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数据新闻可视化报道模式的困境和出路

2019-09-10 07:22陈建中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新媒体

陈建中

摘要:《深圳晚报》在探索数据新闻可视化的道路上可谓起步较早,在纯纸媒时代已经推出了《表示》等专版,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进入融媒体时代后更以数据新闻可视化作为新媒体报道手段的一个抓手,生产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受到了用户和客户的肯定。同时,由于起步早,《深圳晚报》在数据新闻可视化报道发展上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路,有的经验和思考值得记录并分享。

关键词:数据新闻可视化;可视化报道出路的思考;新媒体

一、《深圳晚报》数据新闻可视化起步早

虽然网络媒体因为拥有领先的网络技术、多样化的呈现方式等特点,在数据新闻报道方面起步最早,例如搜狐、网易、腾讯、新浪等门户网站2011年前后已经推出“数字之道”“数读”“新闻百科”“图解天下”等专栏,但传统媒体在数据新闻报道中占据的资源优势同样不容忽视。有学者就指出,“传统媒体在对资源的利用中实现了原创,而不只是搬运”。给予数据新闻报道的可视性、形象性以及客观性等特征,数据新闻成为了传统媒体转型的新抓手。

《深圳晚报》从2013年开始,在自身报纸版面和下属的《口岸报》等版面上,推出了“深加工”“深报道”“表示”等专版,组建了一批专业的制图、制表、设计、美编团队,定期推出一批设计独到、带思想能叙事的数据新闻版面,让读者眼前一亮,成为了《深圳晚报》的品牌之一。

“表示”专版旨在通过编辑和美编的手,把简单枯燥、零散隐蔽的新闻信息数据进行整理,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就能读懂版面语言的含义,接收到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例如2014年7月28日A6版“表示”专版推出的专题“三成多在校大学生选‘东家’最爱国企”,就是在中华英才网发布的《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的通稿基础上,通过选取、提炼数据,用图表的形式把数据中诸如“三成大学生首选一线城市”“预期薪酬比去年上涨2000元”“自主创业倾向者大增”“通讯电信业广受青睐”等等有意思的新闻点提取出来,让读者一目了然,不拘泥于长篇大论的文字里。“每一个优秀的数据新闻应该和读者的眼睛直接对话,让读者用眼睛去理解,让大脑去休息”。

政务报道一直是纸媒的强项,但对于都市报和晚报系来说,却不能像日报一样“板着脸孔说教”式地报道政务新闻,数据新闻可视化模式就成了《深圳晚报》的利器。其中,“表示”“深报道”等栏目专版充分发挥了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作用,让读者通过一批数字和图表看到不一样的深圳政务新闻。例如2014年5月28日的B02-03版,深晚记者编辑通过深圳媒体公开报道的书记市长的政务活动新闻,统计出两人半年来的活动轨迹,做出了《有一种数据叫忙碌》的专题报道。从开会次数、活动次数、外出考察次数、调研和陪同上级领导调研次数、会见过企业高管情况等数据,不需要繁花锦簇的文字,不需要罗列丰功伟绩,直接给读者一个直观的印象,深圳的主官们每天都在为城市的发展奔走出谋划策。数据新闻可视化操作打破了以往新闻报道中单一的以文字为中心的形式,让数据和图表成为了新闻的主体。

二、数据新闻可视化实践中的困难

《深圳晚报》虽然在数据新闻可视化报道中做得风风火火,但是随着纸媒经营形势走下坡路,日常版面数量的压缩和骨干采编技术人员的流失,近年来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深圳晚报》在国内都市报晚报系中运用大数据可视化方面走得较早,不少问题具有行业的典型性和前瞻性,属于“春江水暖鸭先知”。

(一)呈现形式单一,造成审美疲劳

与国外同行相比,国内主流纸媒采用的可视化数据新闻的形式大多停留在柱状图、饼状图、线形图,《深圳晚报》的美编力量相对较强,但也只是增加了多样式图标、立体图、3D地图等形式,且制作时间较长,不利于动态新闻的数据可视化表达,使用频率不高。反观国外媒体,如英国《卫报》在报道伦敦骚乱事件中运用了数据地图、热力图等形式,对骚乱爆发地点和原因进行阐述。

(二)数据来源单一、时效性较弱、可信度存疑

众所周知,国内主流媒体制作数据新闻,数据来源无非是新华社、中新社等大型通讯社和市场调查公司、财经旅游人才等专业网站等。除大型通讯社是权威信息来源外,其余的各种大数据大多为各个公司网站平台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制作推出,所用的问卷、调查对象范围、数据提取模式等均有明显倾向,客观性和覆盖面均不太理想。《深圳晚报》为扩大数据来源,在增加客观性上做了一定努力,如上文提及的利用公開报道数据总结新任市领导的工作特点,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此方法基础数据庞大导致投入力量大、见效慢,且不能成为常态。

