支书大多难以拒绝,还得开同样的工资,就出现了私人种植的辣椒地里一个人能干完的活,集体经济辣椒地里五个人在干。”这位种植大户说。

不是市场找不到,而是传统习惯难改变。县内辣椒龙头企业总经理告诉我,这几年他们每年接的工业辣椒订单都在100万吨左右,但是把石阡及周边几个县种植的工业辣椒收过来最终也只完成了70万吨的量,他们正采取为农户垫付肥料、地膜、辣椒苗成本的方式鼓励农民种植工业辣椒。眼皮底下就有供不应求的辣椒市场,为何还是出现辣椒卖不出去的情况?

坪山乡的一名种植大户去年种植了10亩食用辣椒,但辣椒成熟的时候价格一路下滑,最终出现卖掉辣椒的收人还抵不上采摘辣椒的人工费。我问他为什么不种植工业辣椒?他说:“从来没有种过工业辣椒,不敢种,食用辣椒卖不出去还可以吃,工业辣椒卖不出去可吃不了。”国荣乡、石固乡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市场需求旺盛的工业辣椒没有足够的人来种,而按传统习惯种植的食用辣椒不好卖却还在不停地种。

通过调研,我认为订单种植工业辣椒完全可行。但是要使得村民们接受这个观点却并不容易,一方面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种植习惯难以改变,另一方面是前几年产业探索中出现的巨额亏损严重打击了农民们尝试新产业的信心。(二)从群众工作着手

张举是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高楼坪乡党委的组织委员,小湾村的包村乡领导。2018年7月,我到高楼坪乡采访,尽管刚刚经历了第三方评估验收,作为乡领导的张举特别累,但是仍旧非常热情接待了我。张举在跟我谈起他在村里做群众思想工作时,各种细节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更有无穷的感慨。

1.一声“姨妈”

小湾村的群众吴某有3个儿子,同年老的父母(均残疾)一起居住,家庭生活比較富裕,其中1个儿子拥有一辆轿车。2017年,按照政策标准,吴某不再符合享受低保待遇的条件,于是张举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决定从低保户名单中删除了吴某。从此,吴某便和张举“杠上了”。吴某一看到村委会开会,就跑过来反映家里的特殊困难情况,要求给予低保待遇,还威胁村干部“如果不给低保,就请记者来曝光。”

张举为了做通吴某的工作,每周至少要去一次吴某家,一坐就是两小时以上。“每次去都跟他讲政策,但吴某几乎不为所动,宣讲政策讲到口千舌燥,他最后还是只有一句话,就是要求给低保待遇给她。”张举说。

长期政策宣讲并未奏效之后,张举决定迁回包抄,打感情牌。张举打听到吴某的妻子姚某的老家是在隔壁乡的一个村,恰好张举曾在这个村当过村支书,对姚某在老家的亲戚都非常熟悉。“我跟姚某说,我的妈妈也姓姚,年龄跟她也差不多,论辈份我应该叫她姨妈,改变了以前‘讓婊(阿姨)’的叫法,从此拉近了和姚某的距离,同时请了姚某老家的亲戚来做工作。”张举说。

张举的一声“姨妈”冰释了所有矛盾。不久,吴某的顽固思想就被他老婆的训斥融化,不仅理解了低保政策,还更加体谅驻村干部们的难处,帮着驻村干部去做村里其他“钉子户”的工作。驻村干部来到吴某家,吴某都要留着干部们喝茶、吃饭,热情倍至。

“如果那一刻,我母亲不姓姚,而贫困户姓姚的话,那我母亲那一刻也得先姓姚。”张举跟我说了句开玩笑的话。张举这句玩笑话,恰恰令我的心情很是复杂。

我出生、成长于农村,见过许多村干部、乡镇干部下乡工作的情况,除了干部们高高在上的印象留在我记忆深处之外,从来没见过干部为拉近群众关系,主动去认群众做“干亲”的情况。

