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稻田撒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019-09-10 07:22吕彦伟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撒播高产栽培小麦

吕彦伟

摘要:原阳县种植结构主要是稻麦轮作,在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及当地农民长期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精准撒播、造墒播种的保全苗技术,化学除草、预防冻害的冬前管理技术,因地制宜肥水管理及防倒伏的春季管理技术,一喷三防的后期管理技术等一整套稻田撒播小麦高产全程管理措施。

关键词:沿黄稻田;小麦;撒播;高产栽培

原阳县沿黄地带常年稻麦轮作,水稻收割后,常因稻田排水下渗困难而不能及时耕种小麦,甚至入冬后仍不能播种,严重影响小麦产量。近年来,当地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及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总结出了一套稻田撒播小麦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克服了稻茬晚播对小麦的影响,省工、省时,节约成本,在当地进行了全面推广,现已探索出了一套小麦产量600-650kg/667m2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一、精准撒播,确保全苗

(一)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撒播小麦一般基本苗多,群体密度大,年前根系浅,易受冻害,病虫害严重且易倒伏。因此,应选用抗病、抗冻、抗倒伏、分蘖成穗率高的半冬性小麦品种,如,矮抗58、百农207等。撒播前首先晒种1-2d,然后进行拌种,每50kg种子用多效唑8~109拌种,可以控旺、促壮、增加分蘖;用1%苯蒾甲环唑或9%吡虫啉复配悬浮种衣剂800-850mL拌种,可有效预防病虫害。

(二)适期撒播

原阳县稻田小麦在每年的秋分后撒播,一般在9月25日左右,撒播作业时间可持续一周,稻麦共生期10-15d,水稻收割时小麦应一叶一心。如果播种过早,小麦在稻丛中生长期过长,易造成麦苗瘦弱纤细,不利于麦苗安全越冬。播种过晚,小麦苗小、根系浅,水稻收割后田间湿度变小,小麦苗容易失水干枯,造成缺苗。因此,准确把握好小麦撒播时间,以保证有效的基本苗。

(三)造墒播种

稻田足墒撒播是保证小麦苗齐、苗全的关键。秋分过后可结合稻田灌水或雨后撒播,灌水量以24h田间渗完为好,使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撒播后应使大部分种子半粒人土(泥)。如果赶上秋季后期雨水较多,易造成田间积水,应疏通好田间“三沟”,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防止种子因长时间缺氧而腐烂。发芽出苗率过低的情况下,要及时补撒,保证田间基本苗数。

(四)适量播种

撒播小麦发芽率、成苗率都低于机播小麦,因此,撒播量要适当高于机播量,一般撑握在17-20kg/667m2,基本苗在26万-32万。若播量过大,则苗弱,分蘖成穗率低,形成田间郁闭,易倒伏,且病虫害严重;若播量过小,达不到有效基本苗数,则影响产量。撒播时以撒两遍为宜,力求使种子分布均匀。

二、冬前管理

(一)补肥促苗

撒播小麦因没有施用底肥,一般都表现苗黄、苗弱、根系差。因此,水稻收割后,需要及时补肥以促苗生长,一般施三元复合肥(15:15:15)35-40kg/667m2。如果墒情不好,要及时浇水,促进小麦生根、增蘖,形成壮苗。

(二)化学除草

撒播小麦无需翻耕稻田,直接播种,一般麦田杂草较多,应及时进行化学除草。秋末冬初,小麦已经开始分蘖,田间杂草为三叶前期,是防治麦田杂草的最佳时期,除草效果最好。冬前杂草生长缓慢,苗小幼嫩、根弱、蜡质层薄,抗药能力差,且小麦尚未封垄,杂草裸露,着药面积大,容易提高药效。特别对部分恶性杂草,如节节麦、野燕麦、猪殃殃、繁缕等,冬前化除防效高,并且省工、省药、错开农时等优点。对看麦娘、野燕麦及阔叶杂草混发田块,每667m2用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lOOmL加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9兑水30L混匀喷雾。对节节麦较多的麦田,每667 m2用3%甲基二磺隆油悬剂25-30mL加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9兑水30L混匀喷雾,

