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史记》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2019-09-10 02:42祝明阳
学习与科普 2019年8期
关键词:吕后帝王人道主义

祝明阳

摘 要:《史记》在文学和历史学等多个方面均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所蕴含的人道主义思想也流传至今。本文针对《史记》的人道主义精神展开探讨,阐述了司马迁对于弱者的同情,以及描绘了司马迁对帝王的临终关怀,以此来表现《史记》中彰显的人道主义精神。《史记》的人道主义精神具备非常重要的价值,他用一本史学巨著将中华上下几千年展示出来,从中所能挖掘的精神本身就是人文主义的体现,它体现出的崇高精神本身,也是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推崇的。

一、浅析《史记》中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原因和历史文化意义

司马迁的《史记》为我国创造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它通过纪传体的形式塑造一系列典型人物形象,向我们生动地展开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彰显了作者本人对历史的现实批判精神和高屋建领的文字把控能力。研究《史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据统计,从汉朝到现代,已有不少的著作对《史记》进行研究,其研究范畴大概可以分为:《史记》版本情况、作者生平及思想研究、文学研究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历史研究及对后世史学的影响以及对其进行的哲学解读。然而,针对《史记》的人文思想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在当今,《史记》仍然是学术界的热点研究课题。在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深入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新的研究。本文针对《史记》的人道主义精神展开探讨,从《史记》文本本身出发,结合中国传统的人本思想以及一些人本主义哲学理论,对《史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进行初步解读。

二、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是阐述司马迁对于弱者的同情,第二是描绘司马迁对帝王的临终关怀,从两个方面反映《史记》这部历史巨著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也给当今社会带来一定的参考,其折射出来的人性光辉,展示着人道主义的回归,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国,其人本思想也具有非常大的借鉴价值。

司马迁对于弱者的同情

司马迁作为一代不朽的历史学家,他在记史、写人叙事的过程中寓褒贬,别善恶。在《史记》中倾注了司马迁对生命的亲怪。《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对其进行深深的仰慕和赞赏。“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俊俊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人也?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1]

在《吕太后本纪》里,司马迁描述了吕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对戚人人进行迫害。“太后遂断戚人人手足,去眼,辉耳,饮暗药,使居厕中,命曰‘人氦’。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氦。孝惠见,问,乃知其戚人人,乃大哭,因病,岁徐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1]通过借用惠帝的话,司马迁无情地披露了吕后的残酷无情,也表达了对受害者的深深的同情。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指出病态需要的满足不会给人带来真正的快乐,只会是暂时的轻松而己,之后便是更加的不满足和愈加的变态。马斯洛说:“满足病态的需要不会像满足人固有的基本需要那样使一个人变得健康”。[2]

可见,吕后对戚人人的所作所为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她并无法从迫害别人的过程中获得幸福感,反而葬送自己的儿子。这是吕后泯灭人性的体现。

在这一点上,司马迁以人性的视角,给与人物以人文关怀。对于读者而言,可以吕后和戚人人的悲剧,实际上也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在封建帝国下,统治阶级残酷的斗争造就了人人惶恐的社会环境,如此的环境压力使得吕后无奈地选择残杀戚人人。丈人的冷酷自私、儿子的仁弱无力、斗争的残酷血腥,这一切都不得不逼迫单纯、善良的吕锥死去,向阴险、狠毒的吕后转变。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吕后实际上并不是纯粹的冷血无情,她对自己的子女仍然充满爱意。但是,这也因为爱恋子女才使她陷入一种无奈的困境,他需要为子女、为自己获得生存的权利。人往往因为爱而变得自私,甚至因为爱而对他人残忍,这既是因为爱,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爱的一种背叛。对于戚人人而言,我们从《史记》记录中了解到司马迁对他的同情,也触发了一定的思考。宫廷本来就是一场生与死的斗争,但戚人人一直在挑战吕后的地位,这种情况下,输掉的一方总得死,这是封建的冷酷,因此,我们并没有从《史记》中读到司马迁对两个人的评论,而是表达一种无奈的悲悯,对弱者的无奈。

司马迁对帝王的临终关怀

帝王是一个朝代的权力所有者,无论是实权还是虚权。而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帝王时代曾经闻名世界,但到如今,也只剩下一堆文字记载的历史。历朝皇帝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这些都会或多或少地引发人们无限的兴亡之叹。