我相信,张举在叫姚某“姨妈”的时候是带着感情的,要不然光凭一句亲热的话解开不了群众的心结。但无论如何,从这一声“姨妈”里,我似乎看到,驻村扶贫干部为了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真的放下了自我,放下了身段,放下了高傲。谁都无法否认,这里的扶贫干部是真正用“心”在跟老百姓打交道,是真正将心比心,去弥补过去干群关系产生的裂缝,同时为迎接新的时代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2.帮群众找到了牛

小湾村周某原来被评为贫困户,但由于后来被发现她3个女儿的经济条件都很好,其中一个还开宝马轿车,被作为“错评”取消了贫困户资格。从此,周某对张举心怀不满,经常到村委会大吵大闹,一看到有上级领导来村里视察,就立即跑到领导面前扑通一下就跪下开始哭诉。

张举坦言,开始的时候,很害怕去周某家,因为一进周某家,就必定会被缠住,不知道怎么才能脱身。但经过几件小事情之后,张举成为了周某家最受欢迎的客人。

周某和丈夫都是勤劳的农民,家里养着一匹马和4头牛,夫妻俩口整天都在田里、土里干活。有一天,夫妻俩口把牛扔在山坡上吃草之后,便到附近的旱地锄土。天黑的时候,却发现牛不见了,急得夫妻两个四处大声呼喊。张举听到消息后,带领全村驻村干部打着手电筒四处帮忙寻找,终于在半夜时分从其他村的山林里找到了走失的牛。“周某夫妻俩口千恩万谢,他们根本没想过平时‘得罪’得很厉害的驻村干部居然会主动帮忙找牛。”张举说。

又过了一些时候,周某家的玉米地被邻村群众家的牛糟蹋了,30多棵玉米苗被牛吃掉。周某要求对方赔款200元,但对方坚决只赔100元。由于矛盾无法自行解决,她便到村委会请张举去帮忙解决。张举和邻村的工作组进行了对接,据理力争,按照被毁玉米苗棵数赔款,最终让责任方赔偿了周某200元。

群众的小事,都是干部的大事。帮群众解决了细小的事情,群众的思想工作就做通了,群众对干部的满意度就提升了。两件“牛事”彻底消除了张举和周某之间的隔阂和误解,让张举再也不害怕进周某的家门。

张举每次到周某家都不闲着。初次到周某家,张举看到周某的厨房漏雨、采光很差,于是根据区政府的相关政策,把周某厨房的瓦重新翻盖了一遍,把墙壁加高了几寸。后来,张举看到周某的家里不够整洁,卫生不够清洁,于是便主动帮忙叠被子、擦玻璃、打扫屋里屋外卫生。“帮他家搞了几次卫生以后,他们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坚决不让我们再帮忙搞卫生,他们自己慢慢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张举说。

见到周某的时候,周某满怀感激地对我说,他活了60多年,张举来家里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干部,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干部会帮老百姓找牛,从来没见过哪个干部会到家里帮忙搞卫生。

细节里见真情,细节里看成败。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总能听到不少干部抱怨有的群众太难缠,其实应该反思的是干部们有没有真正去想过老百姓真正需要什么?老百姓的需要从来都很简单,他们从来都是最容易被感动的一个群体。

3.给独居老人号“脉”

小湾村有位60多岁的独居老人潘某,育有一个儿子。但潘某与儿子、儿媳关系很差,经常吵架,拒绝住在儿子的大房子里,一个人卷起铺盖住到了祖屋(已成危房的老木房子)里。潘某的儿子、儿媳也拒绝赡养潘某。潘某几次三番到村委会要求评为贫困户,但因为不符合条件未能如愿。每次有上级领导到村里视察,潘某总要拉着领导的手来看她居住的危房,同时哭诉村里不给她评贫困户。

新产生的干群矛盾和陈年累积的家庭矛盾交织在一起,足以让任何一个干部为之头疼。张举采取的第一步措施就是解决老人暂时的收人问题,让老人能过上相对充裕的物质生活。“村里需要人打扫卫生,我就去请潘某来,工资70元一天,让她有活干,有收人,生活不至于没有着落。”张举说。