(三)预防小麦冻害

撒播麦田小麦分蘖节及部分根系裸露于土表,易形成较多的架空苗,容易受低温冻害。上冻前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小麦冻害。如,结合施肥进行冬灌、在田间撒施农家肥及碎稻草等进行覆盖,起到保温保墒的作用,促小麦扎根,形成壮苗。在麦田喷施s-诱抗素可增强小麦的抗旱、抗寒能力。

三、春季管理

(一)因苗制宜,灵活运用肥水

在小麦返青、拔节时期,根据苗情及肥力水平确定是否浇水及施肥。浇水时要补施适量速效氮肥,一般每667 m2施尿素10-15kg,或硫酸铵20-25kg。氮肥后移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明显改善小麦籽粒品质。

l、返青期肥水管理。对于一般肥地、壮苗地块,以稳穗数、减少无效分蘖、防止群体过大为主,应当晚浇或不浇返青水。对薄地、弱苗地块,以争取足够穗数为主,可早施返青肥、早浇返青水。

2、拔节期肥水管理。拔节期施肥浇水,促进大蘖成穗,减少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使穗层整齐。对高产田来说此期肥水很重要,壮苗地块及优质小麦生产田,春季第一次肥水应在拔节期实施。

(二)加强病虫害防治

春季是小麦各种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时期,主要病害有小麦白粉病、纹枯病、锈病及赤霉病,主要害虫有麦蜘蛛、黏虫、蚜虫、吸浆虫等。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可在3月20日左右用1.8%阿维菌素乳油4000-5000倍液加25.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混合喷雾。

四、后期管理

(一)灌溉与排渍

从抽穗到成熟是小麦后期生长发育阶段,是决定粒重的关键时期。小麦生长后期要浇好灌浆水(开花后15d左右),以养根护叶、防早衰、增加粒重,对预防干热风有一定的作用。有大风时要停止浇水,防止倒伏。尽量避免大水漫灌,田间湿度大会导致多种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多雨时,要加强田间排涝防渍工作,疏通排水系统,使沟底不积水,以防止根系早衰及叶片早枯。

(二)葉面施肥,预防干热风

小麦生长后期以叶面喷肥补充植株营养,一般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及微量元素混合液,维持绿色器官功能,有效降低干热风的影响,以防早衰,增加粒重。

(三)病虫害综合防治

“一喷三防”是小麦生长后期在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杀菌剂、杀虫剂等混合液,通过一次施药达到防干热风、防病虫、防早衰的目的。小麦抽穗扬花期,除了叶面施肥,还应综合防治小麦病虫害。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g/667 m2,兑水30L,均匀喷雾。防治赤霉病用60%多·酮70g/667m2,兑水30L,在小麦齐穗至扬花期喷施,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隔5-7d再喷一次。防治纹枯病用5.0%井岗霉素250mU667 m2,兑水50L,重喷,使药液能够达到植株下部。小麦后期虫害以蚜虫和吸浆虫为主,用l0.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667m2,加10.0%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喷雾。

五、适时收获

小麦收获适期较短,又正值雨季来临季节,因此,麦收时间要根据每年实际情况而定。收获早,灌浆不充分;收获过晚,因呼吸、淋溶作用而降低粒重,同时落粒、掉穗也增加。机收小麦一般在完熟期收割,但也要结合收割时期的天气而定,防止因阴雨天气导致引起穗芽或种子霉烂。总之,小麦收获要做到及早动手,统筹安排,抓紧时间,及时收获,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参考文献:

[1]彭钊,陈义,王世英,小麦高产栽培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杨青云,农药安全使用技术[M].郑州: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中原农民出版社,2011.

[3]张玉章,贾东生,张耀升,稻田小麦撒播高产栽培新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6(6).

猜你喜欢
撒播高产栽培小麦
不同缓释肥对油菜品种黔油早2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关于轻简化油菜种植技术和几点思考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杂交油菜撒播技术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
淹水对水稻乳苗撒播成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