秦始皇一直在寻找长生不老药,但是终究逃不过死亡。我们只能知道秦始皇最终逃不过一死。一代雄主、一世英名,便毁弃在弄臣之手,这一幕颇具讽刺意味。大秦帝国在顷刻间崩塌,这恐怕是秦始皇怎么也想不到的。秦王朝二世而亡,给后人留下无尽的哀叹和反思。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始皇的死亡表达了自己的关怀: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无奈葬送在自己的儿子之中。

项羽从一介草民,变成了一代将军,通过背水之战又称为西楚霸王,然而却最终自刎而终。项羽对着虞姬悲吟:“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1]清代吳见思评价说:“‘可奈何’,‘奈若何’,若无意义,乃一腔怒愤,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3]项羽一路征战,屠城杀戮,为自己谋得权力的同时,却最终死于围剿。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表达了其沦为权力的奴隶的可惜。

对于汉高祖刘邦,从一个流氓变成开国皇帝,却最终死于征战时期留下的箭伤。他在病危时拒绝良医诊治并讲到:“吾以布衣持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1]说完之后便从容安排身后的人事大局:“曹参可……王陵可。然陵少憨,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1]豁达的刘邦在这场拒绝就医的记录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气魄,尽管心有不甘,但在这种命运安排下却也无可奈何。

项羽和刘邦是一代英雄,顶天立地,强悍无敌,但是最终也无法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司马迁在《史记》中带我们回忆那场战争留下的历史风雨。他的记载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带上自己的感情色彩,在对帝王的临终关怀的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思考。事出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无论你是平民百姓,或是帝王霸主,在历史中也不过是一个过客,永远无法摆脱死亡。司马迁在对史实的记录中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从客观的描述中给与读者探索人生意义的选择。

三、《史记》人道主义精神的价值

无论海内外,《史记》在文学和历史学多个方面均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所蕴含的人道主义思想也流传至今。在《史记》中折射出来的人性光辉,展示着人道主义的回归,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国,其人本思想也具有非常大的借鉴价值。《史记》所彰显的人道主义精神,关注人本身,对人类历史的价值肯定,鼓舞着人们为了追求自身价值而不断奋斗。对于天人关系的研究,他更是为后代的文学史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动力源泉。

可见,《史记》的人道主义精神具备非常重要的价值,他用一本史学巨著将中华上下几千年,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走贩的形象深刻的展示出来,从中所能挖掘的精神本身就是人文主义的体现。体现出的崇高精神本身,也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鼓舞了后人为理想奋斗、为探寻生命真谛而勇往直前。

四、结语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文学历史著作,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瑰宝。《史记》中折射出来的人性光辉,展示着人道主义的回归,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国,其人本思想也具有非常大的借鉴价值。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史记》中彰显的人道主义精神进行分析评价,指出司马迁对弱者表现出了怜悯之情,这一点在吕后迫害戚人人的历史事件中得到体现。但这种怜悯更多的是表达对历史发展的无奈,对封建制度冷酷无情的抗议;另一方面,司马迁通过描述秦始皇、刘邦、项羽等多位帝王临终的悲壮,表达了对帝王的临终关怀。这一点实际上就是体现了司马迁对于人类死亡的一种悲悯和无助。总而言之,《史记》的人道主义精神具备非常重要的价值,他用一本史学巨著将中华上下几千年展示出来,从中所能挖掘的精神本身就是人文主义的体现。体现出的崇高精神本身,也是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推崇的。

參考文献

[1]· 司马迁著():《史记》,北京:中华书局。

[2]· 马斯洛著:许金声,程朝翔等译(1987):《动机与人格》,北京:华夏出版社。

[3]· 张富春著(2008):《清吴见思《史记论文》研究》,成都:巴蜀书社。

猜你喜欢
吕后帝王人道主义
帝王计划
孙犁:中国乡村人道主义作家(评论)
黑色帝王颛顼
跟踪导练(一)5
国际法中的人道主义干涉浅析
吕后的精明之败和周勃的糊涂之胜
帝王蟹
吕后精明不逊刘邦
浅议“诸吕擅政”
人道主义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