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两岸争议的特别展览“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行。其中,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借出的顶级展品《祭侄文稿》引发了轩然大波。《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所书,是极其罕见的唐代书法真迹,与王羲之《兰亭序》、苏轼《寒食帖》合称“天下三大行书”。
人品与字品高度合一
《祭侄文稿》在日展出之所以引发争议,除了政治因素,主要在于其文物价值巨大,而书画作品外借最容易受损。1997年它曾被借给美国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在台湾地区已多年未展出。另外,日本博物馆制作的若干相关文创真的令人无语,文稿中饱含着血泪的16字“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竟被印在仙貝的包装纸上。
对于书法作品,中国人讲究“人书同构”,即人品与书品等同。如果一个人书法技法很高,但人品很差,作品是不会被人们推崇的,典型代表就是北宋的蔡京和明朝的严嵩。《祭侄文稿》之所以名垂青史,就在于书法作品技艺高超,作者人品与字品高度合一。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他不仅清正廉洁,为唐代名臣,而且是书法大家,尤擅长行、楷。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形成“颜体”风格流传后世。他的《多宝塔碑》更是被后世奉为楷书之不朽巅峰。颜真卿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称。
安史之乱一门30余口被害
书法作品一般都是笔走龙蛇,起承转合之间尽显作者功力。大多数书法家的作品虽也存在涂改的现象,但占比不高。而《祭侄文稿》则一反人们的认识,“勾画涂抹,满篇狼藉,墨色时枯时浓,字形大小不一,章法聚散开合。”迥异于正常的书法作品,有一种特别的视觉刺激。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颜真卿书写时的悲愤心情有关,这与他的堂兄颜杲卿和侄子颜季明之死有关。
唐玄宗天宝14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河北多郡在短时间内纷纷瓦解,无数人流离失所。颜真卿和堂兄颜杲卿一门忠烈,组织兵马奋起反抗叛军。那时,颜杲卿驻守常山郡,颜真卿守着平原郡,兄弟二人遥相呼应,牵制住一部分敌军力量。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常常往来两郡之间联络。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叛军史思明攻陷常山,颜季明被叛军斩首,颜杲卿也遭安禄山残忍杀害。
安史之乱中,颜氏一门有30余口被害。两年后,颜真卿有机会派人到河北找兄弟和侄子的遗骸,最后只寻得颜季明的头骨和颜杲卿的部分尸骨。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他写下这篇迟来的祭文。《祭侄文稿》一共23行,234字。由于作者心情极度悲愤,情绪难以平静,错误之处甚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极富情感。通篇作品,在“父陷子死”四个字上笔墨最重。
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强劲雄浑,本人个性也刚直耿介。在写就《祭侄文稿》26年后,他被派去劝和叛将李希烈时遭困,因屡次宁死不降而被勒死,享年76岁。
“天下行书第二”
恐怕颜真卿不曾料到,自己怀着悲痛心情“涂画”的这篇草稿,比精心写出的碑碣楷书,更有艺术魅力。《祭侄文稿》被后世誉为“在世颜书第一”“天下行书第二”,地位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也有人为《祭侄文稿》鸣不平,认为传世的《兰亭序》只是唐人摹本,《祭侄文稿》不但是唐代名人的手书真迹,其艺术水准甚至超过《兰亭序》。
《祭侄文稿》写于公元758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在中国,宋元以前保留的书画真迹不多,都是稀世之珍。颜真卿去世后,《祭侄文稿》曾被北宋内府收藏,元朝人张晏、鲜于枢,明朝人吴廷,清朝人徐乾学、王鸿绪也先后收藏过。后被送入清宫,珍藏在内府里。1949年初,经历过文物南迁的《祭侄文稿》和众多珍贵文物一起,被带到了台湾省。
(摘自《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