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杨 韩艳彬
摘要:近些年来,语文教育问题一直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大热点。语文难教,难学,难考,难提高的严峻现实是目前制约语文教学的基本因素,尤其是语文的泛政治化和语文教育的标准化更是制约语文教育的两大弊端。因此,语文教育应该更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革,即对语文学科的性质进行再认识,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和单一的教学手段,改革语文课程,语文教材和考试方法,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以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带动整个教育的现代化。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一,当代语文教育的现状及分析
“语文老师太难当,难在哪里?一是难在无‘抓手’。低年级还好些,因为有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到高年级尤其是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就大多数教师而言,除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字词解释,段落划分,归纳大意,写作方法之外,几乎无从下手。二是难在无定标。从整体上来说,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没有数理化等学科的目标明确。分解到各个年段,年级,学期,单元以至每一节课,教学目标都似乎更加扑朔迷离。三是难在无章法。许多语文教育家在苦苦地摸索中取得一些成效。但是始终没有哪一种办法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得到普遍推广,改革也是零碎的。
“学生越来难学。调查表明,一般学生都以学语文为畏途,无兴趣,见效慢,劳而少功。即便是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基本上说不出学习语文的成功之道,成绩较差者就更不用说了。学生普遍反映,语文课上收获甚微,老师讲得好,饱饱耳福而已,教师教学水平平庸的,等于未听,上语文课不负责任的,则几乎是浪费时间,对语文可说是索然无味,毫无兴趣。”
“ 考试越来越难考。一是考卷越来越难出,二是考题越来越难答。如今的语文考题, 一是太碎, 二是太玄。语文向来强调整体阅读理解, 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 段不离篇, 而现在的考试, 却往往出现一些生冷的题目, 连教授见了也'头脑一片空白' 。作文本是语文中的重中之重,但作文的比重太小(仅占 40% , 共 60 分), 而且又被肢解得很零碎。有些题目似是而非, 模糊性很大, 就是语文教师恐怕也不一定答得尽合命题者的本意。
这些现象从教育教学的主体和相关要素的角度,分析了当前中国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明显问题。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要从教师、学生、考试和成绩四个方面着手,以达到将语文教学中四个要素相结合,避免了绝对独立的错误。对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而言, 语文学习说简单也简单, 常用字词能认、能写, 能读和听得懂一般的文章、广播、报告, 说得出和写得出心中要表达的意思即可。现实问题不在于对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求的界定, 而在于语文教学必须瞄准高考、中考, 因为招生考试带有选拔性, 容不得你仅仅停留在水平合格的基点上, 在这种情况下, 教与学可以说是无止境的。 另外,语文教学具有很长的周期性,很难在短期内就取得显著的成果。因此, 语文学习必须首先强调学习生活、学习社会, 读书、写文章必须首先强调读者和作者要与沸腾的社会生活相结合。
二,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对策
展望未来世界, 21 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将是东方人文精神与西方科学理性的大融合, 在此背景下, 继续推进语文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葆有汉语文教育富于活力的传统基因,汲取西方语言的科学理性精神, 以最终突破应试教育的桎梏, 将成为必然选择。
首先, 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再认识。语文教育是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诸特征的和谐统一。无论是拼音文字还是象形文字, 语言首先是思维的载体, 是人类接受和输出生命信息的基本工具。语文课进行着审美教育, 培养学生对语言美、艺术美、自然风光美和人性人情美的欣赏能力, 唤醒审美自觉, 使之趋向自觉化。
其次,关于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向。改革开放 20 年来, 许多教法改革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语文教育的改革进程。但教学改革中确也存在着被语文教育界讥为“花拳绣腿”的形式主义倾向。在阅读教学方面, 要辩证处理“读”与“讲”、 “背”与“练”的关系, 针对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 倡导多读少讲, 多背精练。在写作教学方面, 要革除旧观念, 拓展新思维。
第三,关于语文考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首先是考试,考试内容重点在于测试学生掌握和运用母语的能力及其熟练程度, 即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 其中包括识记、阅读、写作三大板块。 语文教学改革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 是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多媒体技术进入语文课堂, 化静为动,直观形象, 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进语文课在观念、方法、内容、结构和评价等方面的变革。
综上所述, 教学改革作为教育实践的运动形式, 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过程, 语文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教学改革。无论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来说, 还是从人的发展要求来看, 作为实现基础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的中学语文教育, 必须适应 21 世纪发展的要求, 为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面对新的世纪, 我们应有坚定的信念, 并通过不懈的努力来达到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崇高目标, 以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带动整个教育的现代化。
參考文献:
李国珍.构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方法[J].江西教育,2019(06):40.
陈琪.情境:开启高效语文课堂[J].名师在线,2019(0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