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恒山
一、存在的问题
(一)栽培条件及耕作条件的变化,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复种指数越来越高,为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繁殖提供了充足的场所。麦田机械跨区作业,为病原菌的相互传播创造了条件。同时,机械化及秸秆还田的推广增加了田间残留病菌,提高了越冬基数。近年来,暖冬天气有利于各种病虫害越冬。
(二)科学用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些农民群众在用药时,不按推荐方法适量用药,擅自加大用药量,造成浪费,污染环境,加快了病虫害的抗药性。有些农民群众喷施方法不科学,喷药质量差,农药与靶标没有得到很好的接触,无形中降低了防效。
(三)对病虫害防治认识有误区
有不少农民群众依然存在着“见病虫才防,不见则不防”的思想,贻误了防治的最佳时期。特别是对于像赤霉病这样只能预防的重大病害来说,一旦错过适宜的防治时期,将极大地影响防治效果。
(四)过度依赖化学农药
在小麦病虫害防控过程中,为了减少病虫害多发和重发的现象,长期以来很多农民群众只注重化学农药的防治,忽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导致病虫抗药性上升,同时也忽视了对天敌的保护。
(五)测报技术手段落后
近年来,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机构改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乡村两级基层测报站点名存实亡,县级植保人员逐年减少,县级植保队伍不稳定,专职测报人员少且知识更新不及时,突发病虫情报不能及时掌握。
二、综合防控技术
(一)播种期防控
此期防治的对象主要有地下害虫(包括蛴螬、蝼蛄、金针虫)、土传病害(小麦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全蚀病等)及野燕麦等病虫草害。对于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等一般土传病害发生区,每667 m2用2.5%咯菌腈10 mL,或3%苯醚甲环唑20 mL,拌麦种10 kg。对于全蚀病一般发生区,每667 m2用3%苯醚甲环唑40 mL+2.5%咯菌腈20 mL,拌麦种10 kg,晾干播种。严重发生区每667 m2用12.5%硅噻菌胺悬浮种衣剂20~30 mL进行拌种。全蚀病严重发生区要在药剂拌种的基础上,辅以药剂处理土壤,以提高防治效果,每667 m2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3 kg,或50%福美双3~5 kg加细土20~30 kg制成毒土撒施。
(二)返青拔节期防控
小麦返青后,要加强对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麦蚜、红蜘蛛等病虫害的防治。防治小麦纹枯病,在病株率达15%时应及时喷药,以阻止病害侵入茎秆。每667 m2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60 g,或25%丙环唑乳油30~40 mL,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80 g,或16%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50~60 g,对水40~50 kg喷雾。严重发生田,隔7~10 d再喷1次。
防治小麦红蜘蛛,当平均33 cm行长螨量达100只(麦长腿蜘蛛)或200只(麦圆蜘蛛)时,每667 m2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 mL,或15%哒螨灵乳油20 mL,對水40~50 kg喷雾防治。
防治小麦纹枯病、根腐病,要在2月中下旬到3月上中旬每667 m2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 g,混合天丰素8 mL,对水40~50 kg,均匀喷雾。防治白粉病、锈病用15%~20%粉锈宁乳剂,每667 m2用药40~50 g对水40 kg叶面喷雾,隔7 d再喷1次。
当麦蚜百株达500只,益害比在1:120以下时,每667 m2用4.5%高效氯氢菊酯40 mL+1.8%阿维菌素30 mL,或48%毒死蜱40~50 mL,对水30~40 kg,均匀喷雾。
(三)抽穗扬花期防控
小麦中后期是多种病虫害高发期,此期以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叶锈病、穗蚜等为重点防控对象。
防治小麦赤霉病,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科学研判,及早准备,主动预防,见花打药。首次施药时间应在齐穗期至扬花初期,每667 m2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200 mL,或25%咪鲜胺乳油30~40 mL,或43%戊唑醇悬浮剂15~20 g,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g,对水40~50 kg均匀喷雾。注重交替轮换用药,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防治小麦条锈病,要全面落实“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监测防控策略,随时扑灭零星病叶和发病中心,降低病害流行风险。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 0.5%时,应开展区域性统一防治,防止病害大面积流行。每667 m2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100 g,或43%戊唑醇悬浮剂20 mL,对水40~50 kg,均匀喷雾。
防治穗蚜,可选用吡虫啉、啶虫咪、吡蚜酮、噻虫嗪、抗蚜威、噻虫·高氯微囊悬浮剂等药剂喷雾防治,也可用苦参碱、烟碱、楝素等植物源农药或蚜茧蜂防治。