按照危房改造补贴政策,如果儿子有大房大屋,便不能给父母的危房进行“危改”。唯一的方法就是让潘某愿意住到儿子家去,让潘某的儿子也愿意接纳其母亲。

张举先是带着工作队到潘某的儿子家做思想工作。张举说:“我跟她儿子说,让母亲住危房,不赡养,绝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涉嫌违法,情况严重的时候司法部门是可能要抓你去坐牢的。”工作队同时把万山区公安局、司法局、法院、检察院联合制定的关于打击不赡养父母的相关法律文件张贴到了潘某儿子家的大门上。潘某的儿子、儿媳开始意识到必须处理好跟母亲的关系,立即同意马上去请潘某到家里居住。随后张举便带着潘某的儿子一起劝说潘某离开危房,到儿子家居住,但潘某仍旧不为所动。

适逢潘某的孙子骑摩托车摔断了小腿骨,花费医疗费几万元,全家经济情况陷人困境。心疼孙子的潘某立即跑来看望孙子,并拿出自己的有限积蕃来给孙子治疗。张举了解到情况之后,立即倡议全村所有干部群众为潘某家捐款,同时通过“轻松筹”发布募捐信息,共为潘某家捐款1万多元。“当工作队带着1万多元募捐款送到潘某手中时,潘某同意了去儿子家居住。潘某的‘脉’终于号准了。”张举说。

张举再到潘某家时,儿子、儿媳已经开始尽赡养义务,签订了赡养协议,潘某也尽力帮儿子、儿媳照顾好孙子,一家人又重新回归了亲密、融合的和谐状态。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抓住群众的“痛点”才能做好群众工作。一个优秀的干部,应当要清楚,潘某的“痛点”在于她的孙子,潘某儿子的“痛点”在于对法律的敬畏。事实上,当我回过头去审视近两年来所碰到过的做群众思想工作的各种各样案例,发现成功的案例无一不是站在群众视角,消除群众“痛点”,而失败的案例中总是有自以为是、不得要领的基层干部身影。

(三)从具体项目着手

新华社扶贫队在石阡帮扶期间,做了很多实事。信息扶贫方面,编制了中国铜仁梵净山养生指数、精准扶贫指数等;人才扶贫方面,我们援建了石阡县的幼儿园,组织新华社职工“一对一”帮扶石阡200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同时举办了两期铜仁市宣传干部培训班,第三期即将举行;搭桥扶贫方面,援助了石阡价值一千万元的核磁共振机,援建了坪山乡大坪村党员活动中心;项目扶贫方面,援建了2家茶叶加工厂,1家酥脆枣产业园;推广扶贫方面,每年都拿出1000余万元的广告版面和时段免费推介石阡,另外每年发动工会组织采购石阡农特产品500万元以上。石阡县委县政府向新华社致感谢信,信中说:“新华社驻石阡扶贫工作队员政治素质高、纪律规矩严、工作作风实,在工作中始终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呈现出宣传扶贫风生水起、信息扶贫捷报频传、搭桥扶贫喜结硕果、人才扶贫影响深远的帮扶工作格局,有效传播了石阡好聲音,广泛拓展了石阡朋友圈,全面凝聚了发展正能量,为推动石阡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019年1月,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同志对新华社定点扶贫工作作出批示,认为新华社帮扶贵州以来,积极整合全社力量,引人各方资源,投人真金白银,倾注真情实意,多形式开展帮扶,有力推动了石阡县脱贫攻坚。

猜你喜欢
潘某贵州攻坚
女子推倒性骚扰男子致其死亡不担责
女子推倒性骚扰男子致其死亡不担责
保护家人免受侵害防卫案
逆子嗜賭偷夾萬三百萬輸光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攻坚脱贫
贵州教育出版社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神奇的贵州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