(三)技术力量不足导致创新乏力

改变可视化呈现形式单一的方法,较为依赖于技术力量的创新。在国外同行和国内门户网站数据新闻可视化团队中,技术开发人员的比例接近甚至大于50%,但以《深圳晚报》为代表的国内传统纸媒,参与数据新闻可视化生产的团队中,基本以记者编辑美编为主,很少看到技术人员的身影,这也意味着报纸上的可视化数据新闻模式很难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创新。

在科学技术发展到纳米时代的今天,计算机技术已经能帮助媒体达成技术上的飞跃,尤其是人工智能方面,效果更为突出。据国内数据新闻可视化龙头企业数可视的创始人黄志敏介绍,该公司的技术水平已经可以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各种数据,在3个小时以内通过电脑制作完成并推出一个完整的视频新闻。这个时间比传统媒体动用一组美编制作相应的政府工作报告“数读”“图示”等形式的版面时间都要短。反观目前国内大多数纸媒的可视化数据新闻制作水平,还赶不上2012年时的英国《卫报》。后者当年的数据新闻作品《骚乱中的谣言》,就分析了260万条推特信息,对社交媒体在骚乱中的作用进行剖析,可视化不仅被用来解释数据,还成为进一步探索数据的工具。

(四)业务变现能力不强,团队骨干人员流失严重

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产生了严重的破坏,数据新闻的可视化模式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以新的形式吸引部分读者回流和让受众把更多的时间停留在新闻报道上。除此以外,可视化数据新闻并没有给传统媒体带来其他的盈利模式。对于媒体经营者而言,技术和业务团队的人力成本压力成为笼罩在每一家媒体头上的阴影。可视化数据新闻看着热闹,但生产周期长,背后的开发团队成本极高,但产品的变现能力不强,意味着其很难得到持续发展。

人才是做好一切新技术的基础。由于报业等传统媒体经营情况恶化,不但技术人才留不住,连许多骨干采编人员和美编都有外流的趋势。《深圳晚报》在过去几年中,熟悉数据新闻可视化玩法的美编和编辑记者就走了好几批,导致相关产品、版面的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数据新闻要如何取得收益并持续发展,成为媒体,尤其是传统纸媒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关于数据新闻可视化报道出路的思考

《深圳晚报》面临数据新闻发展中的问题也是国内众多主流媒体面对的难题。从目前业界的实践和学术界的研究来看,暂时还找不到立竿见影的良方,但是探索方向大致如下:

(一)丰富呈现形式,吸引更多受众注意力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一个可视化数据新闻产品不但要呈现在报纸上,同时也应该做成微信推文、微博长圖、H5、短视频等形式在新媒体矩阵平台上呈现,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吸引更多读者和受众的注意力。

(二)增加外包模式,探索团队建设新出路

媒体内可保持一支3到5人的有战斗力的数据团队,可由一名兼具决策人和数据记者双重身份的编辑人员,和数据技术人员、可视化设计师各一到两人组成。在负责人及团队相关成员讨论确定报道主题后交报社领导审批, 后直接进入主题相关的原采编团队之中,由该团队编辑、记者负责相应的数据收集和文字撰写工作,并帮助数据新闻团队成员尽快熟悉该领域发展现状及相关情况等。而数据新闻团队则专职负责数据的挖掘、清洗和可视化呈现过程,最大限度地利用报社已有采编团队资源,制作出高水准的数据新闻。

然而,人力成本已经成为目前多数传统媒体的主要成本,如何在人工成本不出现大幅飙升的基础上保持团队战斗力?我认为对部分数据新闻可视化产品进行外包,聘请专业数据新闻可视化公司团队进行生产,不啻为一种性价比高的办法。

(三)打造明星栏目,以专业性增强变现力

大数据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各行各业中的利用率逐步上升,政府、企业都需要这类基于大数据,又包含专业分析以及优美的可视化呈现效果的产品。传统媒体在平台和产品展示上有先天优势,可在报纸和新媒体平台上打造可视化数据新闻栏目,坚持生产高质量新闻分析类产品,打造口碑及互联网IP,通过营销手法,向政府及企业客户进行点对点销售,根据客户对资讯和大数据分析结果的需求,由专业人员为其量身定做可视化产品,包含分析报告、工作汇报、H5、视频产品等,增加变现能力拓宽盈利渠道。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