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大学生不文明行为、大学生“空心病”症状频发、高校毕业生质量下降等现象与人文教育的缺失有莫大的关系。在现代知识型背景下,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逐渐取代人文主义,成为支配教育的中心范式。科学知识挤占了人文知识在大学的生存空间,导致高校人文教育缺失,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探析,试图对高校的人文教育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现代知识型高校人文教育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以斯宾塞为代表的科学主义和以纽曼为代表的人文主义的论争,紧密围绕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谁更具有教育价值的论题展开了辩论,论争的结果是科学知识胜出并走进了课堂,自此,人文知识在教育中落于不利地位。那么,在谈到现代知识型背景下高校人文教育缺失的问题时,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现代知识型,它是缘何而来的。
一、 知识、知识型和知识转型
(一)知识
生活中,我们会说一个人知识渊博或说一个人知识浅薄,这里都提到了知识,那么,究竟什么是知识呢?这就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 而柏拉图认为知识是人类理性认识的结果 笛卡尔有名言:“我思故我在”,认为我之思是一切知识的基础 康德的理性主义知识观认为单靠经验不能获得真知,还要依赖于一些非从经验归纳而来的“先验范畴和分析判断” 洛克的经验主义知识观认为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 杜威的实用主义知识观认为所有的知识都不是已完成的,而是不断进化的……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知识定义为“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由于知识的内在复杂性和开放性,对知识作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是困难的。人们从不同的哲学观念和认识论出发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试图从某一维度去解决知识概念问题可能是徒劳的,因此也就产生了知识型的问题。
(二)知识型
知识型也可看作知识范式,是指“一个时期所有知识生产、辩护、传播与应用的标准。是那个时期所有知识分子都共同分享的知识问题、范畴、性质、结构、方法、制度及信念的整体。在一般情况下,对某种知识型的接纳、理解与掌握是成长为知识分子或被知识分子群体接纳的前提。反过来,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群体之所以能够有共同的社会意识和身份,也是因为他们共同分享了这种知识型。而且,这种知识型并不局限于知识分子群体之中,它还会通过教育等途径为更多的人们所接纳。”所以,知识型是决定知识形式、方法的框架,也是特定时期的话语实践的总体规则、思维方式。
(三)知识转型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当原有的知识型不能适应新社会知识发展要求时,就会出现其存在的合法性危机。这时,符合社会发展的新的知识型便会产生,逐渐取代原有的、被慢慢解构的、旧的知识型,并且开始在人类知识殿堂占据合法地位。所以,知识转型就是旧有的知识范式、知识型被逐渐出现的新的知识型、知识范式所替代,新的有关知识的信念、结构、制度、方法开始并最终处于权威地位的过程。
二、四种知识型和三次知识转型
石中英教授将人类的知识型分为四个发展时期或发展阶段,从古至今依次为原始知识型、古代知识型、现代知识型和后现代知识型。
原始知识型,又叫神话知识型。来自神秘力量的启示是原始社会唯一合法的
知识,在知识与认识者的关系上,知识不是认识者的产物,作为认识者的巫在神秘启示的转述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不存在客观的认识对象。原始知识型为原始社会提供了一种解释世界的模式,在原始社会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古代知识型是在原始知识型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知识形态是形而上学的知识,所以又称形而上学知识型,真正的知识是有关实在本体或神的知识,是抽象的、绝对的、终极的、普遍有效的知识,获得这种知识的主要途径不是感觉而是逻辑,知识是认识者理智或信仰的产物。古代知识型为古代社会提供解释世界的模式及形成古代社会的动力。
现代知识型又叫科学知识型。科学家是知识分子,享有认识特权,通过观察、
实验或推理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揭示,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符合。现代知识型为现代社会提供解释世界的模式及形成现代社会的动力,知识是价值中立、文化无涉与非意识形态的。
后现代知识型又被称为文化知识型。其认为知识并非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而是对人们所选择的认识对象特征及其联系的一种猜测、假设或一种暂时的认识策略,所有的证据都是不充分的。在知识与实践、知识与权力、知识与利益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没有价值中立和文化无涉以及普遍有效的知识。
在以上四种划分标准下,相应的有三次知识转型:从原始知识型到古代知识型、从古代知识型到现代知识型、从现代知识型到后现代知识型。
三、 现代知识型背景下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
现代知识型背景下,科学知识或实证知识被看成是真正的可靠的知识,科学的方法被看成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整个社会风气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科学文化过度推崇 学校教育课程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削减古典人文传统课程,设置科学课程。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为今后谋生做准备的实用知识和技术的功利教育受到广泛的追捧,人文教育则日渐边缘化。现代知识型背景下,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专业教育过度挤占人文教育的空间
现代知识型视野下,科学是知识的标准。传统知识价值屡遭质疑,科学知识价值备受推崇,故以科学知识为载体的专业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据主流地位。而人文教育的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虽然高校一直在提倡要加强人文教育,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实施效果不佳。
