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吴楚克边疆研究的反思

2019-09-10 19:26刘奇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摘要】:面对现实的迫切需求,构建中国边疆政治学理论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是对吴楚克关于中国边疆研究的观点总结和反思。吴楚克在中国边疆研究中,主要研边疆政治学的逻辑框架、理论方法和主要范畴。吴楚克在中国边疆研究方面的观点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同时也存在不足。

【关键词】:吴楚克 邊疆政治学 边疆安全与发展

一、中国边疆研究现状

中国边疆学虽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是中国的众多学者已经对此作出大量研究,比如周平、吴楚克、马大正、方铁等。然而,面对现实的迫切需求,构建中国边疆政治学理论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外研究边疆的理论相对成熟,代表人物有弗里德里克·特纳、乔治·寇松、拉铁摩尔和拉策尔等。

关于中国边疆政治学的理论构建方面,周平偏向从政治学的角度出发,在《中国边疆政治学》中提出边疆建构论,认为边疆政治学以中国的边疆政治为研究对象,属于政治学的范畴,是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一部分。同时,也要继承历史上边疆政治研究的资源,还要分析边疆政治学与地方政治学、民族政治学、政治地理学、政治学理论、民族学、中国边疆史地及边疆学之间的多重联系。

然而,马大正偏向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在《关于中国边疆学构筑的学术思考》中认为,中国边疆学是一门研究中国边疆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疆学科,是一门极具中国特色的新兴学科。中国边疆学是因为边疆治理的实际需要和缺乏边疆理论来指导实践而产生的,主要研究基础和应用两大领域。

孙勇也提出了关于边疆学的构建,他认为边疆学科应该进行跨学科构建,运用耗散结构和自组织理论的视角来构建边疆政治学,并进行哲学性思考和发生学方法。概念集的开发是目前边疆学建构的主要任务。孙勇认为在边疆学的构建中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边疆观的基本视域,并运用世界理论体系的运用,在认识世界体系。

而吴楚克在构建边疆政治学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主要从民族学、历史学、政治学等角度考虑。现阶段,关于边疆学的理论构建还没有完善的框架和体系,需要我们吸取以前专家学者的经验,对边疆学的研究构建提出新的理论和成果。

二、吴楚克边疆研究

第一、边疆政治学的逻辑框架。边疆政治学是一门交叉边缘学科,成长于历史中的边政学,发展于当今的民族学和政治学的复合之中。本书计划从民族学、政治学和历史学角度如手,结合政治地理学、宗教学、哲学国际关系等研究,借鉴国外系统政治学、社会政治学、人类学和边疆历史研究方法。

第二、边疆政治学的理论方法。马克思主义是研究边疆政治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方法,而中国边疆理论研究应从基础理论和现实应用两方面同时入手。

第三、边疆政治学的主要范畴。中国边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一般边疆政治理论和中国边疆政治理论两部分。其中,中国边疆政治理论部分研究对象分为边疆政治历史和边疆政治现实两部分。边疆政治的主要学范畴是:边疆、边境、边界、边防、边关、边务、边事、边疆区域、边疆政治、边疆民族、周边国家。

三、反思和总结

吴楚克提出了关于中国边疆政治学的架构,对于我们理解和研究边疆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逻辑。吴楚克认为主要从民族学、政治学的复合中,结合历史研究来构建边疆政治学。同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研究基础理论和现实应用两方面。因为吴楚克长期研究民族问题,所以会在更加擅长考虑民族学方面问题。吴楚克认为要继承历史上的边疆政治学的研究资源,和周平、马大正和方铁等的观点是一致的。吴楚克认识到要从跨学科来进行构建,但是对如何跨学科和具体学科角度分析有所欠缺。对于构建边疆政治学结合政治学方面,要考虑到地方政治学、民族政治学、政治地理学、政治学理论等具体学科,要注意分析边疆政府、边疆政治制度和边疆社会组织,还要注意分析边疆政治稳定和边疆发展。结合历史学方面,要考虑到中国边疆理论、中国历代疆域、历代治边政策、边疆军事、边界变迁、边疆考古、边疆重大事件与人物等,通过从多方面认真分析研究边疆政治学的历史资源,为现实问题和理论提供宝贵的经验。对于跨学科交流方面,运用耗散结构和自组织理论的视角来构建边疆政治学,并进行哲学性思考和发生学方法。

吴楚克在研究中国边疆时,提出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待问题。保持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历史事件和边疆问题,切记不要主观想象和设计,排除以汉族为主等成见,排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具体分析边疆所处的环境和问题,要明白少数民族和汉族有矛盾也有交流,少数民族和汉族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形成了现在的中华民族。有时候需要我们切换视角,以少数民族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以整个东亚为背景来分析不同民族的相互关系。

吴楚克关于边疆的定义提到了历史性,民族性,政治性和动态盈缩性。但是却忽略了边缘区和核心区的差别,忽视边疆在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周平在《中国边疆政治学》中将边疆定义为只有那些国家疆域规模较大且疆域的边缘性部分与核心区之间存在着重大的或本质性的差异的国度,国家为了治理的需要——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理,将疆域的边缘性部分与核心区或腹地区分出来。马大正认为边疆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历史概念、政治概念、军事概念,还有经济方面和文化方面的含义。所以,边疆是涉及许多学科和许多方面的概念。因此,边疆应该是在国家的框架下,国家疆域面积较大且处于边缘的地区与核心区有重大的差别(发展程度,稳定程度和认同程度),而边缘区一般是不同民族的交汇点,会随着国家的兴盛和衰亡而动态盈缩,它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又会随着人们的认识改变而改变。

【参考文献】:

【1】吴楚克.中国边疆政治学[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2】吴楚克.试论中国边疆政治学与边政学、民族学的关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

【3】周平.中国边疆政治学[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年9月.

作者简介:刘奇(1995-),男,汉族,河南省武陟县。研究生,边疆社会学,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