(二)人文教育的科学化倾向
科学知识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为求生存的人文知识丧失自信,也在努力追求自身的科學化。仅存的大学人文教育不仅被应用性、专业性挤压到一个狭小的空间中,而且往往为占据大学教育主流的唯理性教学模式所支配,体现出明显的知识化、科学化倾向。比如将人文教育等同于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知识被量化,且用标准化试题形式进行检测,教学过程被简化为知识的传授,采用科学教育标准化的教学模式。但如果没有真切的感悟和体验,那么所谓的人文知识就只能作为符号的存在,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人文教育的工具化倾向
当前人们呼吁高校人文教育的复归,但更多是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的,或者说更多是从功利角度谈人文教育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人文教育被工具化了,其被当作获得某种功利目的的手段。但是,当我们只关注人文教育的工具价值时,人文教育注定要失败,因为相对于应用性、实用性的专业课程,人文类课程的工具价值明显不足,很难得到承受着较大就业压力的学生的认可和欢迎。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文教育本身就具有自己的价值,追求人文教育的工具价值完全是舍本逐末。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文精神。就此而言,人文教育或者人文精神的培养,本身就是目标。
四、对高校人文教育缺失的建议
(一)提高对人文教育的认识
人文知识及相应的人文教育是使人之成为人的教育,是使人更理性、更智慧的教育 人文教育是形成学校高尚而深邃的文化的基本成分 人文教育是促成社会健康与活力的活水源头。[ ]所以,高校应从正面大力倡导人文教育,引起全社会对人文教育的重视。高校必须转变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观念和人才质量观念,为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社会大环境,为人文教育的成功实施提供可靠的保证 转变广大教师的观念,使教师摆脱传统的、狭隘的专业教育观念和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观念,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最后要转变学生个人的急功近利的学习观和就业观,引导他们注重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的氛围
人文教育不仅仅只是借助人文知识读本或人文课程就可以完成的,人文精神的养成也不仅需要人文知识方面的素养,更需要学生的经历、体验与感悟,这就要求高校和社会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人文教育。良好的学校人文环境能使学生感受到一种科学与人文的气息,有利于培育学生理性的人文精神 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可以更有机地将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结合起来,
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体悟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形成必须经历一个内化的过程,这一内化过程需要学生在良好的人文氛围中自我感悟和积极行动才能完成。
(三)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
真正的科学与人文是不可分离的,真正的科学精神蕴涵着深厚的人文价值,而科学精神也是人文精神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应该让人文引领科学,而不是科学教育挤压人文教育。我们应该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改变过于强调专业教育的状况,大力加强通识教育,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比如,在四年制大学的前两年实施通识教育,后两年再进行专业教育,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的科学教育的课堂模式,融入人文教育的知识内容,从而使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人文教育高扬科学精神。
(四)加强人文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人文教育的实施离不开榜样的作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养成。所以人文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努力以自己的高尚人格、良好师德去熏陶、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塑造完美人格。而目前我国高校不少教师存在着人文素质先天不足的问题,许多学校对教师的选拔也只重视专业素质和学术成就,相对忽视人文素养要求。缺乏深厚人文素养的教师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教育教学对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要致力于加强人文教育中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人文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高校人文教育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摆脱客观知识论、唯科学主义的现代知识型范式,向后现代知识型范式转变,深入研究人文教育本身的特点,提高对人文教育的认识,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让人文引领科学,实现人文教育的复归。唯如此,高校的人文教育才可能真正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6.
【3】杨跃民.高校人文教育:问题与建议[J].理论探讨,2005(06):144-146.
【4】張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2010:91.
个人简介:郑桂彩 女 汉 河